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眼中的诸葛恪:才疏志大,终酿祸端
在三国时期的风云变幻中,诸葛家族人才辈出,诸葛亮与诸葛恪这对叔侄,虽各为其主,但彼此关联紧密。诸葛亮作为蜀汉的丞相,以其卓越的智慧和忠诚闻名于世;而诸葛恪..
很多人都不了解魏延被杀的事情,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
魏延自随先主刘备入川,在平定广汉郡的战役中,立下战功,刘备提升他为牙门将军。七年后,刘备于汉中之战战胜曹操,占领汉中地区,彼时所有人都认为汉中太守非张飞莫属,结果却大出众人意料,刘备提拔魏延为镇远将军,让魏延做了汉中太守。
武侯诸葛亮
诸葛亮第五次北伐,在五丈原病危,留下密令:斩杀魏延。最终在杨仪、姜维等的配合下,马岱成功斩杀了魏延。那诸葛亮为什么一定要杀魏延呢?在笔者认为,其中原因可以概况为三。
第一, 魏延不甘心永远做一个将,他想做帅
在诸葛亮北伐期间,魏延每次都请求带兵独立作战,这与诸葛亮的用人策略明显有分歧。诸葛亮喜欢用听话的将领,这无论是在演义中还是正史中都能够体现。在演义中,诸葛亮博望坡、赤壁之战使关羽、张飞发自内心的佩服。在正史中,诸葛亮与关、张没有军事上的交集,但却偏爱用赵云,或是张苞、关心等后辈,因为这些人以服从为军人的第一天职。
230年,曹魏三路大军进攻蜀汉,魏延请兵入西羌,攻击曹魏的凉州地区,击败费瑶和郭淮。第四次北伐,请兵未果,与高翔、吴班正面对阵司马懿。
汉中太守魏延
魏延并不想跟着诸葛亮一起北伐,他希望请兵走侧翼战场,做蜀汉的“韩信”。对于这一点,诸葛亮心里是非常明白的。如此,即便魏延没有反叛的心,诸葛亮也不会放任魏延任意发挥的,毕竟刘邦与韩信的历史教训足以起到警示作用。但,诸葛亮死后呢?
第二, 魏延的战略危险性太大,极有可能给蜀汉带来覆国的灾难
魏延希望能自己率领一支军队走侧翼战场,最终与诸葛亮主力不均会师于潼关。诸葛亮却一直都不给魏延机会,这令魏延有种怀才不遇,一生报复无法实现的心里。
据《三国志》中记载,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期间,魏延献计:请兵五千,从子午谷直取长安。其实子午谷奇袭虽然风险性很大,但未曾不可一试,毕竟夏侯楙不是曹仁。可惜提出该计策的是魏延,如果奇袭成功魏延极有可能据长安而自立,从此脱离蜀汉的统治,如果奇袭失败,魏延将会被重罚,甚至斩杀,诸葛亮北伐正是用人之际,当然不舍得杀掉悍将魏延。
子午谷奇谋
诸葛亮死后,军中必定无人可以控制魏延。论资历魏延远在姜维等人之上,蜀汉自五虎将相继去世之后,魏延显然便是军中的硕果仅存的悍将;论威望,魏延也算身经百战的将领,赵云去世后军中没有人比他的威望高,况且魏延擅长训练士兵,收获军心。
如此人物,一但实际掌控蜀汉军权,用自己的战略进行北伐,将无人能够阻止。无论最终成与败都是在消耗蜀汉,消耗刘备毕生积累的心血,也不可否认他会成为另一个“司马懿”。
第三, 魏延傲慢更胜关羽,但却没有关羽的忠心
魏延的傲慢无礼是众所周知的,在蜀汉后期文武皆要避其锋,唯独杨仪总是与他正面对抗。此时,蜀汉军中已是人才凋敝,大将魏延的地位可想而知了。关羽的傲是傲上,不喜欢与文人交往,但并没有到傲慢无礼的地步,黄忠只不过是他一直不敢正视的一个自己而已。
关羽是从黄巾起义就开始跟随刘备的,当时刘备什么都没有,更不是什么汉中王。中途虽然历经分分合合,曹操甚至不惜一切代价挽留,但关羽始终不被名利所动,一心只忠于刘备。
先主刘备
魏延是不一样的,他也忠于刘备,但刘备早已病逝了。他对刘禅继位后的蜀汉也不是很忠心,因为此时蜀汉实际掌权者是诸葛亮,而诸葛亮一直都不采纳他的建议,不给他实现自我的机会,并且还时时提防着他,这让他始终没有家的感觉。
他在蜀汉后期的地位虽然不亚于关张在蜀汉前期的地位,但他始终没有关张的特权,一直都在诸葛亮的统帅之下。他时时刻刻都想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更希望能通过在战场上的军功来实现这些,但诸葛亮不是先主刘备,更没有像刘备当初提拔自己做汉中太守那样给自己机会。
这所有的一切,在诸葛亮死后,魏延都可以凭借自己的实力获得。因为他感觉自己的实力真的很强大,足可以像韩信一样,依靠征战封侯拜相、封疆裂土。
三国地图
总结
可能魏延直到死去的那一刻都没有明白,诸葛亮为什么要杀自己。蜀汉宿将赵云,晚年依旧战无不胜;曹魏名将张郃,后期战争,所到之处畅行无阻。此时,该轮到他魏延上场了,蜀汉也正是需要人才,需要魏延的时候。
可惜一切都错了,诸葛亮是绝对不允许魏延在自己死后,继续统兵作战的。他要为蜀汉负责,要为先主刘备的托孤重任负责,他不能留魏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在三国时期的风云变幻中,诸葛家族人才辈出,诸葛亮与诸葛恪这对叔侄,虽各为其主,但彼此关联紧密。诸葛亮作为蜀汉的丞相,以其卓越的智慧和忠诚闻名于世;而诸葛恪..
在历史长河中,杜预与诸葛亮皆是各自时代的杰出人物,他们以非凡的才能和卓越的贡献在历史画卷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由于所处时代背景、面临的任务以及所擅..
在三国历史的长河中,诸葛亮斩马谡的事件无疑是一个引人注目的转折点。这一决策不仅直接导致了蜀汉北伐战略的受挫,也引发了后世对于诸葛亮用人、决策以及军纪执行等..
在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英才,其中周瑜与诸葛亮无疑是最为耀眼的两颗星辰。周瑜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在东吴乃至整个三国历史中留下了..
在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英才,其中周瑜与诸葛亮无疑是最为耀眼的两颗星辰。周瑜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在东吴乃至整个三国历史中留下了..
在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英才,其中周瑜与诸葛亮无疑是最为耀眼的两颗星辰。周瑜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在东吴乃至整个三国历史中留下了..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诸葛亮以其卓越的智慧、高尚的品德和非凡的人格魅力,成为了后世传颂的千古佳话。那么,诸葛亮的人格魅力到底有多强?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位智..
在三国鼎立的历史背景下,诸葛亮作为蜀汉的丞相,以其卓越的智慧和深厚的谋略,成为了后世敬仰的军事家与政治家。然而,他多次北伐曹魏却以失败告终,这不禁让人发问..
在三国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中,诸葛亮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成为了蜀汉的顶梁柱,被后世誉为“千古第一相”。然而,在诸葛亮多次北伐中原的征途中,并非一帆..
在三国历史的长河中,诸葛亮以其卓越的智慧和深邃的战略眼光,成为了流传千古的传奇人物。他提出的“三分天下”策略,更是被后世视为经典中的经典。然而,令人意想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