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曹操为何在求贤若渴时仍坚决处死吕布?
在中国历史上,曹操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政治手腕和文学造诣,成为了三国时期最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之一。他深知人才的重要性,多次发布求贤令,广纳天下英才。然..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元顺帝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大元至正二十五年(公元1365年)九月,元顺帝册封扩廓帖木儿为河南王,命其率军平定江淮之乱。
扩廓帖木儿却和元朝将领李思齐、张良弼等人为争夺地盘发生混战。
元顺帝认为扩廓帖木儿心存异志,于是命太子爱猷识理达腊统领天下兵马,率军征讨扩廓帖木儿。
元朝各路诸侯相互混战,大大消耗了元帝国的有生力量。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先后平定了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各路英豪,于当年十月打着“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旗号,发动了消灭蒙元的北伐之战。
次年正月,朱元璋建立大明帝国,称皇帝,建元“洪武”。
闰七月,元顺帝原谅了扩廓帖木儿,但已经无力回天。
闰七月廿三日,明军直逼直沽。
廿六日,元朝知枢密院事卜颜帖木儿出大都城(今属北京)迎战明军,兵败被擒杀。
廿七日,元顺帝传旨,命淮王帖木儿不花监国,以庆童任职中书左丞相,做逃亡的准备。
廿八日,召见群臣,宣布迁往上都(今属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
有大臣谏言严守大都,元顺帝认为扩廓帖木儿远在太原,远水不解近渴,外无救兵,不能死守,死守就会重蹈北宋“徽钦二帝”的覆辙。
于是,元顺帝领着皇太子、后妃以及大臣百余人,向上都方向逃窜。
八月初二,大将军徐达率明军攻占大都,八月十五日,元顺帝一行人抵达上都。
大都城破,八十三岁的监国、淮王帖木儿不花等六个不愿投降的官员被斩杀,明军对百姓秋毫无犯,统治中原九十八年的元朝至此灭亡,其逃亡漠北的残余势力建立了北元政权。
至正三十年(1370年),元顺帝病危,由太子统领军国诸事,四月廿八日,元顺帝驾崩,时年五十一岁,北元上谥号“惠宗”。
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元顺帝“知顺天命,退避而去”,为其上谥号“顺”。
据史料记载,明太祖朱元璋曾两度有意释放了元顺帝。
第一次是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明军攻占通州,徐达命大军按兵不动整整七天,早就知道消息的元顺帝有足够的时间,从容离开大都。
明代思想家冯梦龙在《智囊》一书中记载:洪武初年,大将军徐达奉命追击元军,当明军将元顺帝围困在开平(今属河北唐山开平区)的时候,徐达故意留下一道缺口,使得元顺帝成功逃脱。
大将常遇春非常不满,认为徐达的做法令自己失去了一次立大功的机会。
徐达解释说:“他虽然是夷狄,但毕竟曾经位列天子,号令天下,倘若我等把他抓回去,让主上如何处置?要么封他为侯,要么杀掉,我认为主上两者都不会认可,因此,只有让他逃脱才是最合适的做法。”
常遇春仍然不服气,等到明军班师还朝,朱元璋并没有怪罪徐达。
从这段记载来看,徐达之所以敢如此大胆地放过元顺帝,要么是朱元璋事先有所授意,要么他做过某种暗示。
冯梦龙认为:徐达的做法令明太祖朱元璋减少了许多麻烦,他敢于放掉元顺帝,是揣摩透了明太祖朱元璋的心理。徐达究竟是从哪里看透了皇帝的心思呢?
当初,朱元璋称帝后,遥尊元帝为“顺帝”,同时赦免了陈友谅的儿子陈理,并封其为归命侯,徐达就是通过这两件事,揣摩透了明太祖的心思。
《明史》透露:朱元璋和徐达君臣之间曾讨论过关于元帝去留的问题。
明太祖朱元璋巡幸汴梁的时候,徐达秘密请示说:“元帝若向北逃窜,是否要穷追不舍?”
明太祖说:“元朝的国运早已衰败,他逃跑就算是灭亡了,等他出塞之后,我们谨慎固守就可以了!”
明太祖朱元璋自己也当众提及,曾有意放过元顺帝。
《七修类稿》记载:明朝建立后,明太祖诏令修建历代帝王庙祭祀,其中就有元世祖忽必烈的庙宇。
历代帝王石像凿刻完毕,雕塑工匠开始用颜料修饰,唯有元世祖的石像面部出现泪痕一样的水渍,工匠频频修改,石像依然“泪流不止”,第二天流泪依旧。
朱元璋得知消息,来到元世祖庙,指着石像说:痴心的达子,你胡人入主中国,已经很幸运了,今天把你选为立庙祭祀的人选,朕觉得你还算一代明主。
朕如今接受天命,得了天下,没有对你的子孙斩尽杀绝,只是驱赶到北方大漠了,朕对待灭亡之国,也算是有恩与你等了,你有啥好怨恨的?不要再哭哭啼啼了!
说来也怪,第二天,负责建造庙宇的官员奏报:元世祖忽必烈不哭了,石像装修好了。
从这段史料来看,朱元璋之所以放了元顺帝,是为了像天下人展示他的仁德之心,有利于加强他的统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在中国历史上,曹操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政治手腕和文学造诣,成为了三国时期最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之一。他深知人才的重要性,多次发布求贤令,广纳天下英才。然..
在清朝,后宫的等级制度森严,不同等级的后妃享受着不同的待遇,而她们的“工资”也是根据等级来划分的。今天,我们就来揭秘一下清朝的皇后以及慈禧太后的工资情况。..
在中国古代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以其卓越的智谋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成为了后世敬仰的楷模。然而,在诸葛亮光辉的一生中,也曾因为“心病”而引发了一场蜀国历史上..
在清末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面对列强的强势入侵和国内改革的迫切需要,清廷决定派遣官员出国考察,以期学习西方先进制度和技术,为国家的变革寻找出路。这些官员的出..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秦始皇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首次完成了中国的大一统,建立起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秦朝。然而,在秦始皇的众多决策中,有一..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李陵是一位备受争议的人物。作为西汉名将李广的孙子,他骁勇善战,曾率领五千步兵抗击匈奴八万大军,浴血奋战八天八夜,杀敌万余人。然而,最终他..
在历史的长河中,帝王陵寝的选址往往蕴含着深厚的政治、文化和风水考量。作为清朝皇家陵寝的重要代表,清东陵的选址一直是历史学者和文化爱好者关注的焦点。那么,清..
在明朝历史上,明宪宗朱见深于成化十三年(1477年)正式设立了西厂,这一举动不仅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那么,朱见深究竟为何会创建..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宋朝以其独特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成就而著称。然而,在这片繁荣景象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那就是武将地位的急剧下降。本文将深入..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诸葛亮以其卓越的智慧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成为了后世敬仰的对象。他的墓穴历经千年风雨,却奇迹般地从未被盗掘,这一现象引发了无数人的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