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大明宫遭受过哪两次严重的破坏?分别是谁导致的?

时间: 浏览:加载中...

  大明宫,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公元904年,朱全忠(朱温)逼迫唐昭宗迁都洛阳,毁长安宫室民舍成丘墟。虽然,每次战乱都会带来人亡城毁,但朱温“毁城”的目的却是为了自己造宫殿,做皇帝。

  那么,为何朱温修自己的房子,非得用人家房屋的材料呢?

  这得先看看唐朝的皇宫——大明宫有什么宝贝。隋唐之前,中原一片混乱,长安城已经没有秦、汉时期的皇家建筑了。到了隋朝,太极宫建成,唐朝初年,皇帝们大多住在这里。此处的选址是按照《周易》的乾卦卦象理论而定,但却忽略了实用性,是当时长安城地势最低处,非常潮湿,也因此,就促成了大明宫的设计和建造。

  同样,大明宫的选址也符合《周易》乾卦卦象理论。整个宫殿建筑群占地面积3.4平方千米,是明、清皇宫紫禁城的4.5倍。单从建筑气势上来看,堪称中国宫殿建筑群的巅峰之作。由大明宫开创的宫殿建筑布置方式,也奠定了东亚及后来的古代宫殿建筑行制,是唐以后中国宫殿建筑的范本,对中国明清故宫、日本、韩国及东亚宫殿建筑产生了重要影响。

  当年,朱温胁迫唐昭宗东迁洛阳,顺便也带走了“皇宫”,动机很是简单粗暴:他将要成为皇帝,怎还会留下一座皇宫在别处?

image.png

  这么说,是朱温拆了大明宫?

  其实,大明宫自建成后,一共迎来了17位皇帝,寿命200多年,期间也有过修缮。不过,在皇帝唐玄宗期间,大明宫就遭遇过劫难。年轻时的唐玄宗很有干劲,把国家治理得很不错。但到了晚年,不仅宠信小人,还偏宠后宫。最终,安禄山瞅准了时机,大旗一扯造了反。

  那时的唐朝军队已经不太能打仗了,结果,节节败退。再加上,唐玄宗用人不当,安禄山直接兵临长安城下。这时的唐玄宗只好弃城,带着他的爱妃杨玉环,宠臣杨国忠等人逃往了四川。其实,翻看中国历史上的战乱时期,那些获胜方极少有怜悯之心,在攻占城池后,往往先是抢后是烧。

  因此,这一次的长安城一样未能幸免,使得大明宫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并且,此时的唐朝国力已经遭到了重创,根本没钱修缮。到了唐德宗和唐宪宗时期,只是部分宫殿得以修缮。虽然,后面的几任皇帝都有心再现大明宫的辉煌,但依然捉襟见肘下,这只能是一个愿望了。

image.png

  这是大明宫第一次遭受大面积的破坏,很快又迎来了第二次,就是黄巢农民起义。

  不过,这一次的性质和安禄山似乎不一样,黄巢是扛着为老百姓谋福利的口号。据说,他进入长安城时,百姓是非常欢迎的。

  那时,唐朝的朝政越发昏聩,百姓的生活很是艰辛,不然黄巢也不会有那么多的追随者。虽然,这一次长安城短暂易主,但并没有遭受太大的破坏。不过,在战争期间,建筑物都会有所毁损,尤其是那些木质建筑。而最主要的问题是,没钱去维护、修缮,这对于建筑本身而言,是最大的隐患。

  并且,在黄巢起义平息不久,唐昭宗乾宁三年七月,李茂贞的岐山军“犯京师,宫室间舍,鞠为灰烬,自中和以来,葺构之功,扫地尽矣”“中和年以来,葺构之功”,指黄巢兵退后,对包括大明宫在内的长安城进行过修复,然而,不过五年,李茂贞的一把火又使此番努力“扫地尽矣”。此为大明宫所经历的第三次毁坏。

  到了第四次,则是彻底拆除。李茂贞兵退后,唐昭宗任命华州节度使韩建为修宫网使,整饰长安宫室,当时,已无力修复全部建筑,主要是修整太极宫。但好景不长,天复元年十一月,强蕃朱温西入潼关,宦官韩全诲劫昭宗西去凤翔,然后,“火焚宫城”。天佑元年,朱温下令彻底废毁长安城,而这一次则给了已破败不堪的大明宫致命一击。

image.png

  想想看,这一4.5倍故宫的皇家建筑群,哪怕是有部分毁损,真正修复起来,都是一个很大的工程。当然,朱温能带走的只是那些可以顺着河道而下的木料。至于其它东西,估计在拆解的过程中,很多都被弃之敝履了。

