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为什么不像朱元璋一样杀功臣 唐朝和明朝的情况完全不一样

时间: 浏览:加载中...

  还不知道:李世民不杀功臣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贞观十七年二月,唐太宗李世民为怀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众位功臣,让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图像,这就是后世所谓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了。

image.png

  相比历史上其他很多雄才大略的君主,李世民和这些为自己立下汗马功劳的功臣们,结局算是很好的了。

  而历史上其他的一些帝王,尤其是一些开国帝王,比如明朝时候的朱元璋、汉朝的刘邦,对功臣都不算好。尤其是朱元璋,更是以擅杀功臣而闻名。

  那么,李世民为什么没有像某些君王那样,对功臣大肆屠戮呢?

  1.李世民不怕功臣

  对于这些对唐朝建立过程中,立下汗马功劳的凌烟阁功臣们,李世民算是很优待了。比起其他朝代的开国功臣,唐朝的这批功臣,算是很有福气,得以善终了。

  他们之所以能够善终,最大的原因,就是李世民不怕他们。

image.png

  众所周知,唐朝的第一个帝王,并不是李世民,而是李世民的老爹李渊。但实际上,在唐朝建立的过程中,李世民发挥的作用,其实一点都不比李渊差,甚至要比李渊更强。

  看看隋朝末年到唐朝这段的历史,我们就不难发现,实际上,唐朝能够开国,大半个月国家,其实都是李世民打下来的。

  所以,李世民自己的能力,本来就是极强的。

image.png

  历代帝王杀功臣,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害怕自己压不住功臣,或者自己的继任者压不住功臣。比如汉朝的刘邦对韩信,就属于前者。韩信的能力太强,如果掌兵过多的话,就算刘邦也打不过他,所以才不得不杀。

  而明朝的朱元璋,则属于后者。

  明朝朱元璋杀功臣,其实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太子朱标去世前,一个是朱标去世后。朱标去世前,老朱杀人主要是为了集权,而且杀的也很少。但朱标去世后,老朱决定扶太孙朱允炆上位,这个时候,就需要除掉那些功臣,为孙子铺路了。

image.png

  但是对于李世民来说,显然不存在这个问题。

  前者,对于李世民来说,这些功臣造成的威胁有限。就算他们真的敢谋反,李世民也有信心自己出马干掉他们。

  而对于后者,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当中,只有李绩,刘弘基,程咬金,尉迟敬德四人,比李世民活的更长。而这四个人当中,又没有任何一个,能对下一任皇帝李治产生威胁,李世民自然也就不用杀人了。

  2.唐朝的情况不同

  相比明朝初年的情况,李世民当时面对的情况,截然不同。

  明朝之前的元朝,是异族统治,所以明朝建国,基本上是把前朝的一切都打烂,然后从废墟上建立起来一个新的王朝。

  但唐朝不一样。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唐朝是在隋朝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李渊李世民一家,之所以能统一天下,最大的原因,就是他们得到了关陇集团的支持。

image.png

  这是最大的本质区别。

  明朝的那些功臣,大多起自平民,身后没有什么太强的支撑。而唐朝就不一样了。唐朝的那些功臣,很多都是出自关陇世家。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唐朝能不能建立,都是一个问题。

  而这些世家,就算是雄才大略的李世民,同样会感到忌惮。只要这些功臣不真正谋反,李世民也不会轻举妄动的。

  3.不谋反就不杀

  当然,如果说李世民一个功臣都没杀,这话好像也不太对。比如,最有名的唐朝功臣当中,侯君集的下场,就不太好。

image.png

  唐朝初年,侯君集做出的贡献,完全可以与李靖、牛进达、尉迟敬德等人相提并论。而侯君集最大的贡献,就要数贞观十四年,侯君集破高昌了。侯君集攻破高昌之后,在西域设置了西域都护府,重新确立了中原王朝在西域的统治地位。对于整个中国历史来说,都是很有贡献的。

  而侯君集在凌烟阁上的排名,是第十七位。

  可惜的是,侯君集后来参与了谋反,意图扶太子李承乾上位。这对于李世民来说,自然是忍无可忍的。所以最终,侯君集还是以谋反罪被杀了。

image.png

  除了侯君集以外,同样是凌烟阁上有名的张亮、魏征,结局一样不算太好。

  所以总得来说,唐朝初年的功臣,绝大多数都可以善终。但如果是真正谋反的话,仍是死路一条。毕竟,谋反这种事情,对于历史上任何一位君王来说,都是无法忍受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历史解密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