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之战曹操真的败给了刘备吗?曹操撤出汉中是对是错?
汉中之战曹操真的败给了刘备吗?曹操撤出汉中是对是错?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汉中之战前,法正曾向刘备进谏: 曹操一举而降张鲁,定汉..
大家好,这里是趣历史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曹操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历史上有很多遗憾,在三国时期,最大的遗憾莫过于当时第一流的雄主曹操在平定汉中张鲁之后,没有向南一鼓作气拿下益州,与千载难逢的一统天下的历史机遇失之交臂。虽然,我们深受三国演义和一代智圣诸葛亮的影响,一直带着“拥刘兴汉”的主观感情色彩去看待那段历史,并常常为蜀汉政权的兴衰成败而悲天悯地。但不可否认的是,站在历史唯物论的客观视角看,最有可能结束乱世、统一天下的却是被称为“篡汉之贼”的曹操。
正如曹操自己在《让县自明本志令》中所言的:“设使天下无孤,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的确,曹操对于当时结束混战,让人民少经战乱之苦,统一北方确实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乱世大英雄,也有过几次和一统天下的良机失之交臂的遗憾。最后一次的遗憾是在建安二十年(215年)三月,曹操亲率十万大军平定汉中张鲁之后,本应兵锋南指、一鼓作气,迅速荡平刚刚取得西川不久的刘备,然后再顺江而下,平定江东,以完成千秋统一大业。但此时的曹操却志气顿减,说出了那句著名的“人苦无足,既得陇,复望蜀邪!”的丧气话来。之后便班师回朝,由此错失统一天下的大好机会。
我们今天也来拨开历史的迷雾,探析一下曹操打下汉中后不趁势夺取西川的原因。关于曹操打下汉中后该不该去取刘备所占领的西川之地,历史上有两种评价:1,西川不可取,曹操不想取西川做得对。2,西川能取,曹操不想取西川可惜了。我先亮出自己的观点:根据我们掌握的现有史料来看,西川能取,而且曹操当时有绝对的实力拿下西川,最后一统天下。为什么呢?我们先来分析下当时的形势:
一、孙刘联盟已出现裂痕,刘备当时主力在江东,后方空虚
赤壁大战后,刘备终于有了块立足之地,暂时在荆州落脚。而东吴的周瑜在数次讨要荆州不成后,就想了一个“一箭双雕”之计,制定了一个先攻破刘璋取西川,再击败张鲁夺汉中的假道灭弧的作战计划,想要以此为跳板夺取两川之地以抗拒曹操,并顺路把赖着荆州不走的刘备也给灭了。但这条计策却瞒不过诸葛先生,等孙权派孙瑜率水军驻在夏口,准备向西川进军时,却遭到了刘备的拒绝,因为这势必要经过刘备的地盘。于是,刘备就派关羽驻守江陵,张飞屯兵秭归,诸葛亮据守南郡,他自己坐镇孱陵,在几处险要地段堵住了孙权西征大军的道路。碍于联盟关系,孙权不得已只好作罢。而等到后来刘备自己去取西川时,孙权才回过味来,顿时有一种被涮的感觉,十分生气地说:“这个老滑头,竟然这么卑鄙无耻!”双方的联盟出现裂痕。
等到刘备取得益州后,孙权急忙派诸葛亮他大哥诸葛瑾向刘备讨要荆州各郡。刘备此时又耍了个无赖说:“我现在正准备夺取凉州,等取得凉州以后,就能把荆州全部还给你们了。”哇靠,孙权这个气呀,好歹自己也是一方霸主,竟被大耳贼如此开涮,是可忍孰不可忍,于是任命了长沙、零陵、桂阳三郡的太守前去赴任。不想这三位空头长官一倒地就被关二哥全部加以驱逐。孙权勃然大怒,就派吕蒙率兵二万人要武力夺取三郡,双方裂痕进一步加深。
刘备得到消息以后,亲自从西川抵达荆州地界的公安,派关羽争夺三郡。孙权也不示弱,亲至陆口坐镇,指挥调度各军;派鲁肃领兵一万人驻屯益阳,对抗关羽;让吕蒙放弃零陵去帮助鲁肃。双方一度剑拔弩张,到了准备彻底撕破脸的时候了。也就是在这个当口,曹操发动大军,在上天好运的垂青下,几乎是“兵不血刃”的降服了张鲁,平定了汉中。而曹操此时要向西川进兵的话,明显比刘备回援西川的路程要近很多,但他却不趁热打铁,顺势向南占据巴、蜀取西川,而是留夏侯渊、张颌屯守汉中,自己回老家去了。
