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子夺嫡中最狠的谋士,王掞在历史上是个怎样的人?

时间: 浏览:加载中...

  趣历史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王掞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作为一部历史权谋剧,《雍正王朝》里的各位谋士可谓大放异彩。有运筹帷幄、算无遗策者,如邬思道;有官居宰辅、急流勇退者,如佟国维;更有谋国谋身,永保恩荣者,如张廷玉。

  诚然,这几个人在九子夺嫡中的表现都堪称“完美” ‘’但是,他们却算不上最“狠”的谋士。

  谋士为什么要比“狠”呢?因为,小编私下觉得:在权力的角逐中,智慧与谋略确实影响胜败;但是,个人的心性修养,才是决定因素。比如,历史上最为有名的楚汉之争,如果当年范增再“狠辣”一点,在刘邦刚到项羽军营或者来的路上,直接将其狙杀,也许就没有后来那么多事了!

  当然,历史没有如果。本文之所以论“狠”,更多的是在思考:人物性格与智商谋略对于成王败寇的关系。比如说上面三位吧,他们虽说算不上本剧中最狠辣的谋士,但是却都因为有着高超的智商权谋,最终达成了自己的夙愿。

  而作为《雍正王朝里》的另一个谋士——王掞,他的前半生可谓一败涂地,但是在后期凭借着“狠辣决绝”的做派,却“反败为胜”,为自己、更为子孙谋得了永久的禄位,他的做法不可谓不高明。

image.png

  为什么说王掞“狠”呢?主要是因为王掞做了下面几件事:

  第一、在“一废太子”时,为了胤礽的“名位”,直言犯谏,据理力争。不惜以身家性命相搏、叱骂康熙、百官。

  第二、在胤礽彻底被废后,王掞眼光毒辣,看重了四阿哥这匹“黑马”;并且为了转换阵营,不惜以郑春华和自己的性命来纳“投名状”。

  作为二阿哥胤礽的老师,王掞的一生荣辱,似乎早已注定。如果胤礽顺利继位,那么他就是万人敬仰的“天子之师”;如果太子被废,他就是彻底玩完的“废太子一党”。

  所以,在“一废太子”时,王掞犯言直谏,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他在康熙明显示好之后,还直言不讳,骂的皇帝汗流浃背,这就有点狠了。要知道,赫赫有名的“文字狱”,就是在康熙时期慢慢兴起的。王掞此举,很有可能祸连宗族。

  后来,当终于明白所托非人时,王掞一眼就看中了,“不显山,不露水”的四阿哥。于是,他毛遂自荐地去四阿哥府里拜帖子,表忠心,最终不惜亲手杀害了无辜的郑春华,以求得到四阿哥的认可,王掞的手段可谓狠辣。

image.png

  更为厉害的是,王掞的自杀之举——他如果只是想要以死来保守秘密,那么,他大可早早地饮酒自杀。可是,王掞偏偏等到四阿哥上门之后,才缓缓自裁。一番临终托付,表明了自己的“狠辣”之举,绝不是单单的“投注押宝”,更多的是“为主(子)为国(家)”。

  一个人以性命相保的忠心谋士!这就是四阿哥对王掞的最终记忆!

  纵观王掞的一生,他都在践行一个“纯粹”谋士的道路。他所有的举动都是为了自己的心中的“明君圣主”,为此,他不惜身价性命、不惜死前身后名,可谓“遇佛杀佛、遇魔杀魔”。最终,在“废立太子”这种只有一次站队机会的朝堂角逐中,凭借着一股狠劲,为自己、更为国家,谋得了一份未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风云人物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