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莲英到底有多厉害?结交李莲英能得到哪些好处?

时间: 浏览:加载中...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李莲英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提起历史上有名的太监,很多人都能随口说出几个:魏忠贤、赵高、高力士、王振、刘瑾等等,在长长的名单中,一定不会少了著名的大太监李莲英这个名字。不过,多数人对李莲英的了解,都是通过影视作品或文艺作品,比如影视剧、戏曲、小说,甚至是段子等作品中的描绘,至于李莲英在历史上的真实面目,多数人可能就不是很清楚了。下面就从一些历史资料中,为大家捡寻几例李莲英到底有多牛的案例,从中品味清末政治舞台的腐败和沉沦有多么严重!

  要了解李莲英的史实,最靠谱的史料之一莫过于他的坟墓前竖立的《墓志碑》上那些文字了。据李莲英的《墓志碑》记载,李莲英出生于道光十八年十月十七日(1848年11月12日),“九岁入内廷充役使”,也就是李莲英应该是咸丰七年(1857年)前后进皇宫当小太监的。一开始,李莲英只是被派遣到兰贵妃叶赫那拉氏跟前充当为其梳头的小太监,因为李莲英极其聪明,极会揣摩主子的心事,所以,逐步得到了那拉氏的宠信,成为其心腹小太监,当然李莲英对慈禧的忠心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image.png

  随着咸丰帝的驾崩,叶赫那拉氏母凭子贵,被晋封为慈禧太后,紧接着她又通过宫廷政变逐步谋取了清王朝的最高统治权,年纪轻轻的李莲英便一跃成为了总管太监,甚至“又赏加二品顶戴,此掖廷人破格之举,自开国以来未有若是之光荣者也”。(《墓志碑》记载)

  之所以说李莲英这是破格,主要是因为清朝统治者建立王朝后,深深地吸收了明代宦官擅权引发祸乱的的经验教训,所以从进入北京城开始就对太监干政做了严格的防范和限制。顺治皇帝曾命人在皇宫中的交泰殿内立了一块铁牌,上书“戒内宫不许干预政事”,其实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也曾搞过类似举动,可惜他的子孙太不孝,根本不把他这祖训当回事,但清朝皇帝这方面做得比明朝好多了,顺治的子孙多数都遵循了这一祖训。乾隆时期曾有个叫高云从的太监,因“稍干涉外事”,被查证后立即被乾隆处斩。清朝中前期太监的官阶基本都不得超过四品;这样沿续下来,直到咸丰时期,清朝一直都没有出现过宦官专权的情况。

image.png

  那么,李莲英为何能够获得这种“破格”的殊荣呢?只是因为他梳头梳得好吗?显然这样想就肤浅了,如果非要刨根问底,那么,就从史书上讲得这样一段故事去思考吧!咸丰皇帝在临终前,曾对那拉氏在其死后可能的擅权进行过思考,怀疑过她的政治野心。所以,他曾和宠臣肃顺谈起过其死后如何处置那拉氏,他还将其比作汉武帝的钩弋夫人,暗示自己也想像汉武帝那样,把未来的小皇帝的生母提前处死,以防止可能出现的母壮子弱,太后擅权的情况发生。可惜,咸丰帝终究不及汉武帝的分毫,空费心力,却没有实际行动,最终贻害清朝数十年。

  咸丰帝和肃顺的悄悄话不想恰好被暗处的李莲英偷偷听到,敏感的李莲英连夜就从狗洞爬出宫去,跑到醇亲王奕譞的王府,把这个秘密情报密告给了那拉氏的妹妹,也就是奕譞的妻子醇王妃。结果,第二天一早,奕譞和老婆就进宫向皇帝请安,并借机劝说咸丰皇帝考虑小载淳(后来的同治帝)日后的成长。这一点正好触及到了咸丰的内心,因为他很小时亲生母亲就病逝了,所以他也不想自己唯一的儿子像他一样小小年纪就没了亲妈,所以,提前处死那拉氏的念头就被打消了。

  虽然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是有待进一步求证的,但李莲英对慈禧个人的忠诚度,应该是深深触动了慈禧的,正是他的这份忠心和机灵劲儿,赢得了慈禧对他的特殊宠信,这一点是无可置疑的事实。所以,当咸丰死后,慈禧以宫廷政变的方式除掉了肃顺等一批政敌,成为大权独揽的皇太后时,李莲英便随之开始了自己的高光时刻,逐渐成为炙手可热的王朝红人。

image.png

  在慈禧当政的几十年时间里,不论是声威显赫的封疆大吏,还是名重京城的朝廷显贵,都要攀附李莲英的门路、按李莲英的眼色行事。有一次,李莲英跟随醇亲王巡阅北洋水师,醇亲王竟不敢上军舰,李莲英却大模大样地登上军舰,反把醇亲王撇在一旁,他倒成了代表朝廷检阅海军的大臣,连水师提督丁汝昌也不得不“竭诚尽力”地博取他的欢心。从这件事,就可以看出李莲英在晚清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在某种程度上,人们已将他视作了慈禧太后的替身。

  当时的许多官僚,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或者图谋升官发财,无不竭力讨好李莲英。靠办洋务起家、在近代史上,开办厂矿交通事业的大买办官僚盛宣怀,就是因交好李莲英而得到好处的典型例子,盛宣怀被称为“外官之贿李莲英之第一人”。盛宣怀因此屡次得到李莲英的关照,使他在仕途上不断化险为夷,渡过各种难关,一直保持着官运亨通。盛宣怀在担任天津海关道时,凭借职权,从中渔利,干了很多中饱公帑的事,因而受到弹劾。胆战心惊的盛宣怀急忙再次“辇钜金致李莲英求解”。结果,他不但没有因此受到查办,反而逐渐插手铁路,遥控汉冶萍煤矿,把持轮船、电报、纺织及银行业务,成为近代经济史上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1902年,由于轰轰烈烈的收回利权运动的兴起,盛宣怀再次遇到巨大危机,面临失势的危险。这次,又是李莲英出面,让盛宣怀得到慈禧的赏识,结果反而取得了更加显赫的职位。

image.png

  戊戌变法失败以后,清王朝的日常政务,落到了军机大臣荣禄和协办大学士刚毅二人的手里,匪夷所思的是,这两位身兼将相、权倾朝野、指挥着政权中枢的大人物,却对李莲英同样都是低声下气,阿谀逢迎,一味的巴结。荣禄要做的不少事,都要事先与李莲英商量;刚毅虽然身为满洲亲贵,而且年龄比李莲英大十岁,却整日将李莲英“呼为李大叔”,“深相纳结”,简直到了无耻的地步。当时的袁世凯,在仕途上―步步向上攀爬的过程中,几乎每次进宫朝见前后,都要到李莲英的住处去拜望,他这样做不但通过李莲英向慈禧表达了自己的“忠心”,更能从中探听到许多宦海隐秘、政坛信息,使他提前窥风探雨,以便在变幻莫测的政局中捞取到最大的利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历史解密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