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何不听刘备的遗言,反而重用马谡?

时间: 浏览:加载中...

  刘备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中,发展得很不顺利。人到中年,都还没有一块属于自己的稳定的根据地。好在刘备有仁德之名,在一番诚恳的请求下,得到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军师——诸葛亮。

  在诸葛亮三分天下的战略规划下,刘备先是在赤壁大败曹操,接着取得了荆州南部四郡,有了第一块稳定的地盘,开始大展拳脚。在取得了益州和汉中后,刘备势力发展到了巅峰。曹丕逼汉献帝禅位,给了刘备机会,最终刘备得以称帝,建立蜀汉王朝。

  不过盛极必衰,刘备因为要给义弟关羽报仇,发动伐吴战役,最终在夷陵惨败。败退到白帝城的刘备没脸回成都见旧臣子们,国中大小事务都交给了诸葛亮打理。尽管如此,刘备还是没能在静养中恢复身体和斗志。在长时间的郁郁寡欢和自责中,刘备的身体终于撑不住了,他马上喊来了长子刘禅和诸葛亮,准备交代后事。

  白帝城托孤是刘备做的最后一件事,不过他还跟诸葛亮提了一件事,那就是慎用马谡。马谡是当时蜀汉官吏中的杰出青年,不但出身名门世家,还是饱读之士,加上通晓军事,被诸葛亮器重,进入蜀汉政治核心圈。

  然而刘备却认为马谡只会夸夸其谈,不能重用,要诸葛亮留意这一点。刘备真的是因为马谡言过其实,而劝诫诸葛亮慎用他吗?小编认为,这当中并不简单,原因如下。

  一、提醒诸葛亮不要扩张势力

  一个统治集团的内部,定然存在许多派系。这些派系在强敌压境时也许能一致对外,但是在外部环境良好的时候,都少不了互相倾轧、争权夺利。刘备势力虽然发展得比较晚,但是后期的势力膨胀,导致刘备军事集团的内部,开始出现派系争斗。

  刘备从北方奋斗到中原,再由中原奋斗到南方,所以他手底下的人可谓是从北到南都有。荆州派、东州派和益州派是刘备势力发展到巅峰时,出现的内部三大派系。

  荆州派自然是刘备在荆州发展时所招揽的,代表人物诸葛亮;东州派指的是益州牧刘焉在进入益州前,或者在刘焉、刘璋父子统治益州时,追随他们进入益州的人士,代表人物李严、法正;而益州派自然就是益州本土人士,代表人物谯周。

  对于内部这三派系,刘备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过诸葛亮器重马谡,显然是在为荆州派招兵买马、扩张势力,因此刘备临终前,还是担心诸葛亮领导下的荆州派变得强势,因此通过马谡,暗示诸葛亮不要扩张势力,注意三派间的平衡。

  二、提醒诸葛亮不要重文偏武

  诸葛亮是蜀汉军事集团的文臣之首,官居丞相一职。因此跟在诸葛亮身边的几乎都是文官,而诸葛亮器重的也都是文臣。马良、蒋琬、费祎、董允这些刘备势力的著名文臣,都是诸葛亮的心腹。

  他们和诸葛亮一起,构成了蜀汉军事集团的最高统治阶层。也就是说,诸葛亮和文臣走得近,和武将走得远。这在刘备看来,不利于军事集团内部文臣武将的团结与调和。

  作为蜀汉王朝的未来掌舵人,刘备在临终前劝诫诸葛亮不要重用心腹马谡,就是在提醒诸葛亮不要过分提拔、重用文臣,避免朝中文臣武将的不和谐。

  三、提醒诸葛亮不要有所偏颇

  马谡有四个哥哥,他的大哥就是当时荆州一带的著名文人马良。马良是五兄弟中才学最出众的,其次就是马谡。马良在刘备入主荆州后,就加入了刘备的班子,不但参与刘备军事集团的内政建设,还作为使节出使东吴。

  由于都是荆州当地的士族,而且才智、学识都很出众,马良和诸葛亮走得很近,是工作上的好伙伴。后来马良在夷陵战败时,死于乱军之中。

image.png

  对于好友马良的去世,诸葛亮是伤心的。而马谡作为故人之弟,诸葛亮自然要像一位兄长般,好好照顾、培养,让马谡得以成才。这也是诸葛亮将马谡视作心腹的原因之一,但是诸葛亮作为蜀汉的丞相,在举荐、任用官吏时,是不应该有所偏颇的。