二、曹刘双方的三位顶级智囊英雄所见略同,刘备初定西川,民心不稳
在刚取得汉中时,曹操有两位随军作战的韬略高手劝他应该趁热打铁,抓住时机一举荡平川蜀。一位是著名的司马懿,当时也是暂露头角,立即对曹操说:“刘备以诈力虏刘璋,蜀人未附而远征江陵,此机不可失也。今若曜威汉中,益州震动,进兵临之,势必瓦解。因此之势,易为功力。圣人不能违时,亦不失时矣。”。司马懿的看法,点出了刘备当时的两个致命缺陷:1,人心所向:刘备使用阴谋诡计迫降刘璋,时间不久,西川民心尚未全部归附。2,刘备当时主要注意力和兵力部署在江东,由于孙权不满刘备夺取益州后不还荆州,准备发动武力进攻,刘备匆忙带领蜀军主力去与孙权远征江陵,造成西川防御薄弱。
另一位是被称为“独见以尽其机”的战略奇才、曹操的心腹谋士刘晔。他也鼓动曹操说:“明公以步卒五千,将诛董卓,北破袁绍,南征刘表,九州百郡,十并其八,威震天下,势慴海外。今举汉中,蜀人望风,破胆失守,推此而前,蜀可传檄而定。刘备,人杰也,有度而迟,得蜀日浅,蜀人未恃也。今破汉中,蜀人震恐,其势自倾。以公之神明,因其倾而压之,无不克也。若小缓之,诸葛亮明於治而为相,关羽、张飞勇冠三军而为将,蜀民既定,据险守要,则不可犯矣。今不取,必为后忧。”
刘晔的意思是:1,明公您的名气名满天下,征战能力威震九州。2,现在攻取了汉中,西川人人震恐,内部局势十分不稳,只要发几篇朝廷的檄文就可平定。3,敌人措手不及:刘备取西川不久,西川人心未附。刘备率主力却远在江陵,就算知道了也来不及了。4,如果此时不取,等刘备缓过劲来。凭借诸葛亮的治理才能很快就能安定人心,再让关羽、张飞据险守要,我们再取可就不那么容易了。
以上是曹魏阵营两位谋士的见解。如果自己阵营的谋士可能带有主观高估自己、贬低对手的嫌疑,那我们再看看敌对方刘备的谋士法正的看法:“曹操一举而降张鲁,定汉中,不因此势以图巴、蜀,而留夏侯渊、张颌屯守,身遽北还,此非其智不逮而力不足也,必将内有忧逼故耳”。在当时、当地,作为非常了解当时战争环境的法正,是刘备最厉害的谋士,历史上的法正在军事谋略上可不亚于诸葛亮。法正认为:曹操打下汉中后不打巴、蜀的原因,并非是曹操没有军事进取心、也不是曹操的军事谋略不强、更不是曹操攻蜀的兵力不足,而是有内部隐患的考量牵制了曹操的军事行动。
这样,我们反过来看的话,法正的见解印证了曹操的谋略高,进取心强,兵力充足,也暗示了当时的蜀军在军力配备、军事部署以及民心向背等方面都有很大的缺陷。法正对曹军作战能力的推论,和对当时双方军事态势的认识,应该是比较符合实际的。因为敌人对自己的评价才是比较客观公正的评价,法正对当时双方军事态势的对比,对曹操的军事能力、进取心和曹操军力的认知,自然比我们更清楚、更清醒!敌对双方谋主对当时双方军事战略态势都是“英雄所见略同”!说明西川可以取。
既然上面的分析说明了在客观形势上,曹操如果此时取西川确实易如反掌,可一战而定西川。然而曹操在面临如此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时却说出了令人丧气的话:“人苦无足,既得陇右,复欲得蜀邪!”。这句曹操自我满足的“精神胜利法”好像已不复当年与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时的豪情万丈,也不复自己当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死”的雄心壮志。为什么此时的曹操面对历史机遇却犹豫不决?难道真如法正说的:“必将内有忧逼故耳”。后面的历史证明,显然不是这样的,因为曹操回朝后不久,就急不可待地让汉献帝给自己加九锡,封魏王。如果自己内部不稳的话,曹操还会做出这么大逆不道的举动来授人以柄吗?就是说,曹操不趁势取西川,既不是曹操“智不逮而力不足也”,也不是“必将内有忧逼故耳”。
那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一代雄主曹操在面对天赐良机时如此知难而退、畏首畏尾呢?经过认真分析史料后,笔者认为存在以下三点原因:
