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临死前出昏招 给李唐后代竟带来横祸

时间: 浏览:加载中...

  一代明君李世民,虽然自己在位的时候将国家打理得有井有条,但在皇位继承人的选择上却再三徘徊。最后,为了保障自己子孙后代们的安全,不出现互相残杀的局面,选择了性格敦厚老实的老九李治作为自己的继承人。不过,李世民千算万算,没算到的是:正是自己临死前的一个人事安排,却给李唐后世子孙带来了横祸。

2f400052819d3fe4e93.jpg@100q_副本_副本.jpg

网络配图

  李世民临终前,始终放心不下大唐的江山,生怕出现任何纰漏。为了帮助即将登基的太子李治,他亲自挑选了长孙无忌、李绩、褚遂良、于志宁为顾命大臣。这四个人都是跟随李世民多年的功臣名将,有他们在可保大唐江山稳固。原本只是这样做,便不会出现什么问题。但是向来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唐太宗此时却犯了猜忌的心理,将顾命大臣、名将李绩远调到遥远的叠州任都督,并对李治交待了这样一段话“李绩才智有余,但于你无恩,恐怕不能怀服。如果他马上去上任,等我死后再把他起用为仆射,予以亲近和信任;如果他徘徊顾望,就把他杀掉”。从这话原意我们可以看出:李世民并非不信任李绩,更多的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来收买人心。

1.jpg

网络配图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李绩武德四年开始便跟随李世民一起征伐,所立战功无数。李绩作为一名军人,以忠和义著称。但是他也并非是一个粗人,相反他的政治觉悟很高。当年玄武门之变的时候,李绩便选择两不相帮。此时李世民的调令一下来,李绩便猜出事情的前因后果,为免遭杀身之祸他连家都没有回便直接走马上任。知道自己会重新被提拔的李绩,心理也是种下了一个大疙瘩,想他跟随太宗出生入死多少年,最后时刻居然有此遭遇,稍有差池便会招致杀头之祸,“伴君如伴虎”他是深深体会到了。

  果不其然,唐太宗李世民去世没多久,唐高宗李治便将李绩召回来予以重用。在高宗朝,李绩继续发挥余热,多次领兵征战,灭了高句丽。不过,有关李绩的战绩都不是我们说的重点。李绩在经历先贬后提之人,为人变得更加谨慎,除了管好分内之事外,基本不过分其他事物,对于皇家之事更是好不插手。

武则天

网络配图

  我们知道,李治登上皇位不久,便从感业寺将武则天召回,后来还打算立武氏为后。李治立武则天为后的想法,招致众多大臣的一致反对,包括长孙无忌、褚遂良在内的。要知道,当时的朝廷中,长孙无忌、褚遂良、李绩这些贞观年间的功臣的地位是很崇高的,再加上他们是顾命大臣,说话的份量极高。两位顾命大臣都反对,虽然主意已定但李治还不敢轻易下旨,这时候他想到了另一个顾命大臣大将军李绩。当李治问李绩的时候,李绩的回答回避了这个问题“这是陛下家事,压根儿不必问外人”,再次将自己置身事外。得到李绩的这个回答,李治立武则天为后的决心更加坚定,再也无人反对。

  武则天当上皇后之后以及后来的独自执政过程中,大力剪除士族集团,而扶持庶族。在这个过程中,许多的士族为维护自身利益,铤而走险与之对抗,结局大家都很清楚。不仅仅是普通的士族,在李唐宗室之中,也有许多人被武则天所屠杀,包括越王李贞、韩王李元嘉、霍王李元轨等人。不知是巧合还是怎样,一句话将武则天扶上前台的李绩的孙子后来徐敬业武则天所杀,还是灭九族。李绩泉下有知会不会后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野史秘闻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

  • 薛举与李世民:隋末双雄的军事对决与历史抉择

      在隋末唐初的乱世烽烟中,薛举与李世民的名字曾如两颗流星划过天际。薛举以“西秦霸王”之名横扫陇西,李世民则以“天策上将”之姿奠定大唐基业。两人虽未在战场正面..

    薛举与李世民:隋末双雄的军事对决与历史抉择
  • 李世民一生犯过的错误探析

      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被后世誉为“千古一帝”。然而,即便是这样一位杰出的帝王,在其一生中也犯..

    李世民一生犯过的错误探析
  • 李世民敢造反,朱棣为何却不敢?

      在中国历史上,李世民和朱棣都是极具传奇色彩的帝王。然而,在对待皇位继承的问题上,两人的选择却截然不同。李世民在父亲李渊还在世时便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成功夺得..

    李世民敢造反,朱棣为何却不敢?
  • 李世民逝世后,武则天为何能带发修行?

      在唐朝初期,一段关于武则天在李世民逝世后的特殊经历引起了广泛关注。作为李世民的才人,武则天在李世民去世后,按照宫规本应前往感业寺出家为尼。然而,令人不解的..

    李世民逝世后,武则天为何能带发修行?
  • 武则天:从李治宠爱到李世民冷落的背后原因

      在中国历史上,武则天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女性,她不仅以才华和智慧著称,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然而,在武则天的宫廷生涯中,有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她得到..

    武则天:从李治宠爱到李世民冷落的背后原因
  • 同样夺位,朱棣与李世民名声差异探析

      在中国历史上,皇位更迭往往伴随着权力的斗争与血腥的冲突。其中,明成祖朱棣与唐太宗李世民都是通过非常手段夺取皇位,但两者在历史上的名声却大相径庭。  一、时..

    同样夺位,朱棣与李世民名声差异探析
  • 秦王李世民与薛举的交战记录

      秦王李世民,作为唐朝的开国皇帝唐太宗在即位前的封号,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深邃的战略眼光著称于世。而薛举,隋末唐初的割据势力之一,自称“西秦霸王”,同样是一..

    秦王李世民与薛举的交战记录
  • 李世民与朱棣:反与不反的背后动因探析

      在中国历史上,李世民和朱棣都是著名的皇子,且都曾在皇位继承问题上展现出强烈的意愿和行动。然而,李世民敢于发动玄武门之变,反对其父李渊并成功登基;相比之下,..

    李世民与朱棣:反与不反的背后动因探析
  • 李世民:兼具汉族血脉与鲜卑影响的杰出帝王

      李世民,作为唐朝的第二位皇帝,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深邃的政治智慧以及开创的“贞观之治”而闻名于世。然而,关于他的民族身份,历史上一直存在着一些讨论。那么,..

    李世民:兼具汉族血脉与鲜卑影响的杰出帝王
  • 李世民:汉族血统中的鲜卑烙印

      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庙号唐太宗,以其卓越的治国才能和开创的“贞观之治”而名垂青史。然而,关于他的民族归属问题,历史上一直存在着争议。那么,李世民究竟是..

    李世民:汉族血统中的鲜卑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