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通缉令上画像和本人一点都不想 为什么总是能抓到犯人

时间: 浏览:加载中...

  对古代通缉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古代的时候没有拍照工具,官府在通缉犯人的时候,只能根据目击者的描述,大体画一张比较抽象的肖像,用以抓捕犯人,可是古人在肖像特别抽象的情况下,总能抓到犯人,这是为什么呢?

image.png

  由于“通缉令”上画的肖像一般都比较抽象,和真实的人差距较大,一般人难以辨别出来,官府在张贴“通缉令”的时候,还会写上逃犯的姓名、年龄以及籍贯。我们都知道,在古代个人身份信息作假的门槛非常低。

  所以,在通缉时,人们主要是依赖画像抓捕犯人。《明史·黄绾传》中有记载,明朝嘉靖十三年,山西大同发生兵变,礼部侍郎黄绾签发了画像通缉令“绾复图形购首恶数人”。

image.png

  这些罪犯的头像画的那叫一个惨啊,画像和本人相貌差别非常大。这也没有办法,毕竟当时没有复印机,每个画师的水平又不一样,而且又都是临摹的上级所发下来的,通缉令上的肖像,这一来二去的,就越画越难辨认了。

  可是,再难辨认的罪犯,最终总是能被人抓住,这真是一件非常神奇的事。实际上,肖像即便是画得不怎么像,但是画师们一般都能把罪犯的主要特征给画出来,比如脸上的刀疤,大痦子等等。这些比较突出的特征,让人辨认起来就变得比较容易了。

image.png

  虽然古代人没有身份证,但是,在古代人口的流动是受到限制的,人们不可以随意流动的。以明朝为例,一个人要想出远门,必须要有当地官府签发的“路引”,就是通行证。

  古代人都是生活在相对封闭的熟人环境中,如果突然有一个陌生人闯入当地,官府会对其盘问,并且要路引,如果没有的话,就会被关押,然后进一步调查身份。所以,陌生人很难逃出官府的监视。

image.png

  最后,在抓捕通缉犯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赏金。以上的办法都不如通缉令后面的一句话管用。古代官府在颁发通缉令时,除了写上犯人的相关信息外,还会标明悬赏金额,“凡抓捕犯人者,赏银多少两。”

  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哪怕画的肖像在难以辨认,只要是赏金够高,罪犯也是插翅难飞。凡是向官府提供线索的人,都会获得相应的赏金。如果直接举报或者抓住犯人的话,官府给的赏金就会更多。

image.png

  有时候,官府会根据所抓罪犯的罪行严重程度制定赏金,罪行越严重的,赏金就越多,有的甚至给几十两的白银当赏金。你可别小瞧了这几十两白银。普通人一家一年才花销二两白银,几十两的白银诱惑力还是非常大的。

  在巨额赏金的情况下,人们为了拿到赏金,会非常注意身边存在可疑的人,你可别小瞧了群众的力量。北京朝阳群众就为政府破获过非常多的大案。因此那些罪犯很难逃脱法网,即便是犯人与通缉令上的画像相差非常大,最后也总能抓到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历史解密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