一、曹操主观心态的变化,烈士暮年、壮心已不复当年奋发进取的精神
为了方便说明曹操的这一心理变化,我们不妨拿他和“得陇望蜀”的另一位主角光武帝刘秀做一下对比。地皇三年(22年)十月,刘秀跟随兄长刘寅等人打着“复高祖之业,定万世之秋”的旗号从宛城起兵反莽,那一年刘秀27岁,紧接着在昆阳大战中刘秀一战成名。消灭王莽后,刘秀被更始帝派往河北镇府诸路割据军阀,开始了自己独立发展之路,平定河北期间也是危机重重,不过好在一路走来有惊无险。到公元25年,刘秀终于在洛阳称帝,那一年刘秀才30岁。
称帝后,刘秀所面临的局势和曹操差不多,身居四战之地而被周围的群狼环伺。刘秀称帝时的割据势力甚至比东汉末年都杂而多,北有割据河北的王郎、彭宠,南有占据淮南的刘永、董宪,东有割据山东的张步,西面还有著名的“赤眉军”拥立的牧童皇帝刘盆子,割据西洲的隗嚣和在西川称帝的公孙述。之后,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兼并战争,刘秀先后用了十二年的时间终于平定天下,统一全国。使得自新莽末年以来四分五裂、战火连年的中国再次归于一统。
“得陇望蜀”的故事就发生在刘秀消灭最后一个割据势力公孙述之前,建武八年(公元32年),刘秀率军亲征割据陇西的军阀隗嚣。一路上有惊无险还比较顺利,大军先占略阳,后破天水,很快将隗嚣围困于西城(诸葛亮摆空城计的地方),刘秀在十拿九稳的情况下,准备自己先东归洛阳。临走时,对他的大将岑彭说:“两城若下,便可将兵南击蜀虏,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意思是说:等拿下隗嚣后,要马不停蹄、一鼓作气进攻割据川蜀的公孙述,人心是没有知足的,如今既然平定了西洲隗嚣,怎么能放弃唾手可得的西川地盘呢?这就是“得陇望蜀”成语的由来。他展现的是一位伟大君主意欲混清宇内、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此时的刘秀37岁,正当壮年。
而200年后的另一位伟大英雄曹操在相同的地段,面临相同的情形下却做出了不一样的选择,致使失去最后一次一统天下的机会。这是因为,相比于与刘秀,曹操的统一之路走的要艰难的多,中平六年(189年),曹操逃离老贼董卓的魔爪,回到老家陈留,就在家乡“散家财,合义兵”,以号召天下英雄讨伐董卓的名义首倡义兵。那一年,曹操已经35岁了,之后的经历大家就比较熟悉了,曹操开始了剪灭群雄的统一之路。不过,与刘秀不同的是,曹操所面对的对手要比西汉末年那一群不入流的“草头王”强大了许多,这种强大包括软实力和硬实力,如果做一下类比的话,西汉末年稍微称得上名号的隗嚣、公孙述、刘永也就相当于三国时袁术、刘表、吕布的水平。他们离刚愎自用却手下人才济济的袁绍都差的太远。
因此,曹操的统一之路走的异常艰辛,到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平定汉中张鲁时,曹操已经征战了25年,此时的他61岁,已经是一个年过花甲的老人。再大的雄心壮志也经受不住蹉跎岁月的磨砺洗礼,人一上了年纪,所有年轻时锐意进取、吃苦耐劳的精神都会被消磨不少,俗话说,年过五十,精力不济胆气也衰。岁月不饶人,人老了,一般图的都是祥和、安稳、平静,再经受不起大风大浪的冲击,这是人之常情,即便是英雄人物也不例外,此时征战半生的曹操,已经渐渐萌生隐退之意,英雄迟暮,令人唏嘘。
二、取汉中的奇葩经过,让英雄的头脑瞬间短路,瞬间的悲喜转换太快,影响了曹操的下一步部署
生理、心理学认为,人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面对突如其来的事件的反应,有怔住、愣住、不相信眼前的事情的特征,需要不断重复地反复确认。对这种应激情况的反应,需要大脑有一定的空间和时间来缓冲一下、才能恢复正常思维状态。比如在二战初期,德军进攻法国时,古德里安的装甲部队一路摧枯拉朽般打得英法联军望风而逃,直至被德军多路大军挤压在敦刻尔克的狭小地区,面临全军覆灭的危险。对于这一意想不到的伟大胜利,希特勒的大脑却产生了短路,他不相信眼前的事实,还以为自己在做梦,不得不让古德里安暂停攻势,好让自己平时紧绷脆弱的神经缓存一下,反复确认英法联军是不是真的败了,以致错过了在敦刻尔克全歼英法联军的机会。
