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王昭君是什么人?真的只是个宫女吗

时间: 浏览:加载中...

  历史上真实的王昭君是什么人?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王昭君,后人对她的评价是:巩固汉匈和平,传播大汉文明。演义、戏剧当中说的更加厉害,仿佛没有她,汉朝和匈奴又要沿亘几百年战争似的,从这个层面讲,王昭君的确是当时老百姓的大福星,然而,不看广告看疗效啊。

  王昭君以前,和亲的女人,基本上都是宗人女、宗室女,身份或翁主(诸侯王的女儿)或公主,即便第一次,史书上也说,刘邦本来打算送大女儿鲁元公主出塞和亲的,但就因为吕雉坚决反对,刘邦没有办法,才从宫里挑了个“家人子”,什么是家人子?

  汉朝女人进宫,有职位的,统称为女官,没有职位的,才叫家人子,简而言之,就是没有身份的宫女。

  刘邦呢,即使随便挑了个没有身份的宫女,也要赐予公主的尊号,以示对匈奴单于的尊重,但到了王昭君,《汉书》当中说得很清楚:

  呼韩邪来朝,帝敕以宫女五人赐之。

image.png

  宫女,没有身份的家人子,也就是说,王昭君是以宫女的身份出嫁的,没有得到公主的尊号。

  所以,问题就这么来了,同样是跟匈奴和亲,为什么以前是公主,到了王昭君,就成了无名无分的宫女呢,难道是汉元帝小气,舍不得给王昭君一个名号吗?

  二:和亲重点的变化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上述十一次和亲,如果我们仔细一点就会发现,王昭君以前,汉匈之间和亲的频率大约是2到5年,但到了王昭君,距最近一次和亲,居然整整间隔了102年。

  2到5年的和亲频率忽然变到102年,这中间发生了什么,难道这102年之间,汉朝就一直没有和亲吗?

  答案同样是否定的。

  从中可以看出,乌孙是西域一个仅次于匈奴的大国,而鄯善,小的没法再小,不过因其地位重要,汉朝捎带脚而已。

  也就是说,王昭君远嫁匈奴之前的102年时间内,汉朝将和亲的重点转向西域,转向西域的乌孙,时间是没有与匈奴那么频繁,主要原因其实是,这中间出了个解忧公主,解忧公主手下有个陪嫁丫鬟冯嫽,就是这两位,将乌孙牢牢把持了四十多年。

  前60年乌孙内乱,汉朝为什么敢大着胆子取消婚约,原因就在于解忧公主和冯嫽,很快平定了乌孙局势,又把乌孙拉拢到汉朝一边,导致有没有和亲,效果都一样而已。

  当然 ,这是另一个故事,今天暂不展开。但问题是,这102年的时间内,汉朝为什么要放弃匈奴,而转向西域,转向西域当中的乌孙国呢。

  三:为什么要和亲

image.png

  第一次和亲在前198年,这之前有个白登之围,白登之围发生在前200年,这一年,刘邦跟匈奴冒顿单于交战,不小心打了败仗,就在这次败仗之中,刘邦清晰地认识到,汉与匈奴的实力相差甚远,相差甚远怎么办?

  听从谋士刘敬的建议,选公主和亲,通过与匈奴结成姻亲关系的方式,求得汉匈之间的和平。从这个层面讲,和亲,其实就是汉被匈奴打服了之后,只能低头服软,从而采取的下策。

  在这样的关系当中,汉匈虽然号称平等,但实际上。

  汉朝与匈奴,是一种正史始终不肯承认的臣属关系,原因就在于,汉朝,除了2到5年,给匈奴送女人之外,还要保证每年价值不菲的贡赋。

  有数据统计,仅在汉文帝时期,每年贡赋的价值,大约就在黄金千两上下,每年黄金千两,带来多少负担不说。

  单说这种关系,汉统治天下主要依据的是“五服论”,五服都是朝廷臣属,对朝廷都有不同的义务,从贡赋上说,大体上是。

  甸服每日一次;侯服每月一次;绥服三月一次;要服每年一次;荒服只收一次。

  给匈奴每年一次贡赋,虽然史书上称之为“赐”,但那不过是打肿脸充胖子,事实上呢,已经将汉置于匈奴之要服的地位。

  显然,这是汉朝的耻辱,所以自刘邦之后,历代帝王都励精图治,意图有所改变,就这样一直到了汉武帝时期。

  朝廷终于有了点家底,汉武帝就觉得,改变局面的时机到了,但这个局面该怎么改变?

image.png

  四:了不起的张骞

  有卫青、霍去病固然很好,这就是两把锋利的刀子,但这刀子怎么用,还是个很值得商量的问题。

  就在汉武帝为怎么跟匈奴干架发愁的时候,手下出了个了不起的张骞,张骞出使西域十数年,对长城以外的形势了如指掌。

  了不起的张骞认为,匈奴进出中原,西域是一条重要通道,等于匈奴的右臂,要想彻底打败匈奴,必须先斩断右臂,控制西域,压缩匈奴活动空间,将他们赶得越远越好,永远摸不到汉朝的边儿,匈奴问题不就彻底解决了吗。

  汉武帝听了之后,自然说了大善,于是就开始着重经营西域,尤其是西域当中的大国乌孙。细君公主、解忧公主就这么和了亲,其中细君公主因水土不服三年病死。

  而解忧公主和手下的冯嫽,对拉拢乌孙,共同对付匈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也正是在解忧公主和冯嫽的共同努力之下,前71年,乌孙翁归靡昆弥主动上书,要求汉朝出兵,一起夹攻匈奴。

  是役,汉朝出兵十五万,与乌孙一起:

