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出生时:红光满室,惊动乡邻的传奇
在中国历史上,明太祖朱元璋的出生被赋予了诸多传奇色彩。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他的降生不仅预示着一个新朝代的崛起,更在民间流传着许多令人称奇的故事。那么,朱元..
趣历史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朱元璋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实际上还有另外一个鲜为人知的身份:中国古代第一畅销书作家(真正的“畅销君”)。他亲手撰写的《大诰》,发行了数千万册,明朝每户人家都至少收藏一本,上至官员下至百姓,没有人不读的。
和朱元璋这个成绩比,什么《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金瓶梅》都弱爆了。
那朱元璋为什么要写《大诰》呢?《大诰》具体内容是什么呢?为什么这本书官员读了心惊胆战,老百姓却抢着收藏呢?
朱元璋为什么要写《大诰》?
我们都知道,明朝开国后,朱元璋用了中国历史上最严厉的手段来惩治贪污腐败。按照朱元璋的规定:
“官员受贿1贯以下杖70,每5贯加罪1等,18贯处以绞刑;监守自盗仓库钱粮等物者,1贯以下杖80,至40贯者斩首;官吏贪污至60两银子以上的,枭首示众,并处以剥皮之刑。”
犯罪要件很苛刻,所以朱元璋亲自惩治的贪腐案中,经常有这样的记载:“收受衣服一件”、“书四本、巾一个,袜一双”……后来朱元璋更是直接宣布:“只要有贪污行为的,不分轻重都杀!”
为了惩治腐败,历史上一些已经废掉的残忍刑罚也在明初都恢复了:
“明初复用刖足、斩趾、去膝、阉割等久废之刑,创设断手、剁指、挑筋等古所未有之刑;又有或一身而兼数刑,或一事而株连数百人,皆出于常律之外。”
当时很多县官上任时,经常会发现衙门口站着几个人皮稻草人,这些就是他们的前任,摆在这里“现身说法”,警告后任们不要贪污。
惩治措施虽然如此严厉,但腐败案件从未消除,每天朱元璋的桌子上,都会堆满监察官员和锦衣卫送来的全国各地的腐败案卷。
我们现在知道,腐败案件不能杜绝的根本原因是制度问题,但按照当时朱元璋的判断,是人们的思想有问题,所以想杜绝腐败就必须进行思想教育,从根本上改造人们思想。
怎么改造人们思想呢?朱元璋决定编一本书组织全国官民学习,以此来统一思想。为什么让老百姓也学习呢?因为朱元璋认为,百姓素质的整体提高,才能带动官员素质的提高。
朱元璋编的这本书,就是《大诰》。
《大诰》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大诰》不是一篇简简单单的文诰,而是分三部分先后颁发的。洪武十八年,朱元璋为《大诰》作序并且颁布了最初的79条;次年,他为《大诰》续编了87条;同年十二月份,他再次编写了《大诰》43条。
《大诰》具体是什么内容呢?简单来说,就是一本血淋淋的案例汇编(其中80%是涉及官员的,当时官员看了都胆战心惊)。每个案例都是先介绍具体内容,包括犯罪过程、惩罚方式,然后再跟上一套道德说教。
这么写,说明朱元璋很懂故事思维:如果给百姓看枯燥的《大明律》,估计没几个人能读下去;但如果给百姓讲犯罪故事,暴力又血腥,大家就都很喜欢看了。
不过朱元璋文化水平不高,所以这本书中充满了文字和语法错误,用词也非常粗鄙,但满足当时老百姓的阅读要求还是不成问题的。
书中选择的案例除了暴力血腥外,还充满了奇思妙想。比如在《大诰武臣》中,朱元璋详细记录了自己是如何奇思妙想处理一个违法武官的:
“平阳守卫千户所千户彭友文……领军五百外出筑城,两个月不支于行粮。那军有些盘缠的,将就过活了。那穷了无盘缠的,又怕法度,不敢去强夺别人的,则得忍饥做工,把一百军都饿死了……那饿死一百军的千户彭友文,便着他与一百军对枪,他对不过了,被乱枪杀死。为什么这般杀他?他既无仁心爱那小军,我又如何把仁心爱他?”