与此类似,这一反应,我们从曹操取汉中的过程就能看得出来。曹操抵达阳平关时,张鲁的弟弟张卫率兵众数万人凭借关隘坚守,在山上横向筑城墙十余里。当初,曹操听了凉州从事及从武都投降过来的人所说的话“张鲁容易被击败,阳平城外的南、北山相距很远,无法防守。”便相信了。等他亲自实地观察后,发现不像所说的那样,因而感叹地说:“别人的揣度,很少能令人满意。”攻打阳平山守军时,山势险峻难登,不能及时攻取,士兵死伤很多,军粮也快用尽。这时的曹操心情十分沮丧,便想切断山道以后撤军,还派跟了自己半辈子的老将夏侯惇、许褚喊回山上的战士。恰巧的是,前部军队走得有点太远,还在夜间迷路了,误打误撞地闯入了张卫的军营,张卫的士兵大惊溃散。侍中辛毗、主簿刘晔等人便跟在迷路士兵之后,轻而易举占领了阳平关的战略要点,他们回来报告夏侯惇、许褚说:“我军已经占据了敌人的重要据点,敌人已经溃散。”夏侯惇等人一开始还不信。等亲眼目睹后,才回去报告了曹操,曹操面对这一天大的喜讯也是惊得半晌说不出话来。
从以上经过可知,曹操在打汉中的数日之内,悲、喜交加,先是以为汉中十拿九稳,指日可下;后看到汉中的陡峭险峻,不易攻取,曹操顿时志气全无,准备扭头就走;后来再被手下乌龙般的轻松击败汉中守军,曹操又大喜过望!这寥寥数日内,让人大起大落的情绪变化,反复折磨得曹操衰老的神经确实受不了。从这可看出,曹操取汉中完全是凭借天大的好运气,可以说是天下掉下的馅饼。
此时的曹操的心态是,在取得汉中后,自己也感到心有余悸,后怕连连。多亏上天的垂青,让自己撞了大运。取汉中等于是天上掉下的馅饼,曹操还没来得及消化完(因为张鲁逃走了),司马懿、刘晔却又给曹操一块更大的超级披萨大馅饼“复欲得蜀”。汉中这块馅饼已经使人喜出望外,接着又来一块更大的!难免让曹操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自己征战半生,走的每一步都是艰难万分,官渡缺粮、赤壁大败,败走潼关的过往还历历在目,现在这样连续两次天赐良机是不是有点太不可思议了。这时的曹操,喜极而泣,乐极生悲。自己前期硬攻汉中时已经耗费不少军粮,也有些损兵折将,如果此时不收兵消化新占领地的话,贸然进兵西川肯定是凶多吉少。所以,才会说出那句:“人苦无足,既得陇右,复欲得蜀邪!”的丧气话来。
三、最关键的,司马懿、刘烨的意见缺乏准确情报的印证,让曹操的疑心病又犯了
我们看历史记载,不但要搞清楚历史事件记载的真实性,而且还要站在不同观察者的角度去看待和分析历史事件。首先,站在我们现代人的角度审视历史事件时,我们被称为“事后诸葛亮”,因为我们面对的历史事件有很多史料可以佐证,三国志也好,后汉书也好,哪怕最后成书的资治通鉴也好,我们都可以随手拈来,进行仔细的比较阅读和相互印证,能够全面掌握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其次,站在当时历史学家的角度看,当时的历史学家都是为当朝的统治者服务的,在自己写史书的时候难免会夹杂一些当时统治阶级的主流价值观,对历史人物或褒或贬,同时,他们也没有其他更丰富权威的史料作为佐证,比如,陈寿就不可能看到资治通鉴。最后,最关键的是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去看待历史事件,当事人可没有后眼,不可能知道后面发生的事情,他们的一切行动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他们才是“事前诸葛亮”。
我们现在就站在当事人曹操和法正的视角来分析一下这一变化,我们所了解的当时成都到汉中一线的蜀军部署漏洞情况是通过后来法正的言论知道的,准确的讲是通过史书记载知道的。而这一切,曹操和司马懿、刘烨却并不知道。曹操和他的谋士们当时虽然知道刘备大概在荆州和孙权对峙,但并不知道诸葛亮、关羽、张飞在干什么,他们的确切位置在哪里?更不知道蜀汉的防御漏洞。司马懿,刘晔的分析确实有道理,但也只是大致的预测,缺乏准确情报的印证。面对昔日的强劲对手,在赤壁大战烧的自己大败的诸葛亮,还让自己在华容小道差点搭上性命。和这样的对手交锋,多疑的曹操怎么可能凭借司马懿、刘烨的一番预测性的言论就轻易冒险进兵呢?“若小缓之,诸葛亮明於治而为相,关羽、张飞勇冠三军而为将,蜀民既定,据险守要,则不可犯矣”。这些都是刘烨他们的推测而已,并没有确切的情报来证实。
