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汉宣帝会对一手将他扶上皇位的霍光家族赶尽杀绝呢?

时间: 浏览:加载中...

  霍光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西汉权臣霍光,凭借自身的家族力量把持朝政。在汉昭帝一朝如日中天。怎奈刘弗陵早逝,留下了一大堆的朝政要事。此刻,经历过刘贺的荒诞举措后,终于迎来了皇曾孙刘询。也就是后来的汉宣帝。此刻,霍光自以为这位生长在民间的小皇帝不懂权谋之术,可任意欺负,殊不知“天要使其亡,必先使其狂”,一场关于汉宣帝和霍光家族的斗争慢慢拉开了序幕。

  为什么汉宣帝面对一手将他扶上皇位的霍光下灭九族之狠手呢?

  霍光:西汉权倾朝野的权臣,皇帝他都随便换,为何逃不过被诛九族

  满朝皆是霍氏,江山半数归其所有

  大将军光稽首归政,上谦让不受;诸事皆先关白光,然后奏御。及昌邑王废,光权益重,每朝见,上虚己敛容,礼下之已甚。——《资治通鉴》

  说起霍光的家族势力,我们来看看他家里成员在朝廷上的职位就知道。霍光的儿子和侄孙在朝廷做中郎将、两个女婿在宫中做值班警卫、其他族人和兄弟都在汉庭担任大大小小的官职,什么都尉、给事中等,衙门里至少都有和他有血缘关系的族人。

image.png

  树大招风,虽说刘贺因为自己荒唐被忠臣排挤,但始终是皇帝。霍光依靠自己的家族力量毫不犹豫的废掉了刘贺,迎接汉宣帝。这时候,朝野震动,纷纷猜想霍光势力如此大?就连汉宣帝也开始忌惮。霍光老谋深算,成功给自己找了个让人抓不到把柄的理由。

  霍光想要把权力归还给汉宣帝,所以每天有什么事情都要小心考虑后再启奏皇帝。汉宣帝看见霍光,都要毕恭毕敬,君臣之间的礼节都荡然无存。

  汉宣帝何许人也,可是从民间长大的。换句话说,从小就知道人间险恶四个字。汉宣帝故意装出对他毕恭毕敬,实际上是麻痹霍光,让他得意忘形。之后找个机会铲除他,这才是真正意图所在。

  私自废立,人臣大忌

  上文中我们就说到过,汉宣帝对霍光可是超乎了君臣之礼,作为皇帝,见了大臣都要毕恭毕敬,仿佛是自己的“老子”一样。可是霍光并没有放松对汉宣帝的警惕。我大权在握,废掉一个刘贺,就能再废掉一个汉宣帝。于是他作为大臣,用其权力迫使汉宣帝下令敕封其他诸侯,为自己日后的叛乱铺平道路。

  秋,七月,诏立燕剌王太子建为广阳王;立广陵王胥少子弘为高密王。——《资治通鉴》

image.png

  汉宣帝实在没法忍了:你霍光在朝廷上说一不二也就算了,现在还想叫我封诸侯。你想过我的感受?不如皇帝叫你做好不?广阳王刘建和高密王刘弘可都是和刘贺同辈份的啊,也就是说你哪天不高兴,完全可以把我废掉,立这两个为皇帝。现在封他们做诸侯王,岂不是为以后做皇帝打好准备?

  大权在握,毒杀皇后

  历史上著名的情书,汉宣帝写给他的皇后的“南园遗爱,故剑情深”。汉宣帝对许皇后的感情由此可见一斑,以至于自己飞黄腾达了还对其念念不忘。但是霍显(霍光妻子)为了达到自己权倾朝野的目的,妄图将自己女儿霍成君嫁给汉宣帝,碍于许皇后还在,就想毒杀许皇后,让自己女儿代替。

  于是霍显派了医官淳于衍去毒害许皇后。许皇后成功被杀害,以为事情会顺利结束,淳于衍逃出皇宫。但这时候有人举报在许皇后怀孕期间医官渎职,皇帝一听将所有人问罪。这里就包括淳于衍,霍显眼看事情暴露,马上跟霍光报告。要求霍光千万不要提审淳于衍,因为怕毒杀许皇后的事东窗事发。霍光纠结啊,到底要不要禀告皇帝,但是害怕自己受到牵连,居然直接将淳于衍释放。

  光大惊,欲自发举,不忍,犹与。会奏上,光署衍勿论。——《资治通鉴》

  霍光这次明显太天真了,毒杀皇后的大事,怎么能因为自己私自的一个释放不了了之。在封建社会,皇权至高无上。汉宣帝忍你很久了,你把持朝政也好,挟持皇帝也罢,都能忍。但是你现在开始动皇帝的家人了,这还得了?此刻,汉宣帝已起了杀心,准备着手整治霍光一族。