这个大多是白话文,不用翻译大家也都能看懂,简单说就是一个武官克扣军粮,饿死了一百个小兵,朱元璋的惩罚方式是让这个武官和一百个小兵对枪,一打一百,当然打不过了,结果被乱枪扎死。
类似的案例有很多。比如有老百姓进京控告一个叫李源的官员,一个梅姓官员受李源委托,中途把上告的百姓给拦住了。朱元璋的处理方式是把这个梅姓官员给阉割了,发放到家里当奴隶。
再比如,有一个罪犯潜逃,经过的途中有一百七十户人家知情不报。朱元璋得知后,把这一百七十户老百姓全部杀掉。
朱元璋还在《大诰》中,还记录了贪官临死前的情形,以此来吓唬手下官员。
“临刑赴法,才方神魂仓皇,仰天俯地,张目四视,甚矣哉,悔之晚矣。”
全国掀起学《大诰》的高潮
朱元璋对《大诰》寄予厚望,下令全国人民深入学习,要求每家都得有一本:
“朕出是诰,昭示祸福,一切官民诸色人等,户户有此一本……”
颁行《大诰续编》时,朱元璋又说:
“斯上下之本,臣民之至宝,发布天下,务必家家有之……”
他还下令一切业余时间学习《大诰》:
“令民间子弟于农隙之时讲读之”。
农活干累了,放下锄头坐在田边读几页《大诰》,美滋滋。
为了鼓励大家学习,朱元璋还制定了奖惩措施。
“若犯笞杖徙流罪名,每减一等,无者每加一等,所在臣民,熟观为戒。”
简单翻译一下:对于犯罪分子,家中如果有《大诰》,罪减一等;家中没有《大诰》的,罪加一等(直到明末,当时《大诰》已经废除了,但如果百姓家里还存有《大诰》,犯罪了拿出来,还是可以减刑一等的)。
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还下令表彰民间学《大诰》先进分子,并举行盛大的“讲用大会”,一共有十九万人涌进京城参加这次盛会,官方报销往返路费。
在朱元璋的号召下,当时明朝全国掀起了学《大诰》的高潮,老百姓争相收藏《大诰》,并供在家里的正堂上。《大诰》一共印刷了几千万本,毫无争议地成为中国古代“第一畅销书”
但让朱元璋始料未及的是,自己去世2个月之后,《大诰》就被弃之如敝屣。建文帝朱允炆在《即位诏》中宣布:“今后官民有犯法者,执法机关一律只按《大明律》断,不许深文周纳。”
后来的皇帝也嫌《大诰》过于残酷,慢慢给彻底废除了。
看来,“古代第一畅销书作家”朱元璋的作品虽然印得过,但实在是没什么生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在中国历史上,明太祖朱元璋的出生被赋予了诸多传奇色彩。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他的降生不仅预示着一个新朝代的崛起,更在民间流传着许多令人称奇的故事。那么,朱元..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许多帝王的出生都伴随着各种神秘和异样的传说,其中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出生故事尤为引人入胜。据史书记载,朱元璋出生时,不仅室内红光冲天,还..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明朝以其独特的文化风貌和丰富的历史事件而著称。其中,明太祖朱元璋的“白话文”圣旨,更是成为了明朝趣史中的一段佳话。这些圣旨以其通俗..
在中国明朝的历史长河中,朱元璋作为开国皇帝,其政治手腕和统治智慧一直为后人所称道。其中,锦衣卫的设立便是其政治手段中的重要一环。那么,朱元璋为何设立锦衣卫..
在中国历史上,明朝是一个极具特色的朝代,其兴衰起伏与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治国理念及所确立的体制密切相关。后世学者在评价明朝时,常将明朝体制之祸与朱元璋的治国决..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人物通过非凡的手段和智慧,实现了从草根到帝王的华丽转身。其中,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故事尤为引人注目。他不仅成功地推翻了元朝的统治,还建..
在中国历史上,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其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从一个贫苦农民成长为一代帝王,建立了强大的明朝。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在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
朱元璋与郭子兴,这对历史上著名的君臣关系,始终是研究元末明初历史的重要线索。他们的关系不仅仅是简单的上下级关系,更包含了复杂的人际互动和深厚的情感纽带。那..
相信有不少人都听说过朱元璋长得很丑,或者看过清朝人画的洪武皇帝朱元璋画像,说实话那简直是不忍直视。鞋拔子脸上长满麻子还有那稀疏的须发,无论是放到古代还是现..
明朝初期的七十年间,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但从中得利的首先是皇族、勋戚、官僚和地主阶级,而一般劳动人民仍然过着被压迫、被剥削的痛苦生活。朱元璋虽然口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