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杨广真的是昏君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时间: 浏览:加载中...

  很多人都不了解杨广是不是昏君的事情,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

  很多朋友可能一看标题,就会认为又来一个给隋炀帝洗地的,你还别说,小编还真不是来夸隋炀帝的,只是想实事求是的评价一下他的历史地位。历史中对于隋炀帝的记载未免有些夸大和故意抹黑了,今天已经无法知道确切的真相。为什么史料会被篡改呢?因为李家建立的唐朝篡夺了杨家的天下,而且他们两家还是很近的亲戚,所以必须把隋炀帝写得更坏才能表明他们的起义更正义,执政更合法。何以见得是后来的李世民篡改了历史呢?其实我们从“玄武门之变”的历史记载就可以看出些许端倪,单就这件事而言,里头其实存在诸多问题,也就是有很多不合情理的地方,今天我们先不细说这个。

image.png

  隋炀帝剧照

  首先,先来明确一下主题,我们讨论的是隋炀帝是不是一个昏君,而不是隋炀帝是不是一个坏皇帝,这两句话看似一样,其实是截然不同的两个问题。为什么这么说,我们来看“昏”是什么意思,头脑迷糊,神志不清,昏君指的就是头脑迷糊的皇帝,更多说得是做事情的出发点就是错误的,坏皇帝更多强调的是结果不好。我们说两个有名的昏君事例:晋惠帝司马衷,大臣向他报告老百姓闹饥荒了,没有粮食吃,他说,没粮食吃就喝肉汤啊。这就是有名的“何不食肉糜”;陈后主陈叔宝,隋朝都已经派兵打到城下了,他派大将萧摩诃应战,由于萧摩诃的老婆很漂亮,大军刚出城迎敌,陈后主就把其老婆接到宫中,萧摩诃听到这个消息后,又惊又气,直接就率军投降了。

  无可否认,隋炀帝是一个“坏皇帝”,他把隋文帝留给他的好基业都给“败”没了,做的几件事情结果也很差,导致隋朝国力大大衰退,最后被唐朝取代。隋炀帝做的几件被人诟病很多的事情:修运河、修东都洛阳、巡游四方,我们来看看这几件事的出发点:

image.png

  隋炀帝剧照

  一、修大运河。

  大运河的意义其实对整个中华民族的意义都很大,大运河联通了南北,加强了南北的文化沟通交流、商业往来、科技交流、农业交流,大大降低了物流成本。同时,交通的便利使得部队调动更为便利和迅速,国家政权对于南北方的控制也就更为稳固,隋以后的朝代都较为稳定,南北方统一,时间也普遍比较长,大运河可谓是功不可没。为什么当时的人那么恨大运河?那是因为修得实在太快了,一年半的时间就完成了这么大的工程,而且后来隋朝灭亡的也很快,当时的老百姓压根儿就没有享受到大运河所带来的好处。

image.png

  隋唐大运河

  二、修东都洛阳。

  修东都洛阳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对于东方的统治,使国家的政权更靠近中心。隋文帝出身于关陇贵族,他选的首都自然也是关中的核心——长安。长安,也就是现在的西安,是中国地理上的中心,但是我国的人口和经济主要在东部一带,以今天为例,腾冲漠河一线以东的人口占中国总人口90%以上,而以西只有10%都不到的人口,可以看出这对于加强东部管理的意义是何等重大。修洛阳城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太过于奢靡,过于浪费人力物力。

image.png

  东都洛阳

  三、下江南。

  隋朝之前是有名的南北朝,南北分裂了近三百年,南方和北方文化、农业、经济、生活习惯等差异变得非常大。虽然隋朝武力征服了南方,但是南方在很长一段时间都不认可隋朝的统治,甚至发生过大规模的叛乱,而隋朝初期手握实权的更多是关陇贵族,政策上更倾向于北方,忽视南方,加剧了南北方的对立。隋炀帝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下江南的,效果其实也是不错的,展示了隋朝的国威,减免南方的税赋,安抚南方的百姓,但是建造的龙舟过于奢侈,整个巡游过程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对国家经济影响很大,尤其是后两次下江南,真的就是祸国殃民了。

image.png

  隋炀帝下江南

  四、北巡塞外。

  隋炀帝向北到过突厥的大帐、张掖,上过4000多米的祁连山,是中国所有皇帝中去的最远的。隋炀帝通过北巡以及瓦解突厥联盟等措施,使得突厥一度分崩离析,臣服于隋朝,并在青海等地设郡,真真正正的统治了这些地区,但是频繁的北巡,尤其是三次东征高句丽,大大伤害了隋朝的根本,终至灭国。

image.png

  隋炀帝剧照

  其实隋炀帝想成为想有一番作为的皇帝的动机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他好大喜功、急于求成、不听劝谏、做事情简单粗暴、穷兵黩武,所以可以说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坏皇帝,但绝对不是一个昏君。或者说如果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庸君,没有那么多野心和想法,只是延续他老爸的政策,这对于隋朝和隋朝的百姓而言,或许反倒成了一桩幸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风云人物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