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登基背后的三大功臣:司马懿、贾诩、吴质谁的影响最深?
曹丕能够从曹操众多子嗣中脱颖而出,最终登基称帝,离不开三位关键人物的辅佐:司马懿的深谋远虑、贾诩的决胜千里、吴质的奇谋百出。他们各自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曹丕..
是司马懿和司马师、司马昭、司马伦这一父三子。这在大一统的封建王朝中绝对是奇葩一朵。是不是唯一的一朵,笔者不敢断言。因为中国封建王朝皇位承继的传统,一般是父传子,皇帝没儿子的,才会另选他人。像北宋赵匡胤有儿子,却把皇位传给弟弟赵光义的,确实很少见,那也是因为赵匡胤曾经对母亲做出过承诺。
死后被追封为宣皇帝的司马懿
其实,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三个活着的时候,都没有称帝。其中,司马懿于公元249年发动高平陵事变,诛杀曹爽三族及其党羽,彻底掌控了曹魏政权。但第二年,司马懿就病逝了,享年73岁。死前大概是为了避嫌,自己把封号职位都给辞掉了。
死后被追封为景皇帝的司马师
司马懿死了以后,大儿子司马师继承了父亲的政治遗产,成为抚军大将军,执掌曹魏军政大权。他还是很有才干的,堪称文武全才。文的方面,他选拔人才,重用贤才,又整顿朝廷纲纪,使文武大臣各司其职,吏治相对比较清明。武的一面,他率领大军新城一战大胜吴军,又果断平息了魏帝曹芳指使中书令李丰等发动的叛乱,改立曹髦为帝,进一步稳固了司马家的统治。不过司马师短命,才活了48岁就挂掉了。死前因为没有儿子,就把权力移交给了自己一母同胞的弟弟司马昭。
司马昭因为哥哥没有儿子,捡个漏接掌了曹魏大权。他虽然没有父兄的才干,但有父亲和兄长多年打拼,给他留下的丰厚人脉和权力基础,所以位子坐得也比较安生。曹髦死后,他立曹奂为帝,于景元四年派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伐蜀,终于灭掉蜀国,被加封为晋王。此时,“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可惜时不待我,还不等他篡权,就一病呜呼了。好在他儿子司马炎不负众望,几个月之后,满带着爷爷、大伯和父亲的殷切希望,毅然代魏称帝,建立了晋朝,史称晋武帝。他上台以后,追尊爷爷司马懿为宣皇帝,追尊大伯司马师为景皇帝,追尊父亲司马昭为文皇帝。这样,司马懿和司马师、司马昭三人也都有了皇帝号,这是父子仨皇帝。
篡夺皇位自立为帝的司马伦
那司马伦是啥时候当的皇帝?司马伦是司马懿的第九个儿子,也是司马师、司马昭最小的异母弟,他母亲就是《虎啸龙吟》里司马懿宠爱的柏夫人的原型。他在曹魏的时候就被封为安乐亭侯,担任过谏议大夫。等侄子司马炎篡位建立西晋后,司马伦作为皇叔被封为琅琊郡王,之后又改封赵王。司马伦可不是个好人,可说是“八王之乱”的始作俑者。为了谋求更大权力,他上蹿下跳,在宗室亲王之间挑拨离间,煽动叛乱。在多方串联杀掉淫后贾南风、政敌淮南王司马允后,司马伦终于登上权力巅峰,自封大都督、相国等头衔。不久,干脆逼着侄孙——史上有名的白痴皇帝司马衷退位,自己当了皇帝。可惜好景不长,司马伦只干了三个月皇帝,就被其他宗室亲王赶下台,后又被逼自杀。这段杀来杀去的“八王之乱”,为后来的“五胡乱华”埋下了种子。
这样说下来,司马懿和司马师、司马昭、司马伦这父子四人,确实都有皇帝这个称号或经历,不管是死了以后当的,还是只当了三个月。中国历史上一父三子都是皇帝的朝代还有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曹丕能够从曹操众多子嗣中脱颖而出,最终登基称帝,离不开三位关键人物的辅佐:司马懿的深谋远虑、贾诩的决胜千里、吴质的奇谋百出。他们各自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曹丕..
曹丕能够从曹操众多子嗣中脱颖而出,最终登基称帝,离不开三位关键人物的辅佐:贾诩的深谋远虑、吴质的奇谋百出、司马懿的隐忍辅佐。他们各自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曹丕..
在三国时代的烽火硝烟中,司马懿与胡昭的相识如同一道清流,既有乱世中的生死相依,又有师徒间的智慧传承。这段跨越半生的交情,始于崤山的一次求学,深于一次惊心动..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三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其中诸葛亮与司马懿两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更是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佳话。然而,这两位智者的生命轨迹却有所不同,..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其中司马懿与诸葛亮无疑是两位最具代表性的战略家与政治家。然而,尽管两人在军事、政治等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司马懿无疑是一位极具争议的人物。作为三国时期曹魏的重要政治家、军事家,他在曹魏政权乃至西晋王朝的建立过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时期无疑是一个英雄辈出、智谋横行的时代。其中,诸葛亮与司马懿作为蜀汉与曹魏两国的重量级人物,他们的智慧与谋略至今仍为后人津津乐..
在中国三国时期的历史长河中,诸葛亮与司马懿的智谋对决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诸葛亮六出祁山,与司马懿在战场上多次交锋,展现了非凡的军事才能和战略眼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