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每天吃一斤米,司马懿为何说他阳寿已尽?

时间: 浏览:加载中...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在《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松之的注解中,引用了一段《魏氏春秋》的记载,说诸葛亮的使者到司马懿军中,司马懿问及诸葛亮平日饮食,使者回答“所啖食不至数升”。

  《晋书•宣帝纪》也提到这件事,司马懿问诸葛亮“食可几米”,使者回答“三四升”,司马懿由此认为诸葛亮吃得少,判断他命不久矣。

  于是我们产生了一个疑问,三四升到底是多少?为什么吃三四升,司马懿就判断诸葛亮活不长了。

image.png

  按照汉代的标准,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一石粮食大概是120斤,汉代一斤大概等于今天的四斤多一些。也就是说。一石就是不到三十斤,一斗不到三斤,一升不到0.3斤,三四升也就是一斤左右。

  那么问题来了,一天吃一斤左右的米,很少吗?大学时,我作为一个壮硕的小伙子,一顿也就三两米饭,一天还不到一斤呢。诸葛亮一个五十多岁的老人,吃得比我还多,怎么就算是吃得少命不久矣了?

  其实,古人吃饭跟我们今天的状况可谓大相径庭。在史料记载中,司马懿问诸葛亮吃多少,而使者回答的都是吃了多少米,这其实也从侧面说明了一个问题——不吃菜!

  尤其是在行军打仗过程中,很难有充足的肉、菜供应,所以人体所需的营养,基本都由主食供应。而一旦没有了副食品的营养成分,人体对主食的需求也就会大大增加。

  所以我们经常能看见那些家庭条件不是太好的人,买不起肉,吃菜也少,而相对便宜的米饭会比别人多吃两三倍,却还是长得精瘦。可见,主食提供的营养是不能和副食品相比的。

  另外,行军打仗为了方便携带,吃的还不是大米,而是被我们称为粗粮的小米。虽然我们今天说吃粗粮对身体有益,那是基于现在大鱼大肉营养过剩而言的。在那个饮食营养极其不充足的情况下,还拿粗粮“刮油水”,那真的是雪上加霜了。

  我们知道,计划经济时期,每人每月的粮票定额从数字看就真的很惊人,一般人都是二三十斤,重体力劳动者和特殊工种甚至能有37、45斤,折合下来一天怎么都超过一斤了。

  但是这么大的数量,从没听说有谁家吃不完,只有不够吃的,而这还是有鸡蛋、肉等供应的情况下(虽然不多)。如果只靠主食,一个月三十斤真的是无论如何都不够的。

  古人的标准饭量应该是什么样的呢?有一个人给了我们一个好例子,那就是著名的老将廉颇。

  赵王想重新起用廉颇,让人看看廉颇是不是老了,不中用了。年已八十的老将军二话不说,吃了一斗米、十斤肉。

  一斗米,换到今天也就是将近三斤!还有十斤肉,先秦时期可能每国的斤有些差异,大体当时的一斤等于今天的半斤左右,也就是说,廉颇吃了三斤米加五斤肉!

  当然,廉颇是武将出身,和文质彬彬的诸葛亮不能同日而语,但赵国要的是将才,也不是大胃王啊。所以,廉颇的饭量,应该是体现了一个古代壮汉的较高标准。诸葛亮这样的文官,当然不可能吃这么多,但一斤米,显然太少了。

  话又说回来了,仅仅吃得不多,也不见得就很快会一命呜呼。况且诸葛亮贵为蜀汉丞相,即便身处饮食条件不怎么齐全的北伐前线,也不少他那点特供吧?曹操在汉中之战时能吃上鸡肋,诸葛亮应当也不缺肉吃。

  而司马懿认定诸葛亮大限将至,《三国演义》概括的那四个字特别准确,“食少事烦”,就是说诸葛亮吃得少但管的事情多。

image.png

  我们都知道,诸葛亮处理军政事务,事无巨细,都要亲自过问。所谓“二十罚已上皆自省览”,也就是说,军中打二十棍以上的处罚都必须由他亲自裁定。

  当然,这说明诸葛亮治军严明,公正无私,但确实极大增添了他身体的负担。再加上蜀汉在国力和军事实力上都相差曹魏太多,指挥北伐大军一招不慎就有可能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这也就进一步增加了诸葛亮的心理负担。

  身心两方面压力大,吃得少营养跟不上,加上行军途中舟车劳顿,再强的人也扛不住啊!

