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佐郡思旧游》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佐郡思旧游》 年代:唐 作者岑参 幸得趋紫殿,却忆侍丹墀。史笔众推直,谏书人莫窥。 平生恒自负,垂老此安卑。同类皆先达,非才独后时。 庭槐宿鸟..
古诗《送人赴安西》
年代:唐
作者:岑参
上马带胡钩,翩翩度陇头。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
万里乡为梦,三边月作愁。早须清黠虏,无事莫经秋。
作品译文
你看那位壮士,手执胡钩跨上骏马,英姿勃勃地越过陇山头。他从小就立志报效国家,杀敌立功绝不是为了做官封侯。万里之外的故乡景象将会在你的梦中出现,边疆的月光常常会引起你的别离忧愁之情。你此去应该早日消灭那些胡族侵略者,不要优柔寡断将战事一拖经年。
作品鉴赏
这是公元754年(天宝十三载)岑参第二次前往北疆之前在长安写作的送行篇章。诗人对友人英姿勃发、舍身报国、不计名利的行为极为赞赏,又进一步饶有兴趣地设想友人戍守边疆一定会产生思乡之念,最后祈盼早日荡平虏寇,还边境以安宁。全诗充满爱国主义豪情。
“上马带胡钩,翩翩度陇头。”首联二句写友人装备精良,身姿潇洒,可见诗人对友人十分欣赏。
“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颔联二句称慕友人不但形象英姿飒爽,而且更有高尚、美好的心灵。这是更为诗人所钦敬的一点。
“万里乡为梦,三边月作愁。”颈联二句是设想友人久戍塞外必然会产生无穷的思乡愁绪,言语中充满关怀和爱护。诗人曾有过经年居留塞外的经历,在《安西馆中思长安》等诗中都曾表露过深沉的思乡之情。因此他的设想可谓设身处地,情真意切,不是空穴来风。这里对友人思乡之念的想象,更见诗人所寄托的一片爱国深情。
“早须清黠虏,无事莫经秋。”尾联盼望友人早日凯旋。诗人居漠北时,亲眼目睹了战争所造成的巨大破坏。战争不仅造成了田园荒芜,民不聊生,而且对战士本身也是一种荼毒。因此诗人希望友人早日归来,确是饱含深意。
全诗先写友人的英雄风采,再由表及里,从报国、思乡的角度讴歌了友人的美好心灵,最后告诫友人,尽快结束战争,最好是别“经秋”。因为唐朝戍边将领往往拥兵自重,养敌蓄功,常将本可早日结束的战争一拖经年,给国家造成巨大损失。所谓“兵闻拙速,未睹巧以久也”,可见诗人淳朴的观念中,还饱含战略家的远见卓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凤翔府行军送程使君赴成州》 年代:唐 作者岑参 程侯新出守,好日发行军。 拜命时人羡,能官圣主闻。 江楼黑寒雨,山郭冷秋云。 竹马诸童子,朝..
《宿华阴东郭客舍忆阎防》 年代:唐 作者岑参 次舍山郭近,解鞍鸣钟时。主人炊新粒,行子充夜饥。 关月生首阳,照见华阴祠。苍茫秋山晦,萧瑟寒松悲。 ..
《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年代:唐 作者岑参 白露披梧桐,玄蝉昼夜号。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 君子佐休明,小人事蓬蒿。所适在鱼鸟,焉能徇锥刀。 孤..
《还高冠潭口留别舍弟》 年代:唐 作者岑参 昨日山有信,只今耕种时。遥传杜陵叟,怪我还山迟。 独向潭上酌,无人林下棋。东谿忆汝处,闲卧对鸬鹚。 ..
古诗《送陈子归陆浑别业》 年代:唐 作者岑参 虽不旧相识,知君丞相家。故园伊川上,夜梦方山花。 种药畏春过,出关愁路赊。青门酒垆别,日暮东城鸦。 ..
古诗《敬酬李判官使院即事见呈》 年代:唐 作者岑参 公府日无事,吾徒只是闲。草根侵柱础,苔色上门关。 饮砚时见鸟,卷帘晴对山。新诗吟未足,昨夜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