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皇帝也赞成禁烟,为何反而责怪林则徐呢?

时间: 浏览:加载中...

  鸦片战争折腾了两年,以清廷向英国全面妥协而告终。事后琦善最受诟病,“汉奸”罪名压得他一辈子抬不起头。琦善后来得到起用,最恨的人就是林则徐—如果不是当时还在广州的林则徐(虽然已被罢官)怂恿广东巡抚告了他一状,“汉奸”罪名还落不到他的头上,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image.png

  出乎意料的是,战后道光最恨的人竟也是林则徐。战争期间,对林则徐的发配令已下,但他仍在广州帮杨芳布局打仗,还在浙江前线以四品京堂的名义帮奕经出谋划策,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然而,打完了仗,他仍被继续发配。

  林则徐走到河南,恰逢王鼎正堵黄河决口,因林则徐有治水经验,便奏请留下他协理河工,道光也答应了。好不容易忙活完了,王鼎以为,看在这份功劳的面上,道光也该放林则徐一马。不料就在他们的庆功宴上,圣旨到了—林则徐继续前往新疆,不得耽搁!在场的人都哭了。

  而琦善呢,因《穿鼻草约》割让香港而被林则徐撺掇人告了,据说他“卖香港”是因收了洋人的贿赂。出现经济问题,事情的性质就不一样了,结果还没查清原委,琦善的家已被抄了。

  但这个《穿鼻草约》琦善并没签字,他也没出面谈判,而是派了个叫张喜的翻译人员代为应付,赐其五品顶戴。张喜对英文半通不通,遇事只会点头,以致洋人认为他们提出的要求清廷都答应了,于是整出这么个草约。

image.png

  琦善被拿问后,把他与道光的来往奏答全部装入一个锦匣,交给主审官。主审官一看,原来琦善所做的事都经过请示,但绝不能说皇帝错了,所以琦善所受处罚很轻,仅被降为四等侍卫,而且不久就被起用,仍做封疆大吏。

  对于此事,道光尽管不能明说,但背地里仍会抱怨—如果不是林则徐多事、非要禁烟,怎能惹出这么大的事?割地赔款不算什么,但让清廷丢脸就不行了!其实当年道光对禁烟一事也很看重,但事后总得找个替罪羊,哪有责怪自己的道理?

  因此,仗打完了,亏也吃了,但清廷并没吸取教训,造船、造炮的事也耽搁下来。像道光这么怂的皇帝,有这般做派很正常,想让他发奋图强、卧薪尝胆,连门儿都没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历史解密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