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之战:孙权为何难破曹魏铁桶阵?
三国时期,合肥作为江淮要冲,成为东吴与曹魏争夺的焦点。孙权五次亲征合肥,却始终未能突破曹魏防线,其中第二次合肥之战(215年)的逍遥津惨败尤为典型。这场战..
孙权的妹妹是青春年少如花似玉,刘备是入土半截漂泊半生,两人怎样相遇都是一段错误。那为什么孙权会把美貌如花的妹妹嫁给刘备呢?历史上是这样记载的:
网络配图
那么,孙权为何要把自己妹妹嫁给刘备,正史上可不是周瑜的计谋,而是孙权甘心情愿所为。据陈寿《三国志》刘备本传记载,“权稍畏之,进妹固好”。是孙权见到刘备的势力强大了,才主动把妹妹嫁给了他。这件事发生在公元209年(东汉建安14年)刘备东行至吴就婚是三国史上的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当时主动的一方是孙权,是他真心实意地提出和刘备联姻。孙权为什么这样做?
原因一,孙权的妹妹留的是孙家的血液,作为孙家的女儿,她理所当然要承当复兴孙家门楣的责任。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如果她不牺牲自己的幸福,如何能更好的巩固孙刘联盟,对付曹魏的进攻。
网络配图
原因二,孙权考虑的是全局。早在赤壁之战之前,鲁肃就劝说孙权与刘备联络《榻上策》。当曹操占据荆州,刘备败走当阳的关键时刻,具有卓越政治才能的鲁肃便不失时机地会见刘备,在他的斡旋下,终于达成了孙、刘联盟,赢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赤壁之战是造成三国鼎立局面的关键一役。刘备趁此机会收取了荆南四郡,其军事势力迅速扩大,使孙权不能等闲视之。原因三,刘备到达东吴后,第一次会见了孙权,他们都是汉末英雄,互相谈得很投机,真可谓是英雄相惜。史书上说“先主至京(今江苏镇江),见权,绸缪恩纪”。根本没有假许婚真加害的任何意图。
孙权的妹妹和刘备年龄差多大?
网络配图
孙权的妹妹叫孙尚香,大约是出生在公元192年,汉献帝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当时荆州刺史刘琦病死,刘备的属下推举刘备为荆州牧,治公安。孙刘联姻在公元209年,那是刘备49岁,正史并没有记载孙夫人的生卒,《三国演义》中说孙夫人当时正值妙龄,按照她的兄长的年岁,她大概在18岁左右。孙权对此畏惮,于是进其妹予刘备为夫人,重固盟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三国时期,合肥作为江淮要冲,成为东吴与曹魏争夺的焦点。孙权五次亲征合肥,却始终未能突破曹魏防线,其中第二次合肥之战(215年)的逍遥津惨败尤为典型。这场战..
三国时期,合肥作为江淮要冲,成为东吴与曹魏争夺的焦点。孙权五次亲征合肥,却始终未能突破曹魏防线,其中第二次合肥之战(215年)的逍遥津惨败尤为典型。这场战..
三国时期,合肥作为江淮要冲,成为东吴与曹魏争夺的焦点。孙权五次亲征合肥,却始终未能突破曹魏防线,其中第二次合肥之战(215年)的逍遥津惨败尤为典型。这场战..
三国时期,合肥作为江淮要冲,成为东吴与曹魏争夺的焦点。孙权五次亲征合肥,却始终未能突破曹魏防线,其中第二次合肥之战(215年)的逍遥津惨败尤为典型。这场战..
三国时期,合肥作为江淮要冲,成为东吴与曹魏争夺的焦点。孙权五次亲征合肥,却始终未能突破曹魏防线,其中第二次合肥之战(215年)的逍遥津惨败尤为典型。这场战..
在中国三国时期的历史长河中,吴大帝孙权以其卓越的领导才能和军事智谋,成功奠定了东吴政权的基础。然而,在他的帝王生涯中,有一件事情尤为引人注目:称帝多年后,..
很多人都不了解孙权杀关羽的事情,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 《三国演义》是罗贯中以西汉未年发生三国鼎立为主线写的一部小说,其中许多人物与事件都是虚构..
对孙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公元223年,刘备曹操先后病逝,作为三国三大掌门人之一的孙权却又活了近三十年。那么在三十..
说到孙权,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 孙权把荆州的南郡划给刘备,又推举他为荆州刺史,这等于是承认了刘备的独立诸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