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为什么让光绪叫自己亲爸爸?慈禧是个怎么样的女人?

时间: 浏览:加载中...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慈禧是个怎么样的女人?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1908年,曾经垂帘听政,一手遮天的“老佛爷”慈禧太后,病入膏肓,接近弥留之际。

  对此,皇宫内的太医们都束手无策,忙得是团团转。为了让太后能稍微舒服一些,便给其开了一剂益气生津的方子,若是能妙手回春,那自然很好。

image.png

  不过,奇迹还是没有出现,即使再千年的古方,也救不了将死的人。

  服药一个时辰之后,慈禧命丧黄泉,而这个剂药,也成了太后一生之中吃的最后一剂药方。在临死前,慈禧太后郑重地告知左右:“此后女人不可预闻国政,此与本朝家法相违,必须严加限制,尤须严防,不得令太监篡权,明末之事,可为前车之鉴。”

  这个整日干扰朝政垂帘听政,让坐在朝堂之上的皇帝都形同虚设的女人。最后,却在临终之时,说出这样一番话,不由得让人感到意外和震惊,同时,也迷雾重重。人们一直都想不明白,这个拥有无上权力,统治了大清王朝近半个世纪的铁腕老太太,最后,竟留下了这么一条遗言,不免让人心生疑惑。

  不过,仔细想想,一代王朝,一个国家的国运,其实与一个人的一生极为相似,有时候就仿佛是上天安排好的一样。

image.png

  仔细分析一下,慈禧她老人家临死之前说的话,分析其中缘由,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

  第一,慈禧太后心里清楚,大清将会在自己的手中走向衰败和灭亡。作为大清的太后,一代当家人,她怎么能不知道广为流传的,叶赫那拉氏家族老祖宗们立下的遗言。就好像是上天的旨意一样,冥冥之中,注定选择她作为亲手葬送大清百年基业的掘墓人。

  她的性格自负、坚毅,同时,也非常聪明,有头脑,有智慧。在她曾经的铁腕管理之下,很多大清朝的精英人物,能兵强将,都甘于对她俯首帖耳,拜倒在其光鲜亮丽的石榴裙之下。而特别奇怪的是,当初她手底下的三员大将: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都是属羊的人。

  他们有胆有魄,英明神武,精力旺盛,就如同天赐能将一般,伴随在慈禧这个同样属羊的女人身边。帮着她,辅佐她,顺利地完成了对一代王朝长达48年的统治和管理。让这个古老的大清帝国,在风雨飘摇的动荡年代,还依然稳定、牢靠地站立在这片华夏土地之上。

  但是,在她撒手之后,这个庞大的国家重担,一下子就落在了年仅三岁的孩童身上,让本就千疮百孔,内忧外患的帝国,更加摇摇欲坠。

  这样的国家,能坚持多久呢?慈禧想来想去,感觉不过几年,大清必亡。

image.png

  第二,慈禧太后是一个个性十足,有想法,敢作为的女人。只要是她认定的目标,不仅不能更改,还一定要将其达成。她拥有智慧、冷静,且不易动声色,这个沉稳,有城府的样子,就连她的丈夫咸丰皇帝都对她又敬佩又恐惧。

  咸丰皇帝在去世之前,不仅对于大清的未来充满了忧虑,还对自己曾倍加宠爱饱含爱意的皇后心生眷恋和担心。想来想去,咸丰皇帝最后还是在其死前秘密的写下了一道圣旨,并且,将其交给了皇后。大概的意思是说:“如果皇子载淳当了皇帝,载淳的生母兰儿,即慈禧,如果不安分,那么,就将她除掉。”

  从这道遗诏中,我们不难看出,虽然,咸丰皇帝在历史上的名声不太好,荒淫无道,是一个昏君。但是,他对于老祖宗传下来的基业,还是不敢掉以轻心的。在临终的时候,还是规规矩矩地,将之前没有完成的政务,好好处理了一番,并做好了较为妥善的安排。

  这其中,对于那个让他一直都很担心,害怕其个性会危害大清社稷的兰儿,也做好了最坏的打算。然而,慈禧临终的遗言,也从另一个方面对咸丰的判断提供了佐证,那就是:“女人靠不住,特别是在政治上容易失去理智的女人,更是不能相信。”

image.png

  第三,从整体上讲,慈禧还是一个心胸比较宽广、博大的女人,同时,也是一个不甘于平凡,不认命,自视清高的女人。在她眼里基本上没有几个男人,且根本不屑将目光投到男人身上。但是,她也清楚地知道,像自己这样的女人,恐怕也是千年才出的一个。

  从武则天到慈禧太后,刚好跨越了一千年,这比孔子说的五百年才出一个圣人的说法还要艰难和不易。她充满智慧,心胸宽广,而且,对于这个庞大王朝的运作体系也能够轻松驾驭。而天下的男儿,也都依附于她,拥护着她,对她俯首称臣,听之任之。

  但即便如此,女人终究是女人,她还是摒弃不了女人天生存在的一些缺陷和弊端。那就是头发长,见识短,小心眼,感情用事,发起火来,不计后果。这些缺点就好像是与生俱来的,想改也改不掉,一直伴随着慈禧的一生。所以,慈禧在临死之前,对于身为女人非常失望,认为女性在处理国事上没有优势。

  因此,她才说出了这么一道遗言。

image.png

  当然,也有人对于慈禧的遗言,有着不一样的解读:

  在这个充满权力,欲望的世界上,男人还是占据了大部分的资源。可以说,这是一个男人的世界,在男权的制约之下,使得女人不得不依附于男人,并将自己的命运把握在男人的手上。而作为一个性格懦弱的女人来说,依赖男人那是一定的。

