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北宋开国名将,揭秘曹彬传奇的一生
曹彬的故事大家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开宝七年(公元974年),终于到了南唐覆灭之时,赵匡胤早已等不及,在收复荆湖、后蜀、南汉之后..
曹操为了粮食有多拼,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东汉末年,天下纷乱,无数割据势力趁机而起。这些割据势力往往有大小不一的军事力量,而他们想要站住跟脚,除了有兵之外,还要有相对充足的粮食保障。“民以食为天”,对民如此,对兵亦如此。
曹操之所以能逐渐发展壮大,除了他本人的雄才大略等因素外,其推行的屯田政策,对曹操一统北方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是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屯田政策的背景
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给了东汉王朝以沉重打击。虽然起义很快被镇压,但是流民的问题却一直没有解决。这样造成的后果是很严重的,许多原本肥沃的土地成为无主荒田,朝廷赖以征收赋税的根基丢失了。
名都空而不居,百里绝而无民者,不可胜数。
流民的问题是一个严重而棘手的问题,对当时的政权造成的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各地农民起义不断,需要维持庞大的军事力量镇压。第二,流民就食各地,不从事生产,官府丢失税收根基,亦对治安管理造成了极大的威胁。第三,流民中的许多人,投奔了当时一些颇有势力的世家大族,成为他们的部曲、佃客。这些人只需要对世家大族承担义务,而不必给朝廷承担赋税或者徭役。长此以往,对于政权的存立极为不利。
而见识过农民起义威力的曹操,便不得不采取措施,解决流民和土地结合的问题。而屯田政策的两个关键因素,土地和人,也很快被曹操解决,从而为屯田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当时屯田所需的土地是不成问题的,大量的无主荒田被收为国家公田。
今承大乱之后,民人分散,土业无主,皆为公田。
而在建安元年(196年),曹操巩固了在兖州的统治,开始围攻汝南、颍川的黄巾军。在这个过程中,大胜黄巾军的曹操,收编了其中许多农民以及他们的劳动工具。
及破黄巾,定许,得贼资业。
土地和人都具备了,曹操破解流民这一问题的方案,终于具备了实施条件。因此,曹操采取西汉、东汉以来,边疆军事屯田的制度,把这些人强迫性地安排在土地之上进行生产。试点成功之后,曹操便开始在自己所统治的地区大力推行开来,且迅速取得了成果。
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
州郡列置田官,所在积谷,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
这样不但解决了军粮,使得曹操有实力扫灭群雄,一统北方。也使得原本流徙各地的农民,又重新和土地结合起来。在屯田政策中,官府成了大地主,从事生产的农民、士兵成为屯田客、佃兵,构成了官府大地主和屯田客、佃兵的生产关系。
那么,曹操时期的屯田是怎么实施的呢?
屯田怎么实施
屯田政策既然是从两汉边疆军屯发展而来,自然是带有极强的军事色彩。而在曹操手中,屯田发展为民屯和军屯两种形式。
民屯是由中央朝廷的大司农掌管,大司农下设置典农中郎将、典农都尉、屯司马等各级官僚体系。其中,典农中郎将负责郡国的民屯,其地位和郡守相当。典农都尉负责所在县的民屯,其地位和县令相当。民屯的基本生产单位是“一屯”,管辖屯田客50人,由屯司马负责。
这样从上到下,就形成了完整的管理体系,加大了执行效率和执行力。而从这些官职的设置来看,中郎将、都尉、司马这些称呼,民屯有着严重的军事色彩遗留。
军屯则要相对简单一些,由所在军将负责劝课农桑。而大司农也会派遣司农度支校尉、度支都尉到军屯所在地,专管军队中的屯田事项。军屯以营为单位,每营有佃兵60人。
不论是民屯还是军屯,他们对土地只有使用权,而无所有权,官府有权力随时把他们搬迁到其他地方。而且,在平时的生产过程中,各个屯田单位都有着自己固定的场所,而不能任意迁移。除此之外,这些屯田客、佃兵要承担的赋税是十分沉重的。
兵持管牛者,官得六分,士得四分。自持私牛者,与官中分。
如果用官府配备的耕牛,那么官府要收取所获粮食的六成。如果自己有耕牛,那么耕作者和官府是五五分成。这比两汉时期的十五税一或者三十税一,甚至比地主收租的十分之五,都要沉重,这无疑严重打击了屯田客、佃兵的生产积极性。
除此之外,和原来那些自耕农相比,屯田客、佃兵被严重束缚在土地上,其劳动直接受屯司马或者度支都尉的管辖,远不如自耕农自由。因此,在屯田初期,屯田客、佃兵经常发生逃亡或者起义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曹操亦不得不做出了让步。但是对民屯和军屯,曹操的态度却是截然不同。
对于民屯,曹操改原来强制屯田改为自愿应募,且在民屯之后,可以免除兵役义务。如此一来,自愿民屯的农民多了起来,民屯的问题得到解决。