  当年,修建大明宫时,可是举全国优秀人才、艺术家,如:当时的大画家阎立本。也许,有些雕梁画栋会在岁月中黯淡了些许光彩,但当年矗立于龙首山的那份骄傲,却是随着这个建筑群的分拆,被一点点剥离,最终,只剩下了一大片瓦砾土堆。

  2010年,大明宫遗址公园修建于原址之上。虽然,不见当年的恢弘气势,但单从正大门丹凤门的“规模”上来看,依旧可以品味出“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盛况。这可是当年的盛唐第一门,东、西宽度有200米。穿过丹凤门,迎面则是正殿含元殿,不过,先要穿过纵深630米的广场,只是,如今只能目睹含元殿的三层夯土高台了。

  当年,选址龙首山,就是站在这里(大明宫含元殿)向南望去,整个长安城就在皇帝的眼中。而大明宫的前朝区就修筑于龙首山的最高处。只是,当年这么一个集大成的建筑,依旧抵不过朝代衰败带来的噩运。以至于,很多人感慨如此有价值的建筑就这么没了,实在是中国的一个莫大损失。但但也有人持相反观点,认为虽然被拆,但依旧被利用,证明还是物尽其用的。

  客观来说,就算没有战争的洗礼,木质建筑若是没有精心维护,也是很难完整保存至今的。即使朱温不拆它,在后来的朝代更替中,它也会被当地官府征为他用,或者被民间当成造房子的原材料。

  那个时候,哪有什么文物保护概念,能有房住,能有饭吃,就很感激了。除非大明宫一直被当朝皇帝使用,或许能躲过劫难。不过,中国的皇都,几千年来一直就是东迁的趋势。而大明宫在此过程中,也是见证了其成为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拆迁主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历史解密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

  • 《三国机密》中的郭祭酒与真实历史上的郭嘉

      在热播电视剧《三国机密》中,郭祭酒这一角色以其卓越的智谋和深邃的洞察力,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这位郭祭酒究竟是不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郭嘉呢?真实的郭..

    《三国机密》中的郭祭酒与真实历史上的郭嘉
  • 历史上年龄最小的丞相:甘罗的传奇人生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无数杰出的政治家和谋士,而甘罗,这位年仅12岁便被封为丞相的少年,无疑是其中最耀眼的一颗明星。他的故事不仅令人惊叹,更成为了..

    历史上年龄最小的丞相:甘罗的传奇人生
  • 历史上的白马银枪三名将,赵云竟屈居第二!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无数英勇善战的名将。其中,有三位以白马银枪的形象深入人心,他们不仅是战场上的骁勇之士,更是后世传颂的英雄楷模。然而,在这三..

    历史上的白马银枪三名将,赵云竟屈居第二!
  • 中国历史上最残暴的皇帝盘点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出现过众多杰出的帝王,他们或以文治武功著称,或以仁爱治国闻名。然而,也有那么一些皇帝,他们的残暴行径令人发指,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深..

    中国历史上最残暴的皇帝盘点
  • 历史上的刘备:仁德之君与传奇帝王的双面人生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刘备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传奇的经历,成为了三国时期备受瞩目的人物。他从一个织席贩履的草根,逐步成长为蜀汉的开国皇帝,其一生充满了传奇色..

    历史上的刘备:仁德之君与传奇帝王的双面人生
  • 盘点历史上极具才华的奸臣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众多权倾一时的人物,其中不乏一些被后世唾弃的奸臣。然而,在奸诈与权谋的背后,这些人物往往也具备令人瞩目的才华。本文将盘点几位..

    盘点历史上极具才华的奸臣
  • 揭秘历史上王娡:从农妇到皇后的传奇之路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涌现出许多传奇女性,而西汉时期的王娡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她从一个普通的农妇,一步步走上皇后之位,甚至生下了千古一帝汉武帝刘彻。那么..

    揭秘历史上王娡:从农妇到皇后的传奇之路
  • 真实历史上,包拯后代的探寻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包拯以其公正无私、铁面无私的形象深入人心,被誉为“包青天”。他的事迹在民间广为流传,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然而,关于包拯是否有后代的..

    真实历史上,包拯后代的探寻
  • 历史上最强的拳王之争:谁才是真正的传奇?

      在拳击这项充满力量与技巧的运动中,历史上涌现出了无数杰出的拳王。他们各自以其独特的风格和非凡的成就,在拳坛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然而,当谈及“历史上最强..

    历史上最强的拳王之争:谁才是真正的传奇?
  • 人类历史上无情帝王的争议之选:多维度审视古代暴君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帝王的形象往往与权力、荣耀和残酷紧密相连。关于“人类历史上最无情的帝王”这一称号,历史上存在多位备受争议的统治者,他们各自以不同的方式..

    人类历史上无情帝王的争议之选:多维度审视古代暴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