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三言两语吓退突厥上万精兵铁骑,真有此事吗?

时间: 浏览:加载中...

  李世民的故事大家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公元624年,突厥连续攻打唐朝的忻州、并州和绥州,并由两位王爷几乎举全国之力,摆出和唐朝决一死战的阵势。李世民带疲惫之师迎战,在豳州和突厥的一万多精锐骑兵狭路相逢,这可吓坏了长途奔袭疲惫不堪又武器破损(估计可能是类似于"小米加步枪"式的低端武器)的唐朝军队。那时候适逢关中连下大雨,道路阻塞,连粮草运输都无法进行,顿时唐朝军队陷入了一片恐慌之中,就差没有哭爹喊妈了。

  身经百战的李世民并没有悲观绝望,因为有危便有机,他相信恶劣的天气对于敌人也是致命的,他就不相信突厥佬是天兵天将,就看谁沉得住气了。

  他首先动员后来被他部属杀掉的"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弟弟李元吉和敌人决一死战,拼个鱼死网破,大不了大家同归于尽。李元吉却被对手的兵强马壮吓傻了,一副贪生怕死的款式,畏畏缩缩地对大哥说突厥军队如此生龙活虎势不可挡,如猛虎下山,我们不可轻举妄动,万一失败了就后悔也来不及了。

  呀,这不是典型的长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吗?原来李元吉是一个如假包换的怂货,玄武门之变不死也没用了。

  李世民也知道这个弟弟是一个草包,除了和狐朋狗友"劈酒",以及和美女进行肉搏大战这两种真本事之外,要他杀敌不如让他死了算了,于是没好气地说,那你就留下力气和你的情妹妹战斗吧,看我如何破敌。话音未落便率一小队骑兵杀向突厥大部队。

image.png

  "嘿嘿,你们突厥人这唱的是哪出戏呀?我大唐和你们可汗曾和亲结盟,就是大家要和平共处,要守望相助,还是亲戚关系,难道现在流行大义灭亲吗?你们为什么违约?既然你们那么喜欢和大唐干仗,那就干吧。我是秦王,可汗既然这么能干,那敢和我李世民单挑吗?是爷们就别玩那种娘们扯头发打架的人海战术,打死没命陪,我连棺材都带了。如果你们是孬种不敢单打独斗,那全部上也行,我就以一当百,用一百人干你们一万人。"李世民先出来骂阵。

  哇噻,果然是龙种耶,有神相助的人还怕你突厥个鸟!这话怎么听怎么熟,这不是港台电影黑社会蛊惑仔叫阵"只揪"(单打独斗)时的最流行台词吗?敢情李世民成了蛊惑仔叫阵的祖师爷了?抄得这么雷,果真佩服!

  哈哈,这一招果然受用。一方面把正义的旗帜留在了我方,而把非正义的强盗形像扔给了对方,正气凛然,义正词严呀,解气。唐朝有这样有个性的领导真是大幸啊,没说的。

  李世民,你酷毙了,也帅呆了,如果没有美女给你投怀送抱,那说明她是一个性冷感极品美女,因为哪有不爱英雄的美女。

  听到李世民这么一说,气焰嚣张的突厥人倒有点不好意思了,颉利可汗看到智勇双全的李世民几乎是单枪匹马地杀出来,也不知李世民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以为是他在玩诱兵深入之计,然后打埋伏,越看越像的样子(就像奸诈的王世充越看李姓军阀越像天子一样),于是装作不理他,让他自弹自唱表演独角戏。嗯,想引我上当,没门,你当我是三岁小孩呀。我可是突厥的英明王爷呢!

