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机密》中的郭祭酒与真实历史上的郭嘉
在热播电视剧《三国机密》中,郭祭酒这一角色以其卓越的智谋和深邃的洞察力,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这位郭祭酒究竟是不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郭嘉呢?真实的郭..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王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三国演义》第九十三回写到,诸葛亮首次北伐,魏明帝曹睿派大将军曹真为大都督,司徒王朗为军师,率领大军抵御蜀军。两军对战之前,王朗夸下海口,只要一席话,就能说得诸葛亮拱手而降,蜀兵不战而退。结果王朗没有说动诸葛亮,反而被痛斥一番,气的恼羞成怒,就这样活活被气死。
历史上诸葛亮真的有气死王朗吗?
一、不存在的会面按照历史,诸葛亮首次北伐是蜀汉建兴六年,他亲率大军兵出祈山。曹魏方面,大将军曹真率领大军迎击,但他被赵云和邓芝在箕谷的疑军所吸引,所以实际上,诸葛亮和曹真并未交手。
诸葛亮第二次北伐,兵出秦川,包围陈仓。曹魏方面虽然同样是曹真总指挥,但诸葛亮包围陈仓二十多天就解围而去,真正跟诸葛亮交手的,只有陈仓守将郝昭,曹真和诸葛亮还是没有正面对上。
并且,最重要的是,综观王朗一生的经历,他从未担任过曹真的军师,更别说和蜀军对战过,所以诸葛亮根本不可能骂死王朗。那为什么《三国演义》要这样写?这主要的原因就是罗贯中不喜欢王朗。
二、罗贯中的厌恶从王朗前半生看,他是个忠于汉室的臣子,对董卓、孙策这些军阀都不屑一顾。
不过后半生的王朗,和前半生不同,曹操上表征召王朗后,王朗改为效忠曹魏,先后担任司空军事、魏郡太守、少府、奉常、大理等职。曹丕继任魏王,王朗迁任御史大夫,封安陵亭侯。献帝禅让曹丕后,王朗升为司空,进封乐平乡侯。
罗贯中认为王朗可以升为司空,最主要就是他在曹丕篡汉之际,曾积极上表劝进,并以老友的身分,写信给蜀汉司徒许靖,要许靖劝刘禅“去非常之伪号,事受命之大魏”。还曾写信给诸葛亮,要蜀汉举国称藩。
《三国演义》的主轴是拥刘贬曹,所以在罗贯中看来,王朗在曹丕篡汉之际,还极力推崇曹魏代天受命是正道,完全是为虎作倡,不值得肯定,一定要给这种人个不光彩的结局,所以安排他被诸葛亮骂死。
笔者个人以为,从汉室的角度来看,王朗确实不算个忠臣。不过黄巾之乱后,各地军阀割据,汉室早已丧失对天下的掌控能力。就算没有曹魏篡汉,其实蜀汉和孙吴也是实质独立,不听朝廷号令。这么说来的话,王朗改换门庭,这在乱世中,并不需要特别苛责。相反,历史上的王朗为人严整慷慨,能济人周急。特别擅长审案判罪,遇到有疑点时,利益归于被告,判罚都会从轻,在治狱上与钟繇齐名。王朗打仗或许不行,但在内政上确实相当有能力,当的起司空、司徒等高位,绝不是被诸葛亮骂死的卑鄙小人而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在热播电视剧《三国机密》中,郭祭酒这一角色以其卓越的智谋和深邃的洞察力,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这位郭祭酒究竟是不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郭嘉呢?真实的郭..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无数杰出的政治家和谋士,而甘罗,这位年仅12岁便被封为丞相的少年,无疑是其中最耀眼的一颗明星。他的故事不仅令人惊叹,更成为了..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无数英勇善战的名将。其中,有三位以白马银枪的形象深入人心,他们不仅是战场上的骁勇之士,更是后世传颂的英雄楷模。然而,在这三..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刘备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传奇的经历,成为了三国时期备受瞩目的人物。他从一个织席贩履的草根,逐步成长为蜀汉的开国皇帝,其一生充满了传奇色..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涌现出许多传奇女性,而西汉时期的王娡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她从一个普通的农妇,一步步走上皇后之位,甚至生下了千古一帝汉武帝刘彻。那么..
在拳击这项充满力量与技巧的运动中,历史上涌现出了无数杰出的拳王。他们各自以其独特的风格和非凡的成就,在拳坛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然而,当谈及“历史上最强..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帝王的形象往往与权力、荣耀和残酷紧密相连。关于“人类历史上最无情的帝王”这一称号,历史上存在多位备受争议的统治者,他们各自以不同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