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御医都是庸医吗 为何皇家子嗣的夭折率还那么高

时间: 浏览:加载中...

  还不知道:皇帝御医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都说现而今咱医疗行业是中国最“高危”的职业,可充其量也就是偶尔发生点儿不愉快的“意外事件”。这点儿“意外事件”和中国古代太医院里太医们面对的风险,简直不值一提、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太医院,通俗讲就是皇家医院,太医院里的太医们通常情况下只为皇帝一家服务。在皇帝指派的情况下,也适当从事一些其他诊疗业务,如给宗室王公、重臣等治病。

image.png

  在那个皇权至上的时代,皇帝手握着生杀大权,别说是级别最高不过正五品(太医院最高长官为正五品)的太医,就算是一品、二品的高官,皇帝想要杀,也不过就是上下嘴皮子碰一碰的事情!给皇帝家治病,绝对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给皇帝诊病,侵袭性检查是想都不要想的。当然,传统中医似乎也没有这些。至于问诊、查体,也不可能像现在的医生一样随意,得跪着!而且想要详详细细检查,恐怕也不太可能,充其量也就是问个大概病史、简单看看体表病征……凭着这些下药,风险已然是非常高的了。碰上后宫女眷,面对面问诊几乎是不可能的。查体?做梦去吧!很多时候就是由后妃们的贴身侍女、宦官叙述一下病情而已。

image.png

  在问诊、查体几乎都不完备的情况下用药,其风险可想而知。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一旦出现什么问题,太医是第一责任人,轻则责罚、流放,重则丢掉性命!明太祖朱元璋就曾经在其外甥岐阳武靖王李文忠去世之后迁怒负责李文忠医疗的淮安侯华中(明王朝开国元勋华云龙之子),将其削去侯爵并全家流放!堂堂开国元勋之后、明王朝的在位侯爵尚且遭遇如此待遇,普通太医的境遇可想而知……

image.png

  因此,当世名医如果不是被强征,基本上没有谁愿意进太医院。明朝的名医李时珍就是典型的例子,他离开太医院恐怕也未见得就完全是因为看不惯官场的黑暗,保命要紧啦!因为随时可能有性命之忧,太医们往往都是“自保第一、治病第二”,大病小治、急病缓治几乎成了家常便饭,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只要不出事,慢慢治,治不好也不能立即就死,慢慢拖死了不怪我……所以说,别以为古代太医院水平有多顶尖,其实也就那么回事儿,就算是当世一等一的名医,进了太医院也成了一等一的庸医!

  书归正传,虽然中国古代太医院的太医们未见得就是当世一等一的名医,但能进太医院的也绝对不太可能是真正的庸医。毕竟手握着皇帝家人的生死,皇帝也不想招一些混吃等死的货,不是吗?那么,太医院有那么好的硬件、药材,太医们也不完全是“酒囊饭袋”,为何皇家子嗣死亡率还居高不下呢?

image.png

  宫斗吗

  现而今清宫戏霸屏,似乎皇帝们整日里正事儿没有,就是陪着一群女人勾心斗角。今天你害得谁流产,明天谁又毒死了他生的皇子……不可否认,后宫女子争风吃醋常有,相互争斗也是事实存在的。但是,恐怕还没有到相互“玩命”的地步!以明清的皇帝为例,除了清末的那三位,一水儿都是实权皇帝!谁要是害死了他们的亲生儿子,被发现后满门九族性命还想要吗?因此,所谓宫斗导致皇家子嗣夭折率居高不下显然纯属子虚乌有!更何况,夭折的不仅是皇子,公主的夭折率同样居高不下,谋害公主又有什么意义呢?

image.png

  传统中医的弱势

  不可否认,传统中医是有很多可取之处的,作为西医出身的本人,并不赞成将传统中医“一棍子打死”。传统中医还是有许多值得西医借鉴之处的,如将人体视为整体概念而非各个系统、器官就是一个相当“前卫”的理念。但是,传统中医因为历史和硬件技术的局限性,在很多方面也的确是存在不足的,尤其是在治疗新生儿疾病方面,是传统中医的弱势之一。

image.png

  以现而今新生儿科最常见的新生儿黄疸、新生儿溶血、新生儿肺炎为例,新生儿黄疸中很大一部分只要照照蓝光便可以解决,严重的新生儿溶血也可以通过换血等方式予以治疗。新生儿肺炎对于新生儿科医生而言,更加算不得什么,对症加抗生素等等,死亡率并不算高。但是,对于传统中医而言,既没有“蓝光箱”、也没有血液置换技术、更加没有吸氧设备和抗生素等等,就连新生儿科最常见的保温箱也没有……加之中药本身对新生儿消化系统的刺激,新生儿死亡率居高不下也就没有什么可奇怪的了。

image.png

  古代后妃们的孕期保健

  双顶径过大想必孕妇们都不陌生,因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营养过剩等等,导致胎儿生长过大,对顺产造成很大不便,只能借助剖宫产技术。古代人对营养的概念相当原始,并没有现而今人们“荤素搭配”的理念,在古人眼中,大荤就是营养!于是乎,古代后妃们怀孕期间大吃特吃。加之平日里又缺乏运动,直接导致胎儿双顶径过大而产道又收缩乏力。新生儿宫内窘迫、窒息等情况不可避免地发生了。而中国古代又没有现代产科技术,接生婆们根本无法及时处理这些突发状况,新生儿死亡率居高不下也就再正常不过了。

image.png

  这还只是分娩期间的问题,因为没有现代产前检查技术,古人无法对胎儿作出人为“优胜劣汰”。现而今,产检查出有问题的,人们可以人流、引产,不让有问题的孩子降生。但古人不行,无论有问题、没问题,只能生下来。而古代帝王家、尤其是清朝,近亲婚姻、甚至乱伦婚姻太多太多,这直接导致了新生儿本身遗传性疾病的增多,自然也大幅增加了新生儿的死亡率!

