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思想和他师父孔子有哪些异同呢?

时间: 浏览:加载中...

  孟子(前三七二年~前二八九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着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美誉,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及“孔孟之道”。

image.png

  说起孟子,在中国有许多人都知道《三字经》里的一句话,“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这里面有一段十分感人的故事。

  孟子三岁丧父,孟母守节不嫁,自己艰辛的抚养小孟轲。孟母对小孟轲管束很严格。小孟轲的父亲去世后,孟母领着小孟轲移居在坟地附近,小孟轲就学怎么出殡和哭灵。孟母见此,感到对孩子影响不好,就决定搬家。新家搬到一个市场附近,小孟轲就学习商贩的叫卖。孟母一看这儿也对小孟轲成长不利,还得搬家。再次搬家,孟母把家搬到了学堂的附近,小孟轲的游戏就变成了拱手礼让食物的游戏了。孟母观后说:“这里可以长住了。”同时,孟母每时每刻抓紧对小孟轲的教育,督促他勤奋学习,用织布来比喻学习,用断织来比喻忘废学。小孟轲对学习慢不经心时,孟母采取“断织”的措施,使小孟轲受到极大教育,从而改变“废学”的陋习。孟轲的健康成长与孟母的教育是紧密相连、密不可分的。孟轲就在这样一个良好的环境中,健康快乐的成长为一代鸿儒。

  孟子的授业恩师是孔子的嫡孙子思的学生。他正式拜在孔门学艺时,已经十五岁。先天的聪颖加上后天的勤奋,孔门的儒家学术体系《诗》、《礼记》、《礼仪》、《春秋》《六佾》等典籍,孟子笃诚颂记,都烂熟于心,应用自如。

  从孟子年表上看,孟子在四十岁左右的时候,在邹国已有了一定的名气和影响。在前三三二年的一天,邹穆公请孟子到王宫,向其问政。从那时开始,孟子弘扬孔子学说向各国政要推行仁政的工作就开始繁忙起来了。

  孟子曾效仿孔子,带领门徒,周游列国,但收效不大。鉴于各国对儒家学说的冷淡态度,孟子就坚定的走了退隐田园馆舍,同弟子们一起着书立说的道路。

  孟子学说的出发点为“性善论”。也就是:“人之初,性本善。”坚持“仁政”、“王道”主张德治。我们今天看孟子的文章,让人深感气势充沛,说理畅达,并长于论辩,逻辑严密,尖锐机智。其文代表着传统散文写作的最高峰。

  孟子所着之书以《孟子》命名,由七篇传世:《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上下;《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是孟子和他的弟子们共同编写完成的。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和行动的儒家经典之作。

  做为后世所尊崇的儒道亚圣,思想大家,孟子的思想理论中涵盖于一切思想和理论之上的,是天道观。孟子认为,天道是一切人都必须遵循的规范和原则,因为天是最高的,是有意志的。人世间的朝代更替、君王易位,以及兴衰存亡、富贵贫贱,均是由天命所定。人对天只能是听天由命、必须是百依百顺。“顺天者昌,逆天者亡”,天意是不可抗拒的。

  孟子的思想中能够为人称道,并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的,首推本民思想。

  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意思是说,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这是一个极富民主性精华原素的著名论断。君王如何对待人民,对于国家的治乱兴亡,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孟子赞同若君主无道,人民有权推翻政权。正因此原因,《汉书》“艺文志”仅仅把《孟子》放在“诸子略”中,贬、为《子书》,没有得到应有的地位。到五代十国的后蜀时,后蜀主孟昶命令人楷书十一经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这可能是《孟子》列入“经书”的开始。到南宋的孝宗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并成为“十三经”之一,《孟子》的地位才被真正的确认,并推到了顶峰。从《孟子》问世,到享誉中华,整整用了一千五百多年。孟子之路,何其艰辛。

  第二,是他的仁政学说。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孟子思想的核心。孟子把君王与民众的关系比作父母对子女的关系,主张君王应该像父母一样,关心人民的痛苦,人民应该像对待父母一样尊重和支持国家元首。在这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是十分明确的。

  孟子认为,这是一种最理想的政治,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不顾人民死活,推行暴政,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结果是只能被人民推翻。孟子以仁做为施政的出发点,要求君王“施仁政于民”并告诫所有君王们,施仁政是天道对我们的要求。仁政的具体内容很广泛,包括经济、政治、教育以及统一天下的途径等,其中贯穿着一条“民为贵”的思想原则。这种思想是从春秋时期重民轻君的思想发展而来的。

  孟子还提出了“人人亲其祖,长其长,而天下平”的社会环境标准。只有人人向善,才能营造出“亲亲”、“长长”的良好道德风尚。而要达到这种社会状态,国家领袖就必须实行仁政,得到天下人民的衷心拥戴,也才能天下无敌。

  第三是道德伦理学说。

image.png

  孟子对人的思想有着一种真挚的崇敬。他否定人的思想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认为人生下来就具有先天的善性的萌芽。

  他认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告子》上)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尽心》上)

  他认为“仁、义、礼、智”是人们与生俱来的东西,不是从客观存在着的外部世界所取得的。“性善论”是把人们灵魂深处善良美好的东西加以发掘、渲扬和肯定,让人们对自己及他人的本质有一个真实的认识。因而孟子以“性善论”作为人们修养品德和行王道仁政的理论根据。对无论是哪一阶层的人都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孟子把伦理和治国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国家富强稳固的根本。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仁”是孟子道德论的核心,也是天道的组成部份。

  仁,据孟子解释,就是“人心”。怎样才算是仁呢?根据《孟子》一书可以概括为:第一、亲亲。孟子主张君王要“与百姓同之”,“与民同乐”。第二、用贤良。“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滕文公上》)“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公孙丑》上)“贤者在位,能者在职;明其政刑。”第三、尊人权。孟子公开宣扬“民为贵”、“君为轻”的口号,提倡在一定的范围调和统治者和劳动人民的关系。第四、同情心。要求统治者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推恩办法来治民。认为这样做便能得到人民的欢迎和拥护,从而达到“无敌于天下”。第五、杀无道者,也是仁,而且是最大的仁。孟子要求对一切残民以逞的暴君污吏进行严正的谴责和整肃,力图把现实的社会发展到“保民而王”的政治轨道上来。

  孟子以“仁政”为根本的出发点,创立了一套以“井田”为模式的理想经济方案。提倡“省刑罚、薄税敛”、“不违农时”等主张。要求封建国家在徵收赋税的同时,必须注意生产,发展生产,使人民富裕起来,这样财政收入才有充足的来源。这种思想,是应该肯定的。作为思想家,孟子还提出重农而不抑商理论,改进了传统的“重农抑商”的思想。孟子的“井田制”理想,对后世确立限制土地兼并,缓和君民矛盾的治国理论有着深远的影响及指导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历史解密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