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帝传位康熙:历史的选择与智慧
在中国古代帝制社会中,皇位传承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清朝顺治皇帝,即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在其短暂而充满传奇色彩的统治时期,最终将皇位传给了他的第三子..
大家好,说起多尔衮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1650年即大清顺治七年十二月初九日戌时,也就是晚上七点到九点之间,在远离京城的喀喇城内(今河北承德市滦平县滦平镇,风景秀丽的避暑山庄旁边),多尔衮不甘心地咽下了最后一口气,享年仅仅三十九岁。
一代枭雄,英年早逝,真是让人唏嘘不已。对于多尔衮的死,清朝的官方文件《清实录》只记载了一句话:
摄政睿亲王多尔衮薨于喀喇城,年三十九。
简单,明了,没有死亡原因,没有死亡过程......不由让人浮想联翩。当然,即使加上过程,多尔衮的死,也简单无比。
谈迁在《北游录》中,记录了多尔衮死亡的全过程:
初,摄政王膝创,涂以凉膏。太医傅胤祖谓其非宜。是日围猎,值一虎,须尊者射而众从之,时王创甚,勉发三矢,度不自支,退召英王语后事,外莫得闻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
年初的时候,多尔衮的膝盖受伤了,病情很严重,太医都用上了膏药。结果,多尔衮不好好养病,反而继续折腾,他举行了一场大规模的狩猎,玩得不亦乐乎,还收获了一只老虎。后来,打猎期间,多尔衮的病情突然加重,他自知大限将至,赶紧把哥哥阿济格叫来,匆忙地交代了后事。
那么,历史的真相,真是这样吗? 未必。通过史料我们知道,在这次打猎前,多尔衮就身染重病了,多年的强压工作让他“劳心焦思,身心俱疲”。当时,多尔衮一直服用竹沥,用这味药缓解病情。
九王言:俺荷国眷爱时深,世子之待俺亦至其欲生不欲死之意,见俺有痼疾,非竹沥难治,而蒙惠得服便见其效,但此物非此地所产,不得不求之于馆所者。
——《沈馆录》
卫辉淇县多竹。摄政王煎竹沥。初课民煎。每巨竹可获沥十斤。后疑其伪。令民输竹于京。以风日所暴仅煎六斤。淇之人苦于役。费甚矣。
——《北游录》
查阅文献我们知道,竹沥用于治疗癫痫、热病痰多、壮热烦渴、惊风、脑血管病、慢性阻塞性等疾病,它就是一种治疗中风的药。竹沥是一般药材,只是当时的大清不生产,只能从朝鲜进口。
可见,多尔衮跟他的哥哥皇太极一样,也是死于中风。又有人说,多尔衮天天高强度地工作,又是突然死亡,很有可能是过劳死。当然,除了死于中风、过劳死外,多尔衮的死亡原因,还有几种说法。有一些史学家说多尔衮是死于受伤,他在打猎期间,从马上摔了下来,重伤难治而死。也有史学家说多尔衮是死于肿瘤,他得了一种当时治不好的痼疾。更有史学家说多尔衮是死于暗杀。
对于这些说法,本人才疏学浅,不敢去评。还是等待更多的史料出炉,来解决这个难题。
不管真相如何,结果都是一样的,多尔衮就这样英年早逝了。他不甘心地闭上了双眼,去了那个世界。
顺治七年(1650年)十二月十三日,多尔衮的死讯传到京城,顺治皇帝悲痛不已,他立刻下诏,命令全国臣民为多尔衮“易服举丧”。十七日,多尔衮的灵柩运回北京后,顺治皇帝下令,命诸王、诸贝勒、文武百官“易缟服”,亲自带领他们来到东直门外迎灵。迎接期间,顺治皇帝亲自跪奠,各级官员则跪在路两侧举哀。
当天晚上,多尔衮的灵柩运回摄政王府,顺治继续下令,多尔衮王府内的家人,都要身穿丧服,在大门内跪哭。诸王、诸贝勒以及文武百官,都要在自家设立灵堂,为这位摄政王守丧。
二十日,顺治皇帝降下哀诏,向全国臣民宣布了多尔衮的死亡消息,要求全国百姓为其守丧。守丧时间为二十七日,守丧礼仪与帝王礼相同。
二十五日,顺治再次颁布圣旨,下诏追尊多尔衮为“懋德修道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简称义皇帝,庙号成宗。正式宣布其为一个“皇帝”。