但对于军屯,曹操却是保持了高压态势。对于逃亡的士兵,除了其本人要受到军法惩处外,其妻子和孩子也要受到惩罚。如此一来,即使士兵想要逃亡,也不得不顾及自己的家庭。从此后,佃兵多是父子相承,身份也远低于自耕农。因为他们不仅受到军法的威慑,还要受到军屯法的制约。
屯田制度使得中原地区农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也使得曹操有实力逐渐扫灭群雄。而随着曹操地盘的扩大,屯田的实施范围亦随之扩张。
淮南淮北,皆相接连,自寿春到京师(洛阳),农官田兵,鸡犬之声,阡陌相属。
而为了配合屯田制度,曹操对于农田水利也是十分关心。曹操在位期间,西到关中,北到幽州、冀州,南到河南、湖北交界处,东到淮南,都修建了大量的水利设施,使得屯田获得了更大的成功。
屯田制的消亡
曹操时期,对于屯田客、佃兵的剥削已经非常严重,甚至后来的曹操也不得不做出适当妥协,才使得屯田政策得以继续推行下去。但到了魏末晋初,这种剥削更加严重了。
(魏末晋初)持官牛者,官得八分,士得二分。持私牛及无牛者,官得七分,士得三分。
这就使得屯田之人生活更加困顿,生产积极性也不高。即使有严刑峻法,也不能阻挡屯田客、佃兵的逃亡。他们或走上流民之路,或者投靠了其他世家大族,和东汉末年的情形十分相似。
而官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先是让屯田客、佃兵扩大种植规模,借此想获得高额税收。但是在如此严重的剥削制度下,这种设想无疑会落空,最后甚至收成还没有原先播下去的种子多。再者,官府发放奴婢去屯田,然而效果甚微。
而此时的大官僚、大世族也想着多霸占屯田,甚至一次会霸占上百顷,更是加快了屯田制度的消亡。官府不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自然是无法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等到晋武帝司马炎一统天下后,屯田的军事目的已经消失,屯田制也需要新的土地政策来取代。因此,屯田制便开始逐渐消亡了。
屯田制的影响
虽然屯田对于屯田客、佃兵的剥削十分严重,但在其相应的时期,亦有其积极影响。
首先,使得中原地区的农业生产得到复苏,流亡的农民又有了相对安稳的生产环境。其次,农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尤其是冶铁业得到长足发展。大量铁制农具得到使用,反过来又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最后,屯田制加速了曹操统一北方的步伐,为后来西晋一统天下打下了经济基础。
综上所述,曹操时代的屯田制,带有强烈的军事色彩。虽然屯田制是以严重剥削佃客为基础,却无疑加快了大一统局面的形成。而“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曹操,对此亦有其不可磨灭的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曹彬的故事大家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开宝七年(公元974年),终于到了南唐覆灭之时,赵匡胤早已等不及,在收复荆湖、后蜀、南汉之后..
在建安二十二年,曹植在曹操外出期间,借着酒兴私自坐着王室的车马,擅开王宫大门司马门,在只有帝王举行典礼才能行走的禁道上纵情驰骋,一直游乐到金门,他早把曹操..
蔡文姬(公元177年-公元249年),陈留圉(今河南杞县)人,为大文豪蔡邕的女儿,博学有才,通音律,据称能用听力迅速判断古琴的第几根琴弦断掉,是建安时期著..
曹操在后花园宴请文学名士的时候,本来是邀请了孔融,可是孔融没来,为啥,人家孔融根本看不上曹操。这是为什么,因为孔融对曹操有成见。 曹操如今是丞相,位极人..
“从征荆州,追刘备于长坂,获其二女、辎重,收其散率,进降江陵。”以前在《三国演义》里看到曹操的“五千铁骑”把刘皇叔追得如丧家之犬时,总一眼带过。翻《三国志..
很多人都不了解曹操和吕伯奢的事情,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 得益于《三国演义》的影响,以及一些野史及其他典籍的记载。人们都知道曹操误杀吕伯奢的故事..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一名旉。史载其“游学徐土,兼通数经”。先为当时的沛相、魏伏波将军广陵太守陈登之父陈珪举孝廉,后来太尉黄琬亦曾辟他,因..
在历史长河中,曹操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趣历史小编为您讲解。 《魏书》四七《卢渊传》孝文帝答卢渊谏表,曰:“曹操胜袁,盖由德业..
说到曹振镛,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故事。 道光十五年(1835年),一位八十一岁的老臣病逝,道光皇帝不仅亲临吊丧,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