  至右谷蠡王庭,获单于父行及嫂、居次、名王、都尉、千长、骑将以下四万级,马、牛、羊、驴、橐驼七十余万头。

  总之,匈奴就这么完了,其后,汉在西域设都护府,辖西域三十六国,专管西域事务,匈奴彻底玩完。

  只能一再收缩,收缩。一直到前58年左右,分为南北两部。

image.png

  南部呼韩邪单于,北部郅支单于。

  两部互相攻伐,都想跟汉朝搞好关系,但,他们采用的方法完全不同,都用什么方法。

  五:呼韩邪单于的高招

  北匈奴郅支单于,依旧放不下架子,不肯朝觐汉朝皇帝,还希望能通过和亲跟汉朝保持平等关系,但,现在的匈奴不是一百年前的匈奴,汉朝能答应吗。

  于是,北匈奴就成了汉朝的敌人。

  而南匈奴呢,呼韩邪单于非常聪明,知道在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得道理。

  北方呆不下去,他就一路向南,主动归顺汉朝,要求汉朝收留,为此还先后于前51年,前33年,带着丰厚的礼品,主动入长安朝觐天子。

  匈奴单于到长安朝觐天子,这可是开天辟地第一回,等于他自降身份,以汉朝臣子自居,这一招显然比郅支单于聪明的多,汉元帝当然很开心,同意了他的要求。

  由朝廷拨出专款,将他们安置在长城周边,让他们负责“葆塞”,守卫边疆,汉匈关系就好到这种程度,呼韩邪单于并不甘心,还想更进一步。

  前33年,呼韩邪单于很不幸的死了老婆,于是呢,他就再次主动入京乃至,在朝觐汉元帝时提出要求,愿意当汉朝的女婿。

image.png

  总体上,当时的背景是

  匈奴已由强变弱,还对汉有所依赖;汉朝由弱变强,掌握着呼韩邪单于的命运。

  到了这种时候,王昭君和亲不和亲,其实效果都是一样的,因为呼韩邪单于根本不敢同汉朝翻脸,而汉朝之所以答应同他和亲,大约也只是为了抚慰一下他受伤的心灵,根本不存在什么重要的意义。

  因为二者之间地位的高下已经发生了变化,汉朝当然不会郑重其事,而是就像对待西域的鄯善一样,随便选几个宫女打发。

  很显然,王昭君就是汉元帝打发呼韩邪单于的人,跟她一样的,还有四位,而这四位,也许就是因为没她漂亮,所以没得到呼韩邪单于宠爱,导致没有为“巩固汉匈和平”作出贡献,从而在历史中籍籍无名,事情就是这么尴尬。

  所以,王昭君呢,只是个很普通的宫女,根本没传说的那么重要,但之所以名气那么大,大约就是后人演义的缘故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风云人物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

  • 《三国机密》中的郭祭酒与真实历史上的郭嘉

      在热播电视剧《三国机密》中,郭祭酒这一角色以其卓越的智谋和深邃的洞察力,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这位郭祭酒究竟是不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郭嘉呢?真实的郭..

    《三国机密》中的郭祭酒与真实历史上的郭嘉
  • 历史上年龄最小的丞相:甘罗的传奇人生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无数杰出的政治家和谋士,而甘罗,这位年仅12岁便被封为丞相的少年,无疑是其中最耀眼的一颗明星。他的故事不仅令人惊叹,更成为了..

    历史上年龄最小的丞相:甘罗的传奇人生
  • 历史上的白马银枪三名将,赵云竟屈居第二!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无数英勇善战的名将。其中,有三位以白马银枪的形象深入人心,他们不仅是战场上的骁勇之士,更是后世传颂的英雄楷模。然而,在这三..

    历史上的白马银枪三名将,赵云竟屈居第二!
  • 中国历史上最残暴的皇帝盘点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出现过众多杰出的帝王,他们或以文治武功著称,或以仁爱治国闻名。然而,也有那么一些皇帝,他们的残暴行径令人发指,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深..

    中国历史上最残暴的皇帝盘点
  • 历史上的刘备:仁德之君与传奇帝王的双面人生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刘备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传奇的经历,成为了三国时期备受瞩目的人物。他从一个织席贩履的草根,逐步成长为蜀汉的开国皇帝,其一生充满了传奇色..

    历史上的刘备:仁德之君与传奇帝王的双面人生
  • 盘点历史上极具才华的奸臣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众多权倾一时的人物,其中不乏一些被后世唾弃的奸臣。然而,在奸诈与权谋的背后,这些人物往往也具备令人瞩目的才华。本文将盘点几位..

    盘点历史上极具才华的奸臣
  • 揭秘历史上王娡:从农妇到皇后的传奇之路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涌现出许多传奇女性,而西汉时期的王娡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她从一个普通的农妇,一步步走上皇后之位,甚至生下了千古一帝汉武帝刘彻。那么..

    揭秘历史上王娡:从农妇到皇后的传奇之路
  • 真实历史上,包拯后代的探寻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包拯以其公正无私、铁面无私的形象深入人心,被誉为“包青天”。他的事迹在民间广为流传,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然而,关于包拯是否有后代的..

    真实历史上,包拯后代的探寻
  • 历史上最强的拳王之争:谁才是真正的传奇?

      在拳击这项充满力量与技巧的运动中,历史上涌现出了无数杰出的拳王。他们各自以其独特的风格和非凡的成就,在拳坛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然而,当谈及“历史上最强..

    历史上最强的拳王之争:谁才是真正的传奇?
  • 人类历史上无情帝王的争议之选:多维度审视古代暴君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帝王的形象往往与权力、荣耀和残酷紧密相连。关于“人类历史上最无情的帝王”这一称号,历史上存在多位备受争议的统治者,他们各自以不同的方式..

    人类历史上无情帝王的争议之选:多维度审视古代暴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