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狄仁杰与宋慈:谁才是真正的神探?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无数杰出的侦探人物,他们凭借超凡的智慧和过人的胆识,破解了一个又一个疑难案件,为后世传颂。其中,包拯、狄仁杰和宋慈无疑是三..
大家好,这里是趣历史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狄仁杰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人(今山西太原),一生历经太宗、高宗和武周三朝,从不受重用的地方小官做起,到后来的曾两次出任宰相,不管是身居何处,他都是不畏权贵,忠诚辅佐君主,特别是在武则天执政时期他很受重用,他也是珍惜机会适时地向武则天谏言,举贤不避亲、也不避仇,人际关系处理得非常好,特别是武则天的晚年,他极力的劝诫立庐陵王李显为太子,将天下又还给了李家,所以李氏重掌皇权后对他极为感激。
虽然他是个很称职的宰相,但是他更闻名于世的还是在律法方面的特长。根据《旧唐书》记载,他并不擅长八股文,所以科举是走的是明经科的道路,这门科目考的主要就是对经文的记忆能力,所以他中举以后没有得到朝廷的重用,只是当了个七品的判佐,后来因为表现优异被提拔到了并州都督府法曹,这个职位主要就是协助审案的,由此开启了狄仁杰成为神探的第一步,他在断案方面的才华逐渐显现出来。
到了高宗仪凤年间,狄仁杰被提拔为大理寺寺丞,此时的狄仁杰好像是开启了断案的神技,仅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就解决了大理寺堆积了几年的疑难案件,涉及一万七千人,而且没有一件是冤假错案。由此,狄仁杰的神探之名慢慢传了出去,成为了朝廷信赖、百姓敬仰的大法官。
狄仁杰参与的调查审判的案件中,就出名的一件就是“权善才误砍昭陵柏”案件,权善才是当朝的大将军,不小心砍了一颗柏树,要命的是这颗柏树长在李世民的昭陵旁边,因为此案牵扯到的当事人一个是皇族,一个是朝廷的大将军,一个处理不好可能就会冤枉了好人也毁了他神探的名声,要危险的是会成为皇权的牺牲品。
狄仁杰想要保住无辜的权善才,于是就想方设法做皇帝的思想工作,他一方面搬出律法为准绳,一方面引经据典,说“逆龙鳞,忤人主,自古以为难,臣以为不然。居桀、纣时则难,尧、舜时则易”,如此的理论与情感综合运用,将唐高宗争辩的无话可说,为了证明自己是个明君他也只得放了权善才。
由于狄仁杰秉公执法、不畏权贵,所以其法官形象在民间传得越来越广,无论是知名度还是赞美度都越来越高,并逐渐被赋予了传奇色彩。明末清初,小说这一新型的文学形式悄然兴起,民间传说中的清官形象几乎都被搬进了小说,包公、施公等都成了断案传奇小说的主角,其中有本名为《武则天四大奇案》的小说也横空出世,主角正是狄仁杰。
该书结合了部分历史资料,又根据作者的想象杜撰了几个破案故事,共有六十四回。前半部分描写了狄公当县令时所破的几个冤假错案,后半部分则是在讲述狄公当宰相时和贪官争斗的故事。乍一看是公案小说,其实这里面还夹带着私货。百姓看到的是清官们平冤情、斩贪官,文人看到的是明君用清官、暴政重奸佞,甚至将暗讽着清廷的无能腐败。
不过总体而言,这还是一部挺有吸引力的书,在民间广为流传,并最终到了荷兰人高罗佩的手上,后者的创作真正令狄公誉满全球。高罗佩,原名罗伯特·汉斯·古利克,是一位对中国文化痴迷的荷兰外交官。此人具有极高的语言和文学天赋,通晓英、日、中、梵、藏等15种语言,19世纪的清朝被派到中国来做外交官,虽然他的外交生涯做得风生水起,但是真正让他留名千古的却是他的业务爱好——文学创作。
良好的语言天赋让他在中国不但学会了说汉语,还会写中国的小说和古诗、文言文等,真的是个名副其实的中国通。在中国任职期间,高罗佩无意间看到了小说《武则天四大奇案》,令他对主人公狄仁杰的破案奇才大为惊慨,同时也对古代中国的刑侦技巧心生敬佩。
随后,他将这本自认为可与福尔摩斯侦探集媲美的小说翻译成英文,并在西方国家出版,没想到反响空前强烈,几度卖到断货。更让人意外的是,出版商看见有利可图甚至一再催促他出版续集。
于是高罗佩一边在中国收集狄仁杰的断案故事,一边不断的润色加工。到后来,他嫌弃民间小说中的情节过于杂乱,于是就开始自己编剧,一口气创作了16部长篇小说和8部短篇,就是我们后来看到的《迷宫案》《黄金案》《铁钉案》《四漆屏》和《铜钟案》等。
高罗佩的这些作品统称为《狄公案》,在西方文学界引起了巨大轰动,也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了中国,知道了这位中国的福尔摩斯。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文学创造氛围越来越宽松,这本著作也成为了“出口转内销”的经典之作,再后来影视界多次将其翻拍成电视剧,狄仁杰的神探之名也就彻底盖过了他的宰相身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无数杰出的侦探人物,他们凭借超凡的智慧和过人的胆识,破解了一个又一个疑难案件,为后世传颂。其中,包拯、狄仁杰和宋慈无疑是三..
在中国历史上,武则天作为唯一一位女皇帝,其统治时期充满了传奇色彩。而狄仁杰,作为武则天时期的重要谋士和宰相,对武则天的统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那么,狄仁杰对..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长河中,狄仁杰是一位备受推崇的名臣,其形象在文学和影视作品中被赋予了“神探”的光环。然而,历史上的狄仁杰是否真的是一位神探?他为何能够在全..
狄仁杰,这位唐代杰出的政治家和名相,以其智慧、公正和勇敢著称。然而,关于他在死后“把武则天逼下皇位”的说法,实际上是一种误解或夸张的说法。狄仁杰并没有在死..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武则天与狄仁杰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记得我从小到大,就从电视上看过很多有关于狄仁杰的影视作品。所以说,有时候..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武则天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在封建社会时期,皇帝是国家最高的统治者,自秦始皇创立皇帝制度起,皇权至上、皇帝专制的政治制..
说起狄仁杰来,人们并不陌生,因为影视剧的缘故,这位唐朝时期的官员为众人所熟悉。在历史上,狄仁杰也是非常有名的,他断案如神,不畏权贵,同时保住了唐朝的国祚。..
中国有个成语叫作“唾面自干”,按照这个词的要求,别人往自己脸上吐唾沫,不能擦掉,而应该让它自己风干。人们往往用这个词来形容一个人受了污辱却能极度隐忍,从来..
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人,和武则天老乡。小时候家中门人被杀了,县里衙役出现场,一个个询问,唯独狄仁杰安心读书丝毫不予理睬,衙役说小朋友你咋这么没礼貌呢,为..
武周天授三年(692),一天上朝以后,有细心的大臣发现朝堂气氛有异。原来,狄仁杰、任知古、裴行本三位宰相今天都没有来。当时在位的宰相总共有六人,狄仁杰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