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死后,胡亥继位,赵高是被冤枉的吗?

时间: 浏览:加载中...

  沙丘之变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众所周知,秦始皇长子扶苏一直以来都是被大家惋惜的对象,因为他性格仁厚,且被认为是秦始皇的继承人,却在秦始皇死后,被胡亥赵高一行人矫诏抢走了皇位,并且赐死。

  而胡亥坐上皇位之后,昏庸无道,与赵高一起将天下治理得混乱不堪。最终不堪重负的百姓们纷纷揭竿而起,秦朝便在这浩大的农民起义大潮中覆灭了。甚至有人可惜,如果当初是扶苏继位,或许秦朝就不会亡。

  但是,这一切的猜想的依据,仅仅就只是《史记》一家之言。当然,不是说《史记》不权威,只是在关于这段历史的记载中,司马迁更多的只是像在讲故事,并没有依据。因为“沙丘之变”既然是密谋,司马迁又是如何知晓赵高他们是矫诏呢?

  所以,这仅仅只是司马迁的一个猜测而已。而同样,赵高胡亥等人没有矫诏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比如在前些年出土的北大竹简《赵正书》一篇中,关于沙丘之变的记载,就和《史记》大相径庭。按照里面的记载,传位于胡亥,是经过秦始皇首肯的,所以并不存在矫诏篡位一说。

  丞相臣斯、御史臣去疾昧死顿首言曰:“今道远而诏期群臣,恐大臣之有谋,请立子胡亥为代后。”王曰:“可。”——《赵正书》

  当然,《赵正书》同样是孤证,并没有更多的史料佐证这样的观点,所以我们并不能以此去推翻司马迁的论点。但是,我们至少可以按照这个观点,去提出质疑,并加以论证。而无论是逻辑层面还是史料依据,都可以说明秦始皇当年选择的继承人是胡亥而不是扶苏。

image.png

  如果细读历史上关于扶苏的记载,其实你可以发现,秦始皇不选他做继承人,其实是符合逻辑的。

  首先,扶苏虽然身为长子,但是并没有任何史料能证明他是嫡子,因为历史上并没有秦始皇立后的记载。况且,秦国也没有所谓嫡长子继位的传统,所以,嫡长子继位这一条其实行不通。其次,从扶苏的名字来看,他似乎并不是秦始皇中意的继承人。

  扶苏一词,出自《诗经》: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山有乔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

  按照《诗经》注解,这个“扶苏”其实就是灌木丛的意思。

  “扶苏、扶胥,小木也。”——《毛诗注疏》

  你很难想象,初为人父的秦始皇,居然会给儿子取这样一个名字,这么也该是乔松这样的大树啊。而且如果结合整首诗你会发现,其表达的是所见非人这么一个意思,这很可能是在意指扶苏并不该来到这个世上。

  至于其原因,很可能是因为扶苏的母亲。虽然历史上并没有关于扶苏母亲的确切记载,但依据一些蛛丝马迹,我们可以推断,扶苏的母亲应该是楚国人。

image.png

  首先秦楚联姻,由来已久,秦始皇的后宫有楚国公主并不奇怪。而且扶苏在楚地的声望颇高,当初陈胜吴广起义的时候,就是打着公子扶苏和楚将项燕的名义。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打项燕的旗号可以理解,毕竟都是楚国人,但扯起公子扶苏的大旗就有些说不过去了。历史上,楚国为秦国所灭,所以楚人对秦国本就有仇怨。他们为何要去吹捧一个秦国的公子呢?除非扶苏有着楚国血脉,得到了楚国人的认同。

  而这就意味着,扶苏的母亲是楚国人。而从扶苏的长子身份来看,其出生时,秦始皇应该还没有称帝,甚至于还没有亲政。

  所以,他母亲应该是秦国和楚国政治联姻的牺牲者。同样,没有亲政的秦始皇,根本无法决定自己的婚姻,在华阳太后或者吕不韦的主持下,与扶苏的母亲结合。正所谓强扭的瓜不甜,秦始皇或许是不喜欢这位楚国女子,进而也就连带着讨厌扶苏,这才给他取了这样一个名字。

  当然,仅从名字角度来解读秦始皇对扶苏的态度,未免有些片面。所以,我们还需要更有力的论据。而扶苏被派往长城监军,其实就是一个很重要的证据。

  按照《史记》记载,扶苏因为与秦始皇政见不合,数次上谏的缘故,被派往上郡监军。

  长子扶苏以数直谏上,上使监兵上郡,蒙恬为将。

  许多人将其认为是秦始皇对于扶苏的磨练,有意帮助其积累军功,并与蒙恬这样的未来将星搞好关系。

  但请注意,扶苏是去“监军”,而不是领兵。所谓监军的任务,并不是打仗。他是需要监督蒙恬,所以二人的关系其实是处在一个对立面。扶苏在监视蒙恬的同时,蒙恬也在监视他。

  再者,如果扶苏是秦始皇理想的继承人,他磨练的地方应该是朝堂之上,跟着秦始皇一切学习如何治理国家,并和咸阳的王公贵族们搞好关系。而不是去往边疆,远离政治中心。-相较之下,胡亥却是一直跟在秦始皇身边,所谓近水楼台,就从二人所处的位置来看,胡亥是继承人的可能性确实要大一点。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扶苏被派往边疆,其实是秦始皇的有意疏远,使其远离政治中心,降低其影响力。为胡亥日后继承皇位,做好铺垫。

