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国联军指名道姓要求杀的大臣 清朝政府为什么没有答应

时间: 浏览:加载中...

  很多人都不了解八国联军要杀的人的事情,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后,提出了一份“祸首”名单,指名道姓地要求清廷杀掉他们。

  那时候的清廷,几乎没有与西方列强讨价还价的本钱,只能按照这份“祸首”名单,一一进行严惩。“祸首”名单上一共有12个人,其中有一名铁帽子王,一名郡王,一名辅国公,一名大学士,还有三名军机大臣,除了宗室亲贵,就是宰辅之臣。清廷为了让西方列强满意,将他们杀的杀,赐死的赐死,最轻的处罚也是流放。

image.png

  军机大臣赵舒翘在官场上的名声很好,又是陕西人,在家乡父老中拥有很高的威望。西安民众集结万人,请求宽恕赵舒翘。然而,清廷迫于西方列强的压力,不得不悄悄地处死了赵舒翘。毕竟,慈禧太后为了保命,连铁帽子王、庄亲王载勋都舍得杀,更何况一个赵舒翘?

  可是,有一名“祸首”名单上的大臣,清廷顶住西方列强的压力,坚决不肯杀他,只是将他革除职务,表现出了少有的强硬态度。

  这名大臣叫董福祥。

  董福祥,字星五,甘肃环县(当时属宁夏固原)人,生于1840年。

image.png

  最初,董福祥父亲是甘肃当地哥老会的首领,带带领贫困民众反抗清廷统治。后来,董福祥子承父业,发动规模更大的起义,多次打败清军,一度控制了陕甘地区10余个州县,手下拥有30万大军,在当地威望很高。

  1868年,左宗棠以钦差大臣的身份挥师进入陕甘地区。左宗棠楚军的战斗力,与八旗、绿营不可同日而语。在被楚军多次击败后,董福祥被迫于1869年率领全军投降左宗棠,被编入刘松山的老湘营。

  董福祥投降左宗棠后,调转枪口参与平息陕甘之乱,他表现得非常英勇,为平息陕甘之乱立下了汗马功劳,让左宗棠、刘松山很满意。董福祥的职务也节节升高,到1874年,以官至提督。

image.png

  1875年,左宗棠吹响收复新疆之役的号角,董福祥依然是清军的主力部队。在攻取南疆时,董福祥率领一支精锐部队翻越天山,急行军1200多里,一举攻破南疆的门户达坂城、托克逊城,杀得阿古柏、白彦虎狼狈逃窜。阿古柏在逃跑时被杀,白彦虎则被赶到边境一带。

  新疆收复后,董福祥以乌鲁木齐提督的身份,奉命镇守在漫长的西北边境线上,长达近20年之久。期间,他兴修水利、开垦屯田、整修道路,赢得了朝野上下的一致称赞。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日军在占领朝鲜后,从鸭绿江跨越边境线,入侵辽东半岛。为防止日军南下威胁京师,清廷紧急调动董福祥前往京师,驻扎在蓟州一带,拱卫京师的安全。

image.png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后,慈禧太后再次调集董福祥所部进京。董福祥率部与义和团并肩作战,抗击八国联军,并参与围攻东交民巷的使馆区。

  后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匆忙逃出京城,辗转前往陕西西安。董福祥担任随扈大臣,护送慈禧太后、光绪皇帝西行。

  八国联军将董福祥列为“祸首”,清廷坚决没有答应,一方面,是因为董福祥两次进京护驾,功劳很大;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董福祥手下有一支军队。清廷投鼠忌器。经过综合考虑,清廷最终没有按照八国联军的意见杀掉董福祥,而是革除职务,永不叙用。

image.png

  董福祥其实也不满清廷的处理,他准备回到陕西自行招募一支军队,打算与八国联军决一死战。

  慈禧太后担忧董福祥此举会破坏和谈,便与光绪皇帝一起接见他,对他进行安抚。光绪皇帝还给他写了一份手书,最后是“他日闻鼙鼓思将帅,舍尔其谁属哉”,勉励他等候时机。董福祥这才作罢,回到家乡。

  1908年,董福祥病死于甘肃金积堡,享年70岁。

  【参考资料:《清史稿》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历史解密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