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官宦干政的朝代那么多 清朝为什么没有出现过

时间: 浏览:加载中...

  清朝为什么没有宦官干政,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在中国古代的宫廷之中,有一种人历来为世人所诟病,却又占据着历史的重要一角,那就是:宦官。宦官称“太监”,是隋唐以后的事。唐高宗时,改殿中省为中御府,以宦官充任太监,少监。后宦官亦通称为太监。到了明代,宦官权势日增,人们就把所有宦官都尊称“太监”,太监也就称为宦官代名词了。

image.png

  在古代,帝王们信任这些人的忠心,因为,对于太监来说,除了帝王宠爱,他们别无倚仗。也正是因为太监与寻常人不同,所以,他们一旦得势,或多或少都会存在擅权的情况。遇到明君在位还好,尚能压制这些人,若是皇帝较为懦弱,则多半会被这些人所辖制。

  在历朝历代中,尤以明朝宦官擅权的现象最为严重。明英宗朱祁镇时期的土木堡之变,与当时权势逼人的王振,就有莫大的关系。所以,作为明朝后继者的清朝便吸取前人教训,在太监的使用上做了一些限制,即:改革后宫时,特意采纳了削减太监数额的举措。

  清朝初期,太监人数仅仅为9000人,相比明末的9万多人大大减少了。后来,清朝每一代的太监人数均未超过3000人。

image.png

  清朝的宦官制度,真正完整建立是在顺治年间。此时,不仅设立了专门管理太监的机构“敬事房”,还对宦官的约束十分严格。在敬事房中,最高职位是敬事房的大总管,宫殿监督领侍,属于四品宫殿检。根据清末太监的回忆:“督领侍一月四两银子的工资,恩赏另算,最多加赏不过二三两。”

  虽然,规定如此,但是,实际操作起来,自然还是有例外的。比如:慈禧太后跟前伺候的大红人李莲英,在担任大总管时期,月银就是七两,没有谁可与之比肩。督领侍之下设立堂郎中一职,属七品官职,职能是掌管满洲案。七品堂郎中之首掌管下司房,负责管理库房和各宫殿太监的升迁、赏罚等事,以及各主位宫殿之中的全部事项。

  说的更具体一点,太监的品级则有七种:大总管、副总管、带班首领、御前太监、殿上太监、一般太监、下层打扫处小太监。当然,太监的等级不同,官阶也就不同了。除了前面提到的大总管为四品,副统领太监为六品,还有那些没有品级的太监。此外,敬事房独有笔帖式太监,此为八品侍监。

image.png

  可以说,这些太监之间等级森严,他们伺候的主子也是各有不同。太后、皇帝、皇后身边伺候的一般为总管和首领,伺候妃子的则只有首领,不可随意僭越。

  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注意的是,在整个清朝,太监的品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与统治者的喜好个性还是有着很大关系的。康熙六十一年,当时的敬事房设总管一名,为正五品,另有三名五品太监、两名六品太监,即此时太监的最高品级只有五品。

  再看雍正元年,雍正皇帝钦定总管内务府衙门为三品,故而,敬事房的大总管是四品,副总管为六品,此时,太监最高品级就相当于四品官职。时间流转,到了雍正四年,这个时候政策又有所改变了,开始对太监实行加衔制,即:在原有官阶制度之上,给太监加衔。

  如:敬事房大总管,正四品,为宫殿监督侍衔,八品首领则领侍监衔。到了在雍正八年,新规定出台,太监官职没有正从之分。无疑,雍正朝的太监待遇,还算是可以的,但是,雍正皇帝与他的祖父、父亲一样,都十分忌讳宦官干政。所以,这时候的太监,还是没有什么权势。

image.png

  雍正之后,乾隆成为天下之主,为了更加有效预防太监干政,避免走了明朝老路,太监的官职被限定在四品以下。到了乾隆七年,又再次下旨规定:四品为太监最高官职,任何人不可往上升迁。而在当时,四品太监之下,五品、六品直到九品的太监,没有超过百人。

  当时间走到清末时,形势再一次发生了改变。乾隆年间定下的铁律——太监品级以四品为上限被打破。深得慈禧太后欢心的李莲英,仅仅只是储秀宫的一个四品花翎总管时,在宫中便可与敬事房的大总管平分秋色。尤其是到了光绪二十年,荣宠不衰的他,更是得到了二品顶戴花翎的赏赐。