  然而,即便是性格刚毅的女人,要想得到权力,掌握自己的命运,也必须从男人身上下手。通过男人来篡权,再通过男人来巩固自己的实力。但是,能做到这几点的女人,却少之又少。即便是上下五千年的中国历史上,也没有几个。

  历史上,一直都不缺少极尽力量登上权力巅峰,但最后又从高处跌落摔得粉身碎骨的女人。究其原因,在于依赖错误的男人夺权,依靠错误的男人上位,不仅政权不能稳定,就连自己的性命也差点丢掉。并且,女人在权力的斗争中,展现出来的柔弱一面,使其对于社会和政权的统治也变得脆弱。

  因为,女人非常容易被男人左右、利用和控制。而且,在中国,男人掌握政权,本身就比女人更加名正言顺。这一点,作为慈禧是心知肚明的。所以,慈禧深感女人在政治上的脆弱性,不让女人干政,其实,也是对女人好。

image.png

  有人专门对于慈禧的遗言,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得出了这样的看法:

  首先,慈禧认为自己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女人。她拥有超强的个性,丰富的智慧,旁人不能比的果断和机智,让她一生都富有了传奇的色彩。身为执政者,她最为自豪和骄傲的,应该是做了别的女人很难做到的事情。其实,不只是女人难做到,就连男人也同样很难做到。

  即便是咸丰在位的时候,也深感自己做君主帝王的能力不如这个叫兰儿的女人。而在自己成为太后之后,她更能将咸丰一众兄弟中最为有才能的恭亲王为己所用,这一点,不得不令人钦佩。虽然,身为女人,慈禧一样爱美,爱虚荣,贪享受,但是,她绝对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人。

image.png

  而且,她自己也是这样认为的,更是这样做的,她让光绪叫自己“亲爸爸”。

  这就表明,她在生活上,是一个妩媚、动人的小女人,但是,在政治上,则是一个比男人还要男人的铁腕强者。她并不是我们现代社会中定义的女权主义者,因为,她一直以来,都是在为自己争权夺势,并没有为妇女争取过什么特殊待遇,以及什么权力。

  她争权,只是为了她自己,并不代表其她广大的女性。这一点,从她掌权后的一系列表现中,就可以看出。其实,在她的内心深处是看不起女性的,而且,事实也证明,在她所处的时期,没有几个女人能与自己相提并论,更没有人如自己这般出类拔萃,能力超群。

  她的地位是不可撼动,也是无人可以取代的。所以,在临终的时候,她说出了“女人不得干政”的遗言。就是为了避免哪天有愚蠢的女人,要效仿自己,再把政治、国家搞得一塌糊涂。最后,还要把罪都推到慈禧本人的头上,说她是始作俑者。

image.png

  再者,慈禧还是一个接受过封建正统思想教育的人,对中国的传统意识还是有所敬畏的。在中国,一直以来都是男权社会,特别是在政治上,那更是男人的舞台,怎么可能有女人上场唱戏的份儿。在中国的历朝历代,对于女性不能干预国事的训令不胜枚举,慈禧自己也是心知肚明。

  所以,从她一直以来接受的教育,以及她内心的真实想法来看,还是觉得这些训令是有道理的,是不能被推翻和剔除的。即便是在一千多年以前的武则天时代,虽然,夺权夺得比较彻底,直接成为了皇帝,但最后,在其百年之前,还是做出了一个决定,那就是去除帝号,改为“则天大圣皇后”。

  作为封建礼教的受教者,相信阴曹地府之说,她惧怕自己有朝一日自己到了阴间,没有脸面去面对李唐家族的世代子孙。所以,武则天不敢以皇帝的身份自居,更不敢在死后享受皇帝的待遇。她在临死前,重新穿上了皇后的外衣,并且,留下了一座无字碑,待后人去评说。

  慈禧对于武则天的心思,那自然是非常的了解。所以,她在临死之前,也想到自己会去见大清朝的列祖列宗。为了有一个相对体面的交代,她便下令:严禁日后女人效仿自己,干预朝政。

image.png

  最后,作为将死之人,慈禧肯定对自己的一生进行了回顾,应该也是感慨颇多。身为女人,执政有多么的不容易,她自己是深有体会的。因为女性性格和视野的双重局限,使其没办法像康熙、乾隆那样,与大臣们直接沟通,自在交流,可以对朝内一切事务进行处置,甚至,御驾亲征,笼络人心。

  然而,慈禧最多能做到的,就是躲在帘子后面发表意见,简单又笼统。自己过往的一些经历,让她的内心也认为,女人执政的确不是非常的合适。而她自己也是形势所迫,不得已才走上政治道路。因为,如果不争,那么,就只有死路一条。所以,在她临终的时候,才会对女性执政提出了否定意见。

  其实,对于慈禧太后的临终遗言,在相关的历史资料中并没有详细的记载。但是,最早把这件事情说出来的,其实,是慈禧太后最后的情人——伯克豪斯。他在慈禧去世的两年后,将这条遗言在《慈禧外传》一书中公布于世,引起了非常大的震动。

image.png

  想来,历史就是这般神奇,光绪死于太阳落山之时,年仅38岁。而在十多个小时之后,慈禧太后也逝世了,享年74岁。一天之内,皇太后和皇帝相继离开,对于当时的大清政府来讲,可谓是天崩地裂,轰动朝野。在慈禧死后,清朝政府发布了她提前拟好的遗诏,对其一生进行了总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风云人物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