而我们可以通过看史书知道当时这三人位置在哪:关羽当时在益阳,去“单刀赴会”和鲁肃谈判去了。“权忿之,乃遣吕蒙袭夺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先主引兵五万下公安,令关羽入益阳。”《三国志·先主传》。张飞、马超跟着刘备去了江陵公安。诸葛亮当时远离成都,他到了距成都有500里开外的江阳水路要道,为刘备主力取江陵准备粮草、补充“弹药”去了:“初,曹公入汉中,诸葛亮出屯江阳。”《元和郡县图志》。
最后,老曹的疑心病又犯了,通过以往和诸葛亮的多次交锋,曹操肯定知道诸葛亮用兵十分谨慎,而且对自己的谋略想法都了如指掌。按曹操的理解,在刘备去江陵和孙权撕逼的同时,诸葛亮一定会坐镇成都紧密关注着汉中的一举一动,并且身边肯定会留下至少两位蜀汉“五虎大将”辅佐,即便不是关羽、张飞,也有可能是赵云、马超,或者黄忠、魏延。这些人可都不是容易对付的主。自己刚得汉中,兵马疲惫,粮草供应也出现困难,前面还有剑阁险关挡在那里。在曹操当时的认知里,取西川的风险太大。如果曹操当时要是掌握西川空虚的准确情报,他就是再志气消磨也肯定要试一试的,这样至少也能夺取金牛道上的川蜀门户--剑阁险关,为自己刚刚得的汉中增加一道屏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汉中之战曹操真的败给了刘备吗?曹操撤出汉中是对是错?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汉中之战前,法正曾向刘备进谏: 曹操一举而降张鲁,定汉..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曹操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曹操是“摸金校尉”的祖师爷,在历史上是有记载的。因为曹操曾亲率领人马,公然盗梁孝王墓。据《三..
杜牧有一首诗叫做《赤壁》,非常的著名,诗歌描写的是三国赤壁的故事,其中有一句非常的著名,那就是“铜雀春深锁二乔”,在中国,几乎可以说是,人尽皆知的一句,诗..
看过三国的人,一定都十分熟悉这个主题,同时这也是我们心中的一个疑问。 在三国中,曹操统一北方后挥师南下,够在赤壁大战中战败,从此三国鼎立,当时曹操的麾下..
很多人都不了解刘备伪君子的事情,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 确实,当代社会有很多人都更加喜欢曹操而讨厌刘备。其实不止是刘备和曹操,现代人非常热衷于喜..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今天趣历史小编来说说曹操的故事。 东汉末期,朝局混乱,天下群雄趁势而起,曹操历经十余年苦战,终一统中原地区..
提起曹操,你最熟悉“他”的哪句话?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出自《三国演义》中的这句话常常被人们拿来品评曹操的人品。同样在《三国》中,吕伯奢..
曹操,是三国时期曹魏政权的奠基人,是三国时期的一个枭雄,世人称他为奸雄曹操,是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 看过三国的人应该都清楚,曹魏政权的组成,主要权利是..
对曹操负天下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曹操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诗人,他雄才大略、高瞻远瞩、荡平群雄、统一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