如今,清朝有十三帝之说,就是在那十二个正统皇帝上,再加上这个多尔衮。虽然生前,多尔衮没有当过一天皇帝,但他死后却得到了这个殊荣,也可以了无牵挂了。
顺治八年(1651年)正月,顺治皇帝再次颁布圣旨,追封多尔衮正宫元妃博尔济吉特氏为义皇后,同多尔衮一起“祔享太庙”。多尔衮无子,赐以豫亲王多铎之子多尔博为其养子,受封睿亲王,世袭罔替,俸禄是其他诸王的三倍。
至此,在顺治皇帝的册封下,多尔衮得到了想要的一切,他若在天有灵,也足以死得其所。当然,以多尔衮一生为大清王朝所做的贡献来看,他死后得到这些殊荣,实至名归。
就这样,在全国百姓的守丧中,多尔衮风风光光地下葬了。他以一个帝王的身份,入土为安了。所有人也相信,顺治皇帝将一直缅怀多尔衮,继承他的遗愿,以他为榜样,继续管理这个天下。
然而,没有一个人能够想到,短短数天,天下就风云突变了。顺治皇帝将由爱生恨,玩命地打击、报复多尔衮,不仅让他无法入土为安,还让他尸骨无存。
其实,想想也能明白,多尔衮生前大权独揽,欺负皇帝年幼,不把皇帝当盘菜,还把皇帝气成那样(豪格死时),他未来的下场,就可想而知了。即使多尔衮不死,等到顺治亲政后,他也不会得到一个好的结果。
于是,在顺治皇帝愤怒的双眼中,该来的,终于来了。一场清算多尔衮的行动,正式拉开了序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在中国古代帝制社会中,皇位传承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清朝顺治皇帝,即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在其短暂而充满传奇色彩的统治时期,最终将皇位传给了他的第三子..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顺治帝与董鄂妃的爱情故事如同一幅动人的画卷,流传至今。这段爱情故事不仅展现了顺治帝对董鄂妃的深情厚意,也反映了董鄂妃的温婉才情与高尚品..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长河中,顺治帝与董鄂妃的爱情故事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照亮了清朝初期那段风云变幻的岁月。这段爱情,不仅见证了顺治帝对董鄂妃的深情厚意,也反映..
在历史的长河中,帝王陵寝的选址往往蕴含着深厚的政治、文化和风水考量。作为清朝皇家陵寝的重要代表,清东陵的选址一直是历史学者和文化爱好者关注的焦点。那么,清..
顺治皇帝是清朝第三个皇帝,但是在23岁的时候就因为染疾驾崩了。不过仅有23岁的顺治帝却已经有了8个儿子7个女儿,很多人也是好奇才23岁的顺治皇帝为什么就已..
对顺治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当清军进入山海关,将李自成赶下了皇帝宝座后,把顺治皇帝接到了京师。从此,清朝开始了正式..
大家好,说起顺治帝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顺治是大清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他亲政之初,曾踌躇满志,期望在中原一展宏图,但异了地的政权也有水土不服,国..
福临亲政初期即认识了天主教耶稣会士汤若望。福临亲政后,汤若望的地位迅速提高,顺治十年(1653年)三月赐名“通玄教师”,顺治十二年(1655年)授为通政使..
在顺治帝在位的晚期,因为政见与他的母亲不和,但是又因为受到辖制无力改变现状,心情苦闷之下开始亲近佛教。据悉,他与佛教渊源很深,他的母亲出自蒙古族,这个民族..
对董鄂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董鄂妃是顺治帝的皇贵妃,也是最宠爱的妃子之一,有多宠爱呢?从董鄂妃病逝后追尊为皇后就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