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河北将领,颜良的实力在三国如何?

时间: 浏览:加载中...

  说到颜良,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故事。

  说到三国的武力排名,“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这个顺口溜攘括了三国武力最强六人,当然对此质疑的也不在少数,比如赵云和马超位置应该互换,也就是马超第二,赵云第五;再比如还有观点认为典韦的武力不足以位居第三,而是应该不在前六之列等等。

  除了这两点质疑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以演义来看,其中有几人比如颜良文丑武力明显被低估,文鸯何以未列二十四名将武力榜之内等等,如果把他们综合考虑的话,前六名中至少应该有他们的身影,这些人中颜良的呼声最高,甚至于有人认为颜良的武力应该能排在第三。那么我们今天分析一下颜良的武力到底能排第几?(此文分析以演义为准,而且说的是双方正面交战)

image.png

  先说吕布。吕布的巅峰之战是三英战吕布时关羽张飞加上刘备三人合力才逼退吕布,濮阳之战典韦许褚夏侯惇夏侯渊等六人才使得吕布败退,颜良再强,也绝不可能有达到吕布如此强悍的战斗力,所以颜良不如吕布是显然的。

  次说赵云。汉水之战赵云杀入重围勇救黄忠时,徐晃张郃慑于赵云的勇猛居然都不敢上前迎战,说明他们自认为两人上前也未必能奈何得了赵云,从这点来看,颜良比起赵云应该还是有点不如。

  再说典韦。典韦唯一有对比性的单挑就是和许褚的一场大战,第一天从上午打到黄昏不分胜负至少也得几百回合吧,也许有人说典韦没尽全力,好吧即便如此一两百回合不分胜负肯定还是有的,而许褚和徐晃五十余回合不分胜负,就算许褚留有余力但是和颜良在连续斩杀宋宪和魏续之后二十回合击败徐晃相比还是有点不如,所以典韦和许褚的武力比颜良应该是略逊一筹。

image.png

  接着说关羽。关羽在万军中斩杀颜良是在200年,当时关羽不到四十岁正是巅峰时期,219年襄樊之战关羽在手臂受伤的情况下八十余回合平徐晃(其实是处于下风),对比颜良二十回合击败徐晃来看,如果关羽和颜良正面交战,关羽可能会处下风。也许有人会说219年关羽58岁了没有可比性,当时徐晃多少岁呢?以演义来看徐晃228年死于孟达箭下是59岁,219年也就是51岁,和关羽相差7岁,同样也是50多岁的老人了。

  再说马超。马超潼关之战八九回合击败于禁接着二十回合击败张郃,颜良白马之战三合杀宋宪,一合斩魏续然后二十回合击败徐晃,这样一对比,两人武力貌似差不多,但是考虑到当时张郃也许未出全力,所以不好就此断定颜良就一定强于马超,缺乏更多战例来做对比算作平手吧。

  最后说张飞。其实论真实武力,张飞应该在关羽之上,能一百多回合战平吕布的可真不多!从他葭萌关大战马超二百多回合来看,张飞马超武力伯仲之间,和颜良也不好做比较,

  所以从演义角度分析,颜良武力可以排第几?肯定不如吕布和赵云,但应该比关羽和典韦略强,和马超张飞在伯仲之间,可能能排第三,至少前六没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风云人物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

  • 徐荣在三国是什么水平:被演义低估的东汉末年超一流猛将

      在《三国演义》的叙事框架中,徐荣仅是一个被夏侯惇数回合斩于马下的三流武将,其存在感微弱到近乎透明。然而,当剥离文学创作的滤镜,回望真实的历史战场,徐荣的军..

    徐荣在三国是什么水平:被演义低估的东汉末年超一流猛将
  • 黑山军与黄巾军:同源异途的东汉末年农民武装

      东汉末年,社会矛盾激化,农民起义风起云涌。黄巾军与黑山军作为两支重要的农民武装力量,虽在时空上存在交集,但并非严格意义上的“一伙”。二者既有历史渊源,又在..

    黑山军与黄巾军:同源异途的东汉末年农民武装
  • 皇甫嵩:东汉末年的军事战略大师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如烈火燎原,旬月间席卷七州二十八郡,天下震动。在这场动摇帝国根基的危机中,皇甫嵩以四万北军五校为核心,在颍川、广宗、下曲阳三地连破黄巾主..

    皇甫嵩:东汉末年的军事战略大师
  • 废帝悲歌:刘辩在东汉末年政治漩涡中的生死浮沉

      东汉末年,皇权旁落,外戚与宦官争权夺利,朝纲混乱。汉灵帝驾崩后,嫡长子刘辩即位,史称汉少帝。然而,这位年轻皇帝的命运,却在外戚与宦官的权力斗争中,被推向了..

    废帝悲歌:刘辩在东汉末年政治漩涡中的生死浮沉
  • 耿纪:东汉末年的忠烈之士

      在中国三国时期的历史长河中,耿纪是一位不容忽视的人物。他以其对汉室的忠诚和勇敢反抗曹操的壮举而闻名。以下是对耿纪生平事迹的简要介绍。  一、出身名门,年少..

    耿纪:东汉末年的忠烈之士
  • 徐璆:东汉末年的刚正名臣与文学之士

      徐璆,字孟玉,是东汉末年的一位杰出官员与文学家,其生平事迹在历史文献中多有记载,展现了他不畏权贵、忠诚正直的高尚品质。以下是对徐璆一生事迹的详细梳理和评价..

    徐璆:东汉末年的刚正名臣与文学之士
  • 汉献帝刘协:东汉末代皇帝的坎坷一生

      汉献帝刘协(181年4月2日234年4月21日),字伯和,是东汉王朝的末代皇帝,他在位时间长达三十一年(189年220年)。作为汉灵帝刘宏的次子、汉少帝刘..

    汉献帝刘协:东汉末代皇帝的坎坷一生
  • 东汉末年的相面大师之死:命运与选择的交织

      在东汉末年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英雄辈出,豪杰并起。而在这些风云人物中,有一位特殊的存在——相面大师。他凭借独特的技艺和敏锐的洞察力,为众多豪杰指点迷津,却..

    东汉末年的相面大师之死:命运与选择的交织
  • 董卓挟天子:东汉末年的皇权与政治纷争

      在东汉末年的历史舞台上,董卓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角色。他通过挟持皇帝来掌握朝政大权,引发了一系列的政治纷争和社会动荡。那么,董卓所挟持的天子究竟是谁呢?本文将..

    董卓挟天子:东汉末年的皇权与政治纷争
  • 汉朝的黄昏:揭秘东汉末年的衰败与三国的诞生

      从公元25年汉光武帝刘秀重建汉室,到三国鼎立的乱世,汉朝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衰落的?这一历史过程充满了政治斗争、社会矛盾和军事冲突,最终导致了中央集权的崩溃和..

    汉朝的黄昏:揭秘东汉末年的衰败与三国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