image.png

  烧炭问题

  中国古代皇家新生儿死亡有一个奇特现象,冬季死亡率远高于其他三季!古人将其归结为了天冷,新生儿不耐受。其实不然。中国古代没有暖气、空调,取暖基本就靠烧炭。但是,烧炭有一个最大的弊端,那就是如果空间密闭,很可能造成一氧化碳浓度超标,导致一氧化碳中毒。

image.png

  或许有人说了,多开门通风就是了。可问题是,中国古代的皇子、公主们都是由专门的保姆、奶妈照顾,一旦打开门窗通风,北方的冬季有多冷,想必无须本人多说什么。把小皇子、小公主冻病了,保姆、奶妈们轻则一顿板子、重则丢掉性命!她们根本不敢经常打开门窗通风。久而久之,小皇子、小公主们一氧化碳中毒,便一命呜呼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历史解密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

  • 道光皇帝的节俭与丧权辱国的反思

      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清朝入关后的第六位皇帝,以其节俭著称于世。然而,尽管他一生致力于节省开支,但最终却未能阻止清朝走向丧权辱国的境地。这背后的原因,..

    道光皇帝的节俭与丧权辱国的反思
  • 北齐文宣帝高洋:英雄天子与恶魔皇帝的双重面孔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北齐文宣帝高洋无疑是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既是北齐的开国皇帝,被誉为“英雄天子”,又因其后期的残暴行为而被视为“恶魔皇帝”。那..

    北齐文宣帝高洋:英雄天子与恶魔皇帝的双重面孔
  • 汉献帝刘协:东汉末代皇帝的坎坷一生

      汉献帝刘协(181年4月2日234年4月21日),字伯和,是东汉王朝的末代皇帝,他在位时间长达三十一年(189年220年)。作为汉灵帝刘宏的次子、汉少帝刘..

    汉献帝刘协:东汉末代皇帝的坎坷一生
  • 隆科多:雍正皇帝的舅舅,为何被囚禁至死?

      隆科多,作为清朝雍正皇帝的养母孝懿仁皇后的弟弟,他在雍正继位的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这位一度权倾朝野的重臣,最终却被雍正囚禁至死。这背后的原因..

    隆科多:雍正皇帝的舅舅,为何被囚禁至死?
  • 朱由校:被冠以木匠皇帝的独特称谓

      在中国明朝的历史长河中,有这样一位皇帝,他以非凡的木匠天赋和对木工艺术的深厚兴趣而闻名,甚至因此被后人冠以“木匠皇帝”的独特称谓。这位皇帝便是明朝第十五位..

    朱由校:被冠以木匠皇帝的独特称谓
  • 孝庄太后逝世后37年未下葬:康熙皇帝的考量与抉择

      在中国清朝的历史长河中,孝庄太后的逝世与康熙皇帝迟迟不肯下葬的决定,一直是一个引人关注的历史谜团。孝庄太后,作为清朝初期的重要政治人物,对清朝的稳定与发展..

    孝庄太后逝世后37年未下葬:康熙皇帝的考量与抉择
  • 揭秘历史:古代皇帝的第一次究竟献给了谁?

      在中国古代,皇帝作为至高无上的统治者,其个人生活常常成为后人津津乐道的话题。特别是关于皇帝的“第一次”,即他们的婚姻大事,更是充满了神秘色彩。今天,我们就..

    揭秘历史:古代皇帝的第一次究竟献给了谁?
  • 节俭之道--道光皇帝的新年大餐

      在清朝众多皇帝中,道光帝以其节俭而著称。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位皇帝在新年大餐上的荤菜居然只是简单的鸡蛋炒肉。这一看似普通的菜肴背后,却蕴含着道光帝对..

    节俭之道--道光皇帝的新年大餐
  • 不该当皇帝的艺术家赵佶:第一次将艺术纳入国考

      赵佶(1082-1135),即宋徽宗,是宋代历史上最具艺术才华的皇帝之一。他对绘画、书法和诗词都有深厚的造诣,堪称一位不该当皇帝的艺术家。然而,他作为皇帝..

    不该当皇帝的艺术家赵佶:第一次将艺术纳入国考
  • 康熙皇帝的治国智慧探寻清朝盛世的奥秘

      在清朝历史上,康熙皇帝无疑是一位杰出的君主。他凭借卓越的治国才能和深远的战略眼光,将清朝带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时期。那么,康熙皇帝是如..

    康熙皇帝的治国智慧探寻清朝盛世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