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殉国时手握几十万重兵的左良玉在哪里?
在中国明朝末年的历史长河中,崇祯皇帝朱由检的殉国无疑是一个悲壮的篇章。然而,在崇祯皇帝面临生死存亡之际,手握几十万重兵的将领左良玉却并未出现在京城,这引发..
还不知道:崇祯不南迁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在明朝末年的时候,由于频繁发生的天灾以及糟糕至极的地方行政管理,让明朝内部出现了规模十分惊人的农民起义运动。在开始的时候,明军还能对起义军形成一定的压制,但是随着起义军内部管理水平的提升,以及明朝军阀之间也缺乏必要的合作,让起义军逐渐成长为了一支强大的军队,而其也在李自成等人的领导下攻取了陕西和山西,对明朝都城北京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明末百姓困苦,起义不断
而当时的北京城防力量十分有限,是根本不可能抵挡义军的攻击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明朝大臣们纷纷提出了自己的办法,其中让崇祯帝南迁的想法成为了当时的主流。不少人希望通过效仿南宋的做法来延长明王朝的生命,通过牺牲中原地区来换取反击的时间。
但是崇祯帝却坚决地拒绝了这个建议,做出了死守北京城的决定,但是被其寄予厚望的援军都几乎都没有响应其求救,最终导致北京城陷落。那么崇祯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其对明朝后续的发展又造成了哪些影响呢?
崇祯皇帝画像
崇祯拒绝南迁提议的原因
有人说崇祯之所以拒绝大臣们提出的南迁提议,是因为其有着顽强的战斗精神,并且有强烈的责任感,不想失去中国北方的大片土地。但是从崇祯在最开始的时候其实是有着南迁的想法的。
明末义军领袖李自成
在义军还未攻占山西,形势还没有十分危急的时候,崇祯就曾经私下召见过李明睿,他曾经在朝中提出希望崇祯南迁的提议。在私会中,崇祯对南迁表示出了浓厚的兴趣,但是由于当时其他大臣对于明军依然具有信心,崇祯并不能在他们面前表示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因此其对李明睿说道:
此事我已久欲行,因无人赞襄,故迟至今,汝意与朕合,但外边诸臣不从,奈何?此事重大,尔且密之,切不可轻泄,泄则罪坐汝。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崇祯在当时已经有了南迁南京,重整旗鼓的打算。而随着战事的逐渐失利,朝中大臣对于形势的认知也更加清晰,有越来越多的大臣开始认同李明睿等人的建议,并提出要求崇祯帝南迁避难。
闯王李自成雕像
但是当时部分大臣依然希望崇祯能够御驾亲征,以此来激起天下百姓勤王的意愿,他们坚决反对南迁让出中原,崇祯虽然内心对于这种南迁更加认同,但是其是一个爱护自身政治形象的皇帝,其并不想展现出自己怯懦的一面,因此南迁的提议值得暂时作罢。
不过随着李自成的义军攻陷山西首府太原,北京的局势变得岌岌可危,于是朝中再次举行廷议,商讨崇祯南迁的可行性。在这次廷议中,主张南迁的大臣们提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他们指出崇祯可以按照主战派大臣的意愿,进行御驾亲征,在北京城留守。但是与此同时可以将太子派到南京,让他来主持南方的防卫工作。
明末群臣剧照
这些大臣虽然没有明说,但是其也表露出了这样一来即使崇祯遭遇不测,南京政府也可以有一位合法的嗣君来进行统治。但是这个想法却遭到了崇祯的坚决拒绝,这主要是因为崇祯本想自己逃离北京这个危险的地方,到头来自己却只能眼看着太子去往南京,而自己却只能死守皇城,这让他十分不满。但是他又不能指出自己想要去往南京,这会让大臣们看到他的懦弱,因此他只能从根本上否定大臣们南迁的提议。他说:
诸臣平日所言若何?今国家至此,无一忠臣义士为朝廷分忧,而谋乃若此!夫国君死社稷,乃古今之正,朕志已定,毋复多言。
崇祯的坚决态度,让众大臣们再也不敢提出关于南迁的事宜,而且让太子南迁的想法也就此作罢,这给后来南明混乱的统治局面埋下了伏笔。
崇祯拒绝南迁对明王朝后期发展的影响
在崇祯作出留守北京的决定之后,其便立即召集各路兵马入京勤王。他分别向宁远的吴三桂,蓟州的王永吉以及密云的唐通球员,但是最终只有唐通及时赶到了北京城,这对于北京疲弱的防守并没有本质上的提升,最终北京城被李自成的义军所攻陷,崇祯帝也自缢而死。
自缢而死的崇祯
按照一般的理解,明王朝到这个时候已经覆灭了,但是在当时的江南等地区,明王朝依然具有统治基础,南京政府也还具备一定的行政能力,如果此时能够在南京成立新的中央政府的话,明王朝还有复兴的希望。