  从后来马谡失街亭就可以看出马谡确实言过其实,那么诸葛亮器重马谡,就不是完全从马谡的实际才能出发了。想必和马良的情谊,让诸葛亮在对待马谡时,有所偏颇。而这都看在刘备的眼中,因此才会在临终前提醒诸葛亮,不能在用人上有所偏颇。

image.png

  综上所述,刘备临终前对诸葛亮的告诫,重点不在于马谡,而是诸葛亮。然而作为国家的顶梁柱,刘备不能说得太明显。可惜的是,刘备死后,以诸葛亮为代表的荆州派掌握了大权,文臣统治着武将。诸葛亮对待马谡依然有所偏颇,导致了后来第一次北伐的失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历史解密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

  • 诸葛亮眼中的诸葛恪:才疏志大,终酿祸端

      在三国时期的风云变幻中,诸葛家族人才辈出,诸葛亮与诸葛恪这对叔侄,虽各为其主,但彼此关联紧密。诸葛亮作为蜀汉的丞相,以其卓越的智慧和忠诚闻名于世;而诸葛恪..

    诸葛亮眼中的诸葛恪:才疏志大,终酿祸端
  • 杜预与诸葛亮:不同时代下的卓越之才

      在历史长河中,杜预与诸葛亮皆是各自时代的杰出人物,他们以非凡的才能和卓越的贡献在历史画卷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由于所处时代背景、面临的任务以及所擅..

    杜预与诸葛亮:不同时代下的卓越之才
  • 诸葛亮斩马谡:一次复杂而深刻的决策探讨

      在三国历史的长河中,诸葛亮斩马谡的事件无疑是一个引人注目的转折点。这一决策不仅直接导致了蜀汉北伐战略的受挫,也引发了后世对于诸葛亮用人、决策以及军纪执行等..

    诸葛亮斩马谡:一次复杂而深刻的决策探讨
  • 周瑜成名之路:与诸葛亮之比较

      在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英才,其中周瑜与诸葛亮无疑是最为耀眼的两颗星辰。周瑜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在东吴乃至整个三国历史中留下了..

    周瑜成名之路:与诸葛亮之比较
  • 周瑜成名之路:与诸葛亮之比较

      在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英才,其中周瑜与诸葛亮无疑是最为耀眼的两颗星辰。周瑜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在东吴乃至整个三国历史中留下了..

    周瑜成名之路:与诸葛亮之比较
  • 周瑜成名之路:与诸葛亮之比较

      在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英才,其中周瑜与诸葛亮无疑是最为耀眼的两颗星辰。周瑜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在东吴乃至整个三国历史中留下了..

    周瑜成名之路:与诸葛亮之比较
  • 诸葛亮:人格魅力闪耀千古的智者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诸葛亮以其卓越的智慧、高尚的品德和非凡的人格魅力,成为了后世传颂的千古佳话。那么,诸葛亮的人格魅力到底有多强?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位智..

    诸葛亮:人格魅力闪耀千古的智者
  • 诸葛亮北伐之意义:虽败犹荣的悲壮征程

      在三国鼎立的历史背景下,诸葛亮作为蜀汉的丞相,以其卓越的智慧和深厚的谋略,成为了后世敬仰的军事家与政治家。然而,他多次北伐曹魏却以失败告终,这不禁让人发问..

    诸葛亮北伐之意义:虽败犹荣的悲壮征程
  • 曾经战胜诸葛亮的三国名将:曹真

      在三国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中,诸葛亮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成为了蜀汉的顶梁柱,被后世誉为“千古第一相”。然而,在诸葛亮多次北伐中原的征途中,并非一帆..

    曾经战胜诸葛亮的三国名将:曹真
  • 诸葛亮三分天下非原创?揭秘历史背后的真相

      在三国历史的长河中,诸葛亮以其卓越的智慧和深邃的战略眼光,成为了流传千古的传奇人物。他提出的“三分天下”策略,更是被后世视为经典中的经典。然而,令人意想不..

    诸葛亮三分天下非原创?揭秘历史背后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