  反观司马懿,显然是个养生达人。他本人活了七十三岁,在古代绝对算是高寿了。弟弟司马孚更可怕,居然活了九十三岁。除了自带长寿基因外,司马家想必对于身心健康的保护很是在行。

  司马懿熬死了多少人?

  41岁时,他熬死了65岁的曹操;47岁,熬死了39岁的曹丕;55岁,熬死了53岁的诸葛亮;60岁,熬死了35岁的曹睿;70岁,直接发动政变干死了政敌曹爽,并且实质上熬死了曹魏。

  老头愣是把曹魏那些强势的大臣一个个都熬死了,终于轮到自己上位。不得不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此言不虚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风云人物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

  • 诸葛亮战略失误与蜀国衰亡探析

      在三国历史的长河中,蜀汉的兴衰与诸葛亮的智慧与决策紧密相连。然而,历史的车轮并非总是按照智者的意愿前行。  一、诸葛亮与蜀国的辉煌时期  诸葛亮,字孔明,..

    诸葛亮战略失误与蜀国衰亡探析
  • 揭秘:诸葛亮心病如何引发蜀国历史最大冤案?

      在中国古代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以其卓越的智谋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成为了后世敬仰的楷模。然而,在诸葛亮光辉的一生中,也曾因为“心病”而引发了一场蜀国历史上..

    揭秘:诸葛亮心病如何引发蜀国历史最大冤案?
  • 白帝城托孤真相:刘备真的有意让诸葛亮取代刘禅吗?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三国时期的刘备与诸葛亮之间的深厚情谊和信任,一直为后人所称颂。其中,白帝城托孤的故事更是广为流传,成为千古佳话。然而,关于刘备在白帝城托..

    白帝城托孤真相:刘备真的有意让诸葛亮取代刘禅吗?
  • 刘禅是个怎样的人?诸葛亮对他的评价如何

      刘禅,即蜀汉后主刘阿斗,是三国时期蜀汉的第二位皇帝。关于他的评价历来众说纷纭,既有认为他昏庸无能的观点,也有认为他大智若愚的看法。而作为蜀汉丞相的诸葛亮,..

    刘禅是个怎样的人?诸葛亮对他的评价如何
  • 诸葛亮锦囊妙计的实质:争权夺地与残杀生灵

      在三国时期,诸葛亮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闻名于世。然而,在他辉煌的职业生涯中,有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他的许多锦囊妙计背后隐藏着残酷的战争现实:争权..

    诸葛亮锦囊妙计的实质:争权夺地与残杀生灵
  • 千古悬案:诸葛亮有没有借刀杀关羽?

      在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时期的故事总是令人津津乐道,其中关羽失荆州更是蜀汉政权的一大悲剧。关羽之死,不仅标志着蜀汉失去了一个重要的军事重镇,也让无数后人猜测其..

    千古悬案:诸葛亮有没有借刀杀关羽?
  • 揭秘诸葛亮墓历经1700年为何始终无人敢盗?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诸葛亮作为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以其卓越的智慧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成为了后世敬仰的对象。他的陵墓,历经1700年风雨,却奇迹般地始终无..

    揭秘诸葛亮墓历经1700年为何始终无人敢盗?
  • 除了姜维之外,诸葛亮的接班人还有谁?

      诸葛亮去世后,蜀汉政坛上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接班人,他们各自以不同的方式延续和发展了蜀汉的基业。以下是除了姜维之外的其他九位重要接班人:  1. 蒋琬:蒋琬..

    除了姜维之外,诸葛亮的接班人还有谁?
  • 诸葛亮与魏延:一段充满争议的历史纠葛

      在三国历史的长河中,诸葛亮与魏延的关系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有人说,诸葛亮对魏延有偏见,故意打压他;也有人认为,魏延确实存在反骨,诸葛亮不得不防。那么..

    诸葛亮与魏延:一段充满争议的历史纠葛
  • 诸葛亮为什么不先伐吴:战略智慧与时代背景的深度解析

      诸葛亮,蜀汉丞相,以卓越的智慧和谋略闻名于世。然而,在他执政期间,蜀汉为何没有选择先伐吴?这一疑问不仅关乎历史事实,更揭示了深刻的战略思考。  一、战略环..

    诸葛亮为什么不先伐吴:战略智慧与时代背景的深度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