但是由于崇祯对于南迁的坚决抵制,让南京政府存在大量的问题。首先是南京政府很难找到一名有号召力的新皇帝,当时明朝各地虽然有不少藩王,但是究竟推举谁来做天子缺乏固定的标准,这也让南明时期出现了多个宗室纷纷自立,并且相互牵制的问题,让南明无法形成合力,如果崇祯能够将太子派往南京,那么南明的局势就会变得完全不同。
南明初期疆域
另一方面,由于崇祯反对南迁,因此大臣们也不能私自离京,明朝的中央政府官员全部被大顺以及后来的满清所俘虏。而这些人后来有不少为满清所用,帮助清朝政府快速建立起了完善的中央政府,并帮助其推进汉化,这也在无形中增加了南明对抗满清的难度,加速了其灭亡。
南明军队与清军作战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崇祯作为明朝的最后一位正统皇帝,其在面对危局的时候虽然有一定的勇气,但是还是有着自保的想法,这从其私下召见李明睿询问南迁事宜中就可以看出。但是在后来的廷议中,崇祯出于维护自身形象的目的没有明确支持南迁,导致后来大臣们不得不提议让太子去往南京。而这与崇祯的本来目的背道而驰,气急之下的崇祯最终全面否决了南迁的提议,做出了留守北京的决定。
而这个决定最终导致南京政府缺乏正统君主,也缺少有政治经验的大臣。这让其走入了内斗的旋涡而不可自拔。而始终没有形成有效的统治。相反清朝则全面接收了明朝政府的大臣,迅速组建起了自己的统治核心机构,为他们快速击败南明提供了极大的帮助,而这一切都和崇祯拒绝南迁有着极大的联系。
在李明睿最早提出南迁的时候,他也提出过让崇祯以祭拜孔子为由去往曲阜,然后南下的建议。但是崇祯却不愿意拿出自己的内帑来支付相关费用,提出要户部负担这些开支。在面对存亡问题的时候,崇祯帝依然对自己的财产心心念念,明王朝最终灭亡在他的手里也就是可以预见的事情了。
参考文献:
【1】《明季北略》
【2】《洪业:清朝开国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在中国明朝末年的历史长河中,崇祯皇帝朱由检的殉国无疑是一个悲壮的篇章。然而,在崇祯皇帝面临生死存亡之际,手握几十万重兵的将领左良玉却并未出现在京城,这引发..
崇祯皇帝,明朝末代皇帝,面临农民起义军的进攻和清朝势力的威胁,最终选择坐镇北京直至城破国亡。这一决策背后,既有其个人性格的影响,也有当时政治、军事及社会文..
明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统治的王朝,也是令后世惦念无比的盛世。可是盛世总有衰落时,虽说明朝时的中华文明已经发展到了很繁盛的程度,但最终还是迎来了消亡和..
对明朝军队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崇祯天子朱由检在紫禁城北面的煤山(今景山)自..
在大明朝崇祯时期,关外的满清皇太极接过了他老爹反抗的大旗,继续在关外进攻关宁防线,只不过他的攻击力度不太大,他正忙着建立满清,而在大明的关内,李自成等一大..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崇祯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皇帝朱由检心中的惶恐和绝望无法用文字描述。 李自成的大顺军已..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崇祯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崇祯十六年十二月。 这时候的北京城已然寒风凛凛,路有冻死骨已经不是新鲜事,连..
崇祯皇帝为什么死也不逃跑?当时崇祯被“绑架”了?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1644年4月25日崇祯皇帝自缢于在煤山,伴随着偌大的明帝国一..
说起洪承畴,大家脑海中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个人辜负了崇祯皇帝的厚望,投降了清军,成为了明朝末期最大的汉奸。 那么,洪承畴在投降清军之前,是和清军做过殊死搏..
1644年3月18日夜,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帝和太监王承恩在煤山上吊自杀,大明灭亡。这正如好多历史学者所说的结论一样:明朝的灭亡是一次偶然!崇祯帝完全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