名讳:中国古代的特殊文化现象
在中国古代,有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名讳。所谓名讳,是指人们在言谈、书写时避免直接提及尊长或重要人物的名字,以示尊敬和避讳。这一习俗在古代社会中具有深远的..
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文化遗址出土了一件“陶猪”,证明在炎黄五帝时期甚至更早,中国人就已开始驯养家猪,吃起了猪肉。
先秦时期,猪肉很常见,秦汉时期食用猪肉还达到过一个高峰。但与牛、羊肉相比,猪肉在古代长期以来都难登大雅之堂。
《礼记》中载,“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庶人无故不食珍”,可见猪肉的地位在牛、羊肉之后。《楚辞》的“大招”和“招魂”篇里提到的肉食有牛、甲鱼、羔羊、鹅、鸡、鹌鹑、狗,但都没提猪。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羊肉始终占据肉食主流。在唐朝,亲王伙食的供应标准为每月20只羊、60斤猪肉、20条鱼,可见羊肉所占比重之大。唐朝著名的“烧尾宴”上,牛、羊、鱼俱全,甚至还有鹌鹑、青蛙,就是没有猪。
宋朝吃羊是从皇家流行开来的。宋真宗时,御厨每天宰350只羊;仁宗时,每天要宰280只羊;英宗时,减少到每天40只;到神宗时,虽引进猪肉消费,但御厨每年仍消耗43万多斤羊肉,而猪肉只用掉4000多斤,还不及羊肉消耗量的零头。百姓为追赶潮流,都省出钱来买羊肉吃。
在古代,猪肉一直饱受偏见,《本草纲目》中说:“豕食不洁,故谓之豕。坎为豕,水畜而性趋下喜秽也。”时人不仅嫌弃猪肉脏,还说吃猪肉会生病,总之谁吃谁掉档次。
猪肉如今能逆袭上位,不得不感谢苏东坡。他不仅夸猪肉好吃,还要指导人们怎么做,使猪肉的食用深入人心,直到今日,“东坡肉”“东坡肘子”等打着苏东坡旗号的菜品依然遵循此法,大受食客欢迎。
猪肉真正开始翻身是在明朝。照理说,明朝皇帝姓“朱”,吃猪肉就成了吃“朱肉”,形同造反,谁还敢呢?事实也是如此,明武宗曾禁止养猪更禁止杀猪,违者充军发配。不过,这道禁令只坚持几个月便撤销了,毕竟猪肉好吃又便宜,连皇帝也挡不住猪肉的美味,何况百姓。
到了游牧民族满人所建的清朝,猪肉更受重视,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清朝皇帝十分喜欢猪肉。从努尔哈赤到皇太极都爱吃猪肉,乾隆的一场御宴中有“猪肉65斤、猪肘子3个、猪肚2个、小肚子8个、膳子15根、野猪肉25斤、大小猪肠各3根”。历经几千年,猪肉终于逆袭为饭桌上的肉类之王。
汉朝时,猪肉虽显低贱,价格却不便宜,买一头猪的价钱相当于中等年景一亩地的年收入,这就怪不得没人吃猪肉了。
宋人虽爱吃羊肉,但猪肉确实是百姓的主要肉食,因为便宜。北宋淳化年间,一个叫牟晖的人丢了一头猪,朝廷赔他1000文钱。而当时一匹马值25-50贯,也就是说一匹马可换25-50头猪。随着猪肉称霸餐桌,它的身价也水涨船高。明清时期的记载都表明,各地猪肉的价格甚至超过牛羊肉。
2010年,随着物价上涨,猪肉价格突破了10元大关,之后每年递涨。直到今天,大众还没实现“车厘子自由”,吃猪肉竟也成了轻奢主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在中国古代,有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名讳。所谓名讳,是指人们在言谈、书写时避免直接提及尊长或重要人物的名字,以示尊敬和避讳。这一习俗在古代社会中具有深远的..
中国古代的历史丰富多彩,但也留下了许多未解之谜。这些谜团不仅激发了人们的无限遐想,也成为历史学家们研究的热点。以下是四个极具代表性的谜团,最后一个与传说中..
在古代,旅游并非一件轻松的事。交通不便、路途遥远,加之生活费用高昂,使得长时间的游历成为了一种奢侈。然而,唐代伟大的诗人李白却似乎总能自由自在地游山玩水,..
你知道古代的宵禁制度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导语: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建立了许多政治制度,纵观整个世界的发展历史,每个国家都有适应自己..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古代男女比例介绍,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现在很多单身狗都非常羡慕古人的生活,说什么古人可以纳妾,真是好幸福。可是小弟不得不泼一..
古代的青楼女子大致可分为两类:艺妓和色妓。正如字面意思一般,一种是卖身不卖艺,一种是卖艺不卖身。虽说工作性质不一样,但生活大都一模一样,十分艰辛。 古代..
古代的铜钱是什么味道?“铜臭”一词为什么是用来讽刺有钱人的?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如今的钱币有味道吗?肯定是有的,钱放久了就会有一..
干部食堂,大家都很熟悉,现在每一级政府里都有。但是说到古代的干部食堂,恐怕你就不知道了。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其实早在秦..
随着电子商业的普及和兴起,物流、快递、即时配送已经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而物流一词最早来源于美国,现代快递业则兴起于二战后的西方。 那么在此之前..
“木牛流马”是古代的三轮车吗?“木牛流马”有什么用处?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 我们都知道诸葛亮是一个集智慧于一身的谋士,他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