image.png

  甚至于这也可以解释,扶苏当初接到秦始皇赐死诏书,为何没有怀疑真假就自尽了。因为那确实是真的,扶苏知道父亲要杀他。

  使者至,发书,扶苏泣,入内舍,欲自杀。

  对于秦始皇来说,扶苏虽然是他长子,但却与他政见不同,还身有楚国血脉,而且声望颇高。这样一个人的存在,其实是一个很大的威胁,所以他要将其发配边疆,让蒙恬看管。而秦始皇临死前,传位给胡亥,也考虑到了扶苏的影响。当初自己在时,自然不必担心远在长城的扶苏。但是如今自己不在了,年轻的胡亥继位之后,能否压制得了自己的哥哥呢?

  当时秦始皇暴病得太过突然,根本来不及回到咸阳安排后事。那么扶苏完全有可能再回到咸阳,联合支持自己的势力,争夺皇位。那么,为了秦国的稳固统治考虑,秦始皇只能是快刀斩乱麻,选择了赐死扶苏,以免除后顾之忧。而扶苏接到这样一则旨意,在并不知道秦始皇已经驾崩的情况,自然是无法反抗,最终选择了认命。

  所以,我们据此得出结论,历史上的沙丘之变其实并不存在,胡亥没有密谋篡位,赵高也没有矫诏杀扶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历史解密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

  • 秦始皇为何更喜爱胡亥?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秦始皇嬴政以其非凡的胆略和卓越的才能,首次完成了中国的大一统,建立了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然而,在秦始皇众多子女中,为何他..

    秦始皇为何更喜爱胡亥?
  • 秦始皇为何痛恨母亲赵姬?

      在秦始皇嬴政辉煌而复杂的一生中,他与母亲赵姬的关系始终是一个引人瞩目的话题。作为一位统一六国的伟大君主,秦始皇为何会对自己的母亲产生痛恨之情?这背后隐藏着..

    秦始皇为何痛恨母亲赵姬?
  • 秦始皇的皇后之谜与秦朝命运探析

      秦始皇,这位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的开创者,以其非凡的胆识和卓越的才能,完成了对六国的统一,建立了中央集权的秦朝。然而,关于他的个人生活,尤其是皇后之..

    秦始皇的皇后之谜与秦朝命运探析
  • 秦始皇称帝后,为何未对王翦痛下杀手?

      秦始皇,这位中国历史上的首位皇帝,以其雄才大略和铁血手腕著称。他统一六国,建立起强大的秦帝国,对后世影响深远。而在他称帝之后,是否会对立下赫赫战功的王翦痛..

    秦始皇称帝后,为何未对王翦痛下杀手?
  • 甘罗十二岁拜相后的命运:被秦始皇所杀的真相探究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甘罗以其十二岁便成为秦国宰相的传奇经历而闻名。然而,关于他后来的命运,尤其是是否被秦始皇所杀,历史上存在着诸多争议和猜测。  一、甘罗十..

    甘罗十二岁拜相后的命运:被秦始皇所杀的真相探究
  • 秦始皇嬴政与嬴阴嫚:历史的血缘纽带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秦始皇嬴政以其非凡的胆识和魄力,完成了六国的统一,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秦朝。然而,关于他的家庭与后代,尤其是..

    秦始皇嬴政与嬴阴嫚:历史的血缘纽带
  • 秦始皇真实相貌:历史与现代科技的交织探索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秦始皇作为一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君主,其真实相貌一直是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以及普通民众关注的焦点。由于缺乏直接的影像资料,秦始皇的真实..

    秦始皇真实相貌:历史与现代科技的交织探索
  • 徐福东渡:秦始皇的长生不老梦是否成真?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秦始皇嬴政以其雄才大略和统一六国的丰功伟绩著称于世。然而,在他辉煌成就的背后,却隐藏着对长生不老的强烈渴望。为了实现这一梦想,秦始皇派遣..

    徐福东渡:秦始皇的长生不老梦是否成真?
  • 秦始皇之子将闾:悲剧命运与历史回响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秦始皇作为统一六国的伟大帝王,其一生波澜壮阔,功过是非至今仍为人们所热议。然而,在秦始皇众多子女中,公子将闾的命运却显得尤为悲惨,..

    秦始皇之子将闾:悲剧命运与历史回响
  • 秦始皇陵谜团:绝世美女与长生不老药的传说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秦始皇陵作为千古一帝秦始皇的安息之地,一直充满了神秘与传奇。其中,关于陵中藏有绝世美女并服下长生不老药的传说,更是引人遐想。  一..

    秦始皇陵谜团:绝世美女与长生不老药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