  李世民于是一直往前走,然后着人先去对突利可汗递上悄悄话,无非又是鹦鹉学舌地重复他刚才说的话,也就是他们违背盟誓背信弃义打唐朝的事,突利可汗被问得哑口无言,没敢说什么。

  然后李世民和他的小股骑兵像兜风逛花市般悠哉游哉往前行,准备跃过小溪,颉利可汗愈加糊涂,李世民竟敢这样大模大样地出阵,还对突利可汗说什么"盟誓"的事,莫非他们早已暗渡陈仓要勾结谋他的大位子?这才是一个大问题。

  于是,颉利可汗叫人阻止李世民渡过小溪,并对李世民说他们来此并不是想和大唐打仗谋大唐的土地,而是想联络感情巩固我们两国的同志加兄弟的深情厚谊而已,亲戚们好久不见了,想你们呀,串串门罢了,别想得那么复杂嘛,云云。

image.png

  所以,有时候睁眼说瞎话也是需要胆量和水平的。

  说完这话,颉利可汗便退了兵,加上突厥人的弓箭长期在雨水中浸泡,变得有点走形用得不利索了,这等于是自废武功,最后被迫签了城下之盟,继续修好。李世民兵不血刃便屈了别人之兵,也算是功德完满了。

  哈哈,厉害吧?正如潮语所说,还有这种操作?因为李世民在一举手一投足之间,便电光火石般地使出了连环计,比如反间计、树上开花的疑兵计以及瞒天过海等计(没见过玩打仗玩得这么潇洒的,简直就是在耍魔术晃得人眼睛彻底花了),足智多谋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试问天下英雄谁能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历史解密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

  • 薛举与李世民:隋末双雄的军事对决与历史抉择

      在隋末唐初的乱世烽烟中,薛举与李世民的名字曾如两颗流星划过天际。薛举以“西秦霸王”之名横扫陇西,李世民则以“天策上将”之姿奠定大唐基业。两人虽未在战场正面..

    薛举与李世民:隋末双雄的军事对决与历史抉择
  • 李世民一生犯过的错误探析

      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被后世誉为“千古一帝”。然而,即便是这样一位杰出的帝王,在其一生中也犯..

    李世民一生犯过的错误探析
  • 李世民敢造反,朱棣为何却不敢?

      在中国历史上,李世民和朱棣都是极具传奇色彩的帝王。然而,在对待皇位继承的问题上,两人的选择却截然不同。李世民在父亲李渊还在世时便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成功夺得..

    李世民敢造反,朱棣为何却不敢?
  • 李世民逝世后,武则天为何能带发修行?

      在唐朝初期,一段关于武则天在李世民逝世后的特殊经历引起了广泛关注。作为李世民的才人,武则天在李世民去世后,按照宫规本应前往感业寺出家为尼。然而,令人不解的..

    李世民逝世后,武则天为何能带发修行?
  • 武则天:从李治宠爱到李世民冷落的背后原因

      在中国历史上,武则天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女性,她不仅以才华和智慧著称,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然而,在武则天的宫廷生涯中,有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她得到..

    武则天:从李治宠爱到李世民冷落的背后原因
  • 同样夺位,朱棣与李世民名声差异探析

      在中国历史上,皇位更迭往往伴随着权力的斗争与血腥的冲突。其中,明成祖朱棣与唐太宗李世民都是通过非常手段夺取皇位,但两者在历史上的名声却大相径庭。  一、时..

    同样夺位,朱棣与李世民名声差异探析
  • 秦王李世民与薛举的交战记录

      秦王李世民,作为唐朝的开国皇帝唐太宗在即位前的封号,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深邃的战略眼光著称于世。而薛举,隋末唐初的割据势力之一,自称“西秦霸王”,同样是一..

    秦王李世民与薛举的交战记录
  • 李世民与朱棣:反与不反的背后动因探析

      在中国历史上,李世民和朱棣都是著名的皇子,且都曾在皇位继承问题上展现出强烈的意愿和行动。然而,李世民敢于发动玄武门之变,反对其父李渊并成功登基;相比之下,..

    李世民与朱棣:反与不反的背后动因探析
  • 李世民:兼具汉族血脉与鲜卑影响的杰出帝王

      李世民,作为唐朝的第二位皇帝,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深邃的政治智慧以及开创的“贞观之治”而闻名于世。然而,关于他的民族身份,历史上一直存在着一些讨论。那么,..

    李世民:兼具汉族血脉与鲜卑影响的杰出帝王
  • 李世民:汉族血统中的鲜卑烙印

      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庙号唐太宗,以其卓越的治国才能和开创的“贞观之治”而名垂青史。然而,关于他的民族归属问题,历史上一直存在着争议。那么,李世民究竟是..

    李世民:汉族血统中的鲜卑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