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官吏朱国治,最后落得个开膛破肚的下场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朱国治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清朝康熙十二年(1673年),康熙帝下令撤藩,平西王吴三桂表面上同意撤藩,暗地里却联合靖南..
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段光清出任慈溪知县。彼时的浙江常发水灾,再加上前任知县在百姓头上搜刮得厉害,等到段县长上任时,慈溪已然成了贫困县。府库里没钱,做起事来难免捉襟见肘。偏偏这时,段县长又遇上了必须要用钱的糟心事儿。
具体说来有三件:其一,段县长的顶头上司、宁波市长新官上任,段县长要前去祝贺,凑个贺礼份子;其二,浙江省长到宁波阅兵路过慈溪,段县长作为东道主,也是必须要表示表示的;其三,主管教育的浙江省副省长到宁波府督查科举考试事宜,经过慈溪县,段县长总不能让副省长回去的时候两手空空吧?
按照正常的工作程序,这三件事本来和县里没有多大关系,不过按照官场潜规则,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还真不行。但令段县长气短的是,眼下财政如此吃紧,到哪儿去弄这笔经费呢?
于是,段县长就找来县局各个机关的头脑们开会,会议的主题就是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筹集这笔“孝敬费”。会上有一财政局的科长提了个建议,说慈溪老早就有个不成文的规矩,一旦县财政出现困难,地方上的商家就有义务援助,帮助县里渡过难关,叫做“帮贴公费”。这个建议犹如一剂鸡血,让段县长顿时亢奋起来,他大手一挥:那就请大户们给政府出点赞助费吧!
旁边的秘书悄声问段县长,要不要就此事专门下发个文件,好让大家明白这是政府行为?段县长嘿嘿一笑,说这本来就是违规的事儿,如果发文,不就是将把柄送到人家手上吗?你们下去和商家们好好商量,一定要注意措辞准确,语气温柔。
开完会后,胥吏们带着段县长的讲话精神,分头在慈溪各地转悠。事情正如段县长期望的那样,富商们没说一个不字,一个个积极献款,掀起了一股为县财政分忧解难的感人热潮。几天下来,段县长共收到赞助款千余两白银,足以渡过眼下的难关了。
将金钱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的商人们,思想觉悟怎么会高到自愿捐款、连收据都不要的程度?理由其实很简单,商人们深知,在权力面前,再多的财富都是一张废纸。有了官家在背后给自己撑腰,一夜暴富并非神话;而一旦权力抽身而去,自己苦心积累的财富大厦就会轰然坍塌。所以,为自己寻求一个强大的保护伞,才是当务之急。
商家们精明,段县长也不傻。他知道虽然商家需要政府为他们提供保护,但在获取赞助费这件事上,还不能过于强硬。所以,他不发文件,就是不给自己的违规操作留下把柄。同时,他在措辞上也很讲究,美其名曰帮贴公费,这笔钱不是流进了他的小金库,而是帮助县财政渡过危机。这样一来,被官家索取赞助费的商家就成了主动的掏钱方。
官家有难,商家相助;而后商家有难,官家必也不会袖手旁观。说好听了这是官商互助,两全其美,说难听了其实就是变相的官商勾结,这背后违规操作的事儿能少得了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朱国治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清朝康熙十二年(1673年),康熙帝下令撤藩,平西王吴三桂表面上同意撤藩,暗地里却联合靖南..
清朝原本很重视地方知府、道台的选拔,但后来人事秩序逐渐混乱,州县官员甚至可以随口任命。 慈禧有次让翰林院汇报江西民情,恰好在当天值班的张履春就去了。不管..
古代有一句俗话说:“升官发财。”对于清朝的京官们来说,这句话有些沉重。大部分的京官极不容易升官,也不容易发财。 不容易升官,是对于那些没有背景、没有关系..
历朝历代的史书,对本朝不光彩的事迹,都会进行遮掩。比如说唐朝的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兄屠弟,逼迫父亲让位。但经过史官的美化,变成李建成三番五次陷害李世民,李..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入关之后,由于是满族建国,因此很多礼仪与汉文化格格不入,所以很多读书人也相当鄙视清朝,后来清朝文化被汉文化所熏陶,..
说起港片里的僵尸,大家印象最深的莫过于穿着清朝官服、四肢僵硬、青面獠牙、蹦跳着走路的特点了。随着现在越来越多的僵尸片出炉,以前僵尸的形象就显得很弱了。为什..
我们在看清朝时期的电视剧时会发现,里面的那些官员住在精致的豪宅中,衣食住行方面都出手阔绰。这不禁让人产生疑问,清朝官员的工资有多少呢? 在谈工资收入前,..
我们在看清朝时期的电视剧时会发现,里面的那些官员住在精致的豪宅中,衣食住行方面都出手阔绰。这不禁让人产生疑问,清朝官员的工资有多少呢? 在谈工资收入前,..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入关之后,由于是满族建国,因此很多礼仪与汉文化格格不入,所以很多读书人也相当鄙视清朝,后来清朝文化被汉文化所熏陶,..
“食色,性也”,追逐美色,在男权社会中屡见不鲜。 现代社会,官员的绯闻亦不断见诸媒体,让人想起清朝官员的性丑闻。 1、清初严厉禁娼 清初,统治者吸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