  但是霍光毕竟是久经沙场的政治老臣,凭借自己敏锐的政治嗅觉,已经察觉了危机,准备撤退,可是这个时候他却突然病倒了。

image.png

  春,霍光病笃。车驾自临问,上为之涕泣。光上书谢恩,愿分国邑三千户以封兄孙奉车都尉山为列侯,奉兄去病祀。即日,拜光子禹为右将军。——《资治通鉴》

  霍光病重了,汉宣帝亲自去看望他,霍光说自己要死了,想叫皇帝拿出自己封地一部分给霍去病的孙子,好让霍去病一脉有后。

  汉宣帝念在霍氏一族曾经有功社稷,顺水推舟同意了。但汉宣帝却在霍光死后,开始了对霍光一族开始了清算,灭了其九族。直到彻底清除霍氏一党,开启了自己长达25年的统治。

  从以上三点看,霍光的死,可以说就算不病逝,也会最终被汉宣帝清算。权力大到威胁皇权,公开威胁皇帝敕封王爷,给自己找接班人,毒杀皇后。这些罪名随便一条都是死罪。皇权至上,岂可挑战?

  霍光显然是低估了汉宣帝这位民间皇帝,一手将其扶上皇位,想继续弄权于朝野,却狂妄自大,弄巧成拙,白白丢掉了自己族人的性命,到头来还是一场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历史解密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

  • 王政君与西汉兴衰:为什么说她葬送了大汉江山?

      在中国西汉的历史长河中,王政君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女性。她历经七朝,从普通的宫女到皇后、皇太后,再到太皇太后,其一生几乎贯穿了整个西汉的兴衰历程。然而,后..

    王政君与西汉兴衰:为什么说她葬送了大汉江山?
  • 秦始皇为什么要用那么多兵马俑为自己陪葬?

      秦始皇,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以其非凡的统治手段和辉煌的成就闻名于世。他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秦朝,并进行了许多重要的改革,如统一度量衡、文字、..

    秦始皇为什么要用那么多兵马俑为自己陪葬?
  • 康熙为什么叫康麻子

      在清朝历史上,康熙皇帝无疑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君主。他不仅开创了康乾盛世的辉煌篇章,还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赢得了后世的广泛赞誉。然而,除了这些..

    康熙为什么叫康麻子
  • 宋朝著名大臣赵抃为什么连皇帝都要敬重三分

      在宋朝的历史长河中,赵抃的名字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刚正不阿的品格和深厚的为民情怀,赢得了“铁面御史”的美誉。他不仅令同僚敬畏,更是让宋..

    宋朝著名大臣赵抃为什么连皇帝都要敬重三分
  • 真相让人崩溃:新娘结婚时候为什么要手捧花?

      在婚礼的众多传统习俗中,新娘手捧花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一环。这束精心挑选的花束不仅装点了新娘的美丽,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义和浪漫传说。然而,当我们深入探究这..

    真相让人崩溃:新娘结婚时候为什么要手捧花?
  • 诸葛亮为什么不先伐吴:战略智慧与时代背景的深度解析

      诸葛亮,蜀汉丞相,以卓越的智慧和谋略闻名于世。然而,在他执政期间,蜀汉为何没有选择先伐吴?这一疑问不仅关乎历史事实,更揭示了深刻的战略思考。  一、战略环..

    诸葛亮为什么不先伐吴:战略智慧与时代背景的深度解析
  • 刘协为什么不投靠刘备:历史背景与个人抉择的深度解析

      汉献帝刘协,东汉末年皇帝,虽然在位期间权力被曹操等权臣把持,但他始终是名义上的汉朝正统皇帝。面对天下大乱的局面,刘协为何没有选择投靠当时同样打着汉室宗亲旗..

    刘协为什么不投靠刘备:历史背景与个人抉择的深度解析
  • 为什么诸葛亮北伐会失败

      诸葛亮北伐曹魏是中国历史上一段令人扼腕叹息的篇章。尽管他才智过人、战略高超,但最终却未能实现兴复汉室的梦想。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诸葛亮北伐的失败呢?..

    为什么诸葛亮北伐会失败
  • 魏东亭为什么被贬

      在康熙年间的官场,魏东亭的遭遇引人深思。作为一位曾经备受皇帝赏识的官员,魏东亭的仕途看似一片光明。然而,他的地位却在不久后急转直下,最终以被贬职收场。探讨..

    魏东亭为什么被贬
  • 八王议政隆科多为什么反水

      在清朝雍正年间,八王议政事件是一段极具争议的历史。隆科多作为当时的重臣,为何会参与反对雍正帝的行动,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首先,我们要了解隆科..

    八王议政隆科多为什么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