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杀了李建成之后 李世民为什么还要逼老父亲退位

时间: 浏览:加载中...

  很多人都不了解李世民逼位的事情,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

  唐太宗李世民最为历史上负有盛名的君主,但他上为的方式却常常为人所诟病。李世民继承皇位的方式使得李世民无法等待李渊去世,只能尽快的逼迫李渊退位,登基称帝。

image.png

  玄武门之变后

  历史上李世民在通过安插在李建民内部的眼线得知李建成将要设计杀自己,于是在7月2日发动玄武门之变,第二天李建成手下有人投诚,5日李渊就立李世民为皇太子并将大权交给了李世民,10日分封李世民的众多手下为太子府的相应官僚,14日李渊给宰相裴寂下诏透露出想要退位的想法,27日撤销了李世民的天策上将军一职,为李世民登基做准备。

image.png

  7月31日到8月4日,李世民的手下分别担任了朝廷中的要害部门主管,军政全部掌控,之后李世民下诏赦免李建成的旧部,招揽人心,9月3日李渊让位给李世民,李世民不受,第二天也就是9月4日李世民登基,并没有像历史上三辞三让,可见李世民的心急,前后一共两个月。

  太子党的势力

  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前,和自己的两个兄弟已经竞争多年,两方势力明里暗里有过多次交锋。在玄武门之变中,李建成和李元吉被李世民带领手下杀死,似乎给人一种李建成李元吉孤身两人,没有什么势力的感觉,反而李世民手下众多,什么长孙无忌、秦琼、尉迟恭、程咬金(程知节)、房玄龄、杜如晦等等,可实际上太子李建成的势力比之李世民犹有过之而无不及。

image.png

  在玄武门之变前两年,李建成就曾经密谋发动兵变除掉李世民,但那次密谋泄露,李建成被迫向李渊谢罪,手下发动兵变也被剿灭。在玄武门之变当日,李建成的手下冯立、薛万彻、谢叔方带兵杀向玄武门要为李建成和李元吉报仇,结果和玄武门宿卫敬君弘打了起来,冯力杀了敬君弘后,在见到尉迟恭抓着李建成和李元吉的脑袋出现后,三人才无奈出逃。

image.png

  也就是说,太子李建成和李元吉虽然被李世民设计杀了,但李建成的太子党羽仍然为数众多,只是因为李世民打的突然以至于李建成的势力没有发作起来,以至于李世民专门为此下诏令,不得抓捕太子党旧人。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刚结束时仍然只是秦王、天策上将军,并不是太子,太子党的旧人仍旧有可能会攻击李世民。

  朝中大臣的暧昧

  李世民虽然在朝廷中收罗了一批人才,但对于李世民要发动玄武门之变还是有很多人保持中立的,军中有李靖、李勣为代表,文臣中的宰相裴寂更是李建成的支持者,在朝廷中李世民实际上根基并不深,他的亲信大都只是自己府上的幕僚,将领也并不是领兵大将,随时有可能被倾覆。

image.png

  面对这种情况,李世民不得不加紧行动,并在短时间内强迫李渊安排自己的下属担任朝廷关键部门的主官,如秦琼、程知节、尉迟恭分别三人左武卫、右武卫、右武侯大将军,房玄龄担任中书令,长孙无忌为吏部尚书、杜如晦为兵部尚书,其他人员也纷纷掌控要害部门,通过这样的安排才能清洗掉反对的力量,并最大程度上稳定局面。

  唐朝的外部压力

  隋朝建立时,突厥就已经成为中原王朝的一大隐患,等到隋末大乱,突厥更是在中原培育了几大势力,就连李渊起兵时也不得不和突厥达成合约以避免后路被抄。等到唐朝建立后,突厥为了获取更大利益又常常南侵,李唐王朝为了抵御突厥没少耗费精力。

image.png

  李世民在与李建成的斗争过程中,几次处在危局中又惊险化解都是因为突厥的突然犯边,李渊要靠李世民处理边患,只能宽恕李世民。李世民在这种时候发动兵变,虽然除掉了李建成和李元吉,但朝廷中的局势也很微妙,如果不能尽快定下结果,一旦突厥再度犯边,李世民所做的很有可能付之东流,就连大唐帝国也有可能随之崩溃。

image.png

  所以说,李世民在发动玄武门之变后,就已经和李建成、李渊撕破脸皮,李世民只有逼迫李渊退位,自己彻底掌控局面才有可能保证自身和自己下属的安全,仅仅满足于当太子是不够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风云人物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

  • 李世民一生犯过的错误探析

      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被后世誉为“千古一帝”。然而,即便是这样一位杰出的帝王,在其一生中也犯..

    李世民一生犯过的错误探析
  • 李世民敢造反,朱棣为何却不敢?

      在中国历史上,李世民和朱棣都是极具传奇色彩的帝王。然而,在对待皇位继承的问题上,两人的选择却截然不同。李世民在父亲李渊还在世时便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成功夺得..

    李世民敢造反,朱棣为何却不敢?
  • 李世民逝世后,武则天为何能带发修行?

      在唐朝初期,一段关于武则天在李世民逝世后的特殊经历引起了广泛关注。作为李世民的才人,武则天在李世民去世后,按照宫规本应前往感业寺出家为尼。然而,令人不解的..

    李世民逝世后,武则天为何能带发修行?
  • 武则天:从李治宠爱到李世民冷落的背后原因

      在中国历史上,武则天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女性,她不仅以才华和智慧著称,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然而,在武则天的宫廷生涯中,有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她得到..

    武则天:从李治宠爱到李世民冷落的背后原因
  • 同样夺位,朱棣与李世民名声差异探析

      在中国历史上,皇位更迭往往伴随着权力的斗争与血腥的冲突。其中,明成祖朱棣与唐太宗李世民都是通过非常手段夺取皇位,但两者在历史上的名声却大相径庭。  一、时..

    同样夺位,朱棣与李世民名声差异探析
  • 秦王李世民与薛举的交战记录

      秦王李世民,作为唐朝的开国皇帝唐太宗在即位前的封号,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深邃的战略眼光著称于世。而薛举,隋末唐初的割据势力之一,自称“西秦霸王”,同样是一..

    秦王李世民与薛举的交战记录
  • 李世民与朱棣:反与不反的背后动因探析

      在中国历史上,李世民和朱棣都是著名的皇子,且都曾在皇位继承问题上展现出强烈的意愿和行动。然而,李世民敢于发动玄武门之变,反对其父李渊并成功登基;相比之下,..

    李世民与朱棣:反与不反的背后动因探析
  • 李世民:兼具汉族血脉与鲜卑影响的杰出帝王

      李世民,作为唐朝的第二位皇帝,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深邃的政治智慧以及开创的“贞观之治”而闻名于世。然而,关于他的民族身份,历史上一直存在着一些讨论。那么,..

    李世民:兼具汉族血脉与鲜卑影响的杰出帝王
  • 李世民:汉族血统中的鲜卑烙印

      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庙号唐太宗,以其卓越的治国才能和开创的“贞观之治”而名垂青史。然而,关于他的民族归属问题,历史上一直存在着争议。那么,李世民究竟是..

    李世民:汉族血统中的鲜卑烙印
  • 李世民:汉族血统中的鲜卑烙印

      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庙号唐太宗,以其卓越的治国才能和开创的“贞观之治”而名垂青史。然而,关于他的民族归属问题,历史上一直存在着争议。那么,李世民究竟是..

    李世民:汉族血统中的鲜卑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