  从这里,我们足以看出,当时在清朝宫廷之中李莲英的权力之盛。

  自李莲英开赏二品顶戴先例之后,清朝末代皇帝身边的大总管张谦和也获得了这项荣誉。所以,在清朝后期,太监的权势有所增加。

image.png

  但是,不管在哪一个时期,并不是所有的太监,都可以活得风光无限。

  作为太监底层的那些没有品级的小太监,干的活不仅最累还吃尽了苦头,更是只能依仗有限的“赏赐”苟延残喘。甚至,年纪大了之后还会被宫廷抛弃,最后,只能凄惨地死去。

  太监制度是封建社会的专有产物,也是封建社会最让人心酸的产物。可以说,太监的生存与发展,是依附在君权之中,太监受制于君主,他们的命运被操纵于君主的股掌。随着封建君主专制政体的不断加强,太监的政治势力对君权的依附程度也在逐渐加深。所以说,太监专权的祸首就是皇权。

  历史发展到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也走到了尽头,这一时期自然也成了太监的末日。溥仪被赶出故宫以后,只带了极少数的太监,剩下的大部分都被遣散还乡了,从此也就过上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有的回到了原来故乡,有的继续给一些富贵人家做奴才,有的去了寺庙做了僧侣,还有一部分流浪在北京城街头做了乞丐。

image.png

  这其中,大部分晚年的命运都是悲惨凄凉的,但是,也有一部分太监晚年能安逸的生活。

  参考资料:

  【《龠山堂别集·中官考十》、《资治通鉴》、《“清朝宦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历史解密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

  • 《三国机密》中的郭祭酒与真实历史上的郭嘉

      在热播电视剧《三国机密》中,郭祭酒这一角色以其卓越的智谋和深邃的洞察力,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这位郭祭酒究竟是不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郭嘉呢?真实的郭..

    《三国机密》中的郭祭酒与真实历史上的郭嘉
  • 历史上年龄最小的丞相:甘罗的传奇人生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无数杰出的政治家和谋士,而甘罗,这位年仅12岁便被封为丞相的少年,无疑是其中最耀眼的一颗明星。他的故事不仅令人惊叹,更成为了..

    历史上年龄最小的丞相:甘罗的传奇人生
  • 历史上的白马银枪三名将,赵云竟屈居第二!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无数英勇善战的名将。其中,有三位以白马银枪的形象深入人心,他们不仅是战场上的骁勇之士,更是后世传颂的英雄楷模。然而,在这三..

    历史上的白马银枪三名将,赵云竟屈居第二!
  • 中国历史上最残暴的皇帝盘点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出现过众多杰出的帝王,他们或以文治武功著称,或以仁爱治国闻名。然而,也有那么一些皇帝,他们的残暴行径令人发指,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深..

    中国历史上最残暴的皇帝盘点
  • 历史上的刘备:仁德之君与传奇帝王的双面人生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刘备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传奇的经历,成为了三国时期备受瞩目的人物。他从一个织席贩履的草根,逐步成长为蜀汉的开国皇帝,其一生充满了传奇色..

    历史上的刘备:仁德之君与传奇帝王的双面人生
  • 盘点历史上极具才华的奸臣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众多权倾一时的人物,其中不乏一些被后世唾弃的奸臣。然而,在奸诈与权谋的背后,这些人物往往也具备令人瞩目的才华。本文将盘点几位..

    盘点历史上极具才华的奸臣
  • 揭秘历史上王娡:从农妇到皇后的传奇之路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涌现出许多传奇女性,而西汉时期的王娡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她从一个普通的农妇,一步步走上皇后之位,甚至生下了千古一帝汉武帝刘彻。那么..

    揭秘历史上王娡:从农妇到皇后的传奇之路
  • 真实历史上,包拯后代的探寻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包拯以其公正无私、铁面无私的形象深入人心,被誉为“包青天”。他的事迹在民间广为流传,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然而,关于包拯是否有后代的..

    真实历史上,包拯后代的探寻
  • 历史上最强的拳王之争:谁才是真正的传奇?

      在拳击这项充满力量与技巧的运动中,历史上涌现出了无数杰出的拳王。他们各自以其独特的风格和非凡的成就,在拳坛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然而,当谈及“历史上最强..

    历史上最强的拳王之争:谁才是真正的传奇?
  • 人类历史上无情帝王的争议之选:多维度审视古代暴君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帝王的形象往往与权力、荣耀和残酷紧密相连。关于“人类历史上最无情的帝王”这一称号,历史上存在多位备受争议的统治者,他们各自以不同的方式..

    人类历史上无情帝王的争议之选:多维度审视古代暴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