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奇葩接生方法:吃头发唱催生歌还要遭鞭打

时间: 浏览:加载中...

  在过去,妇女生孩子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俗话说:生产是母亲奔死,孩子奔生。

  在古代人们受封建思想的影响,男女肢体上都不敢有任何的接触,更何况生孩子这样私密的事情,于是一大批有着生孩子经验的中年妇女,慢慢就形成了接生婆这个行业。  

1_副本1.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古代的接生婆呢,由于对妇女生产过程完全缺乏科学的了解,当产妇分娩遇上困难时,便依据自己的经验,想象性地发明了一些临时性催生方法。这些方法多半是建立在原始思维的基础之上,没有丝毫的科学道理。

  每当产妇快要生了,家里人就快快的把接生婆请到家里来,接生婆会拿着一个“百宝小篮子”来,先是有序的指挥家人把床上的席子撤掉,铺上一层细黄土,把草木灰用一块旧布缝制成“灰袋”,让产妇坐在上面等待分娩。

  接着接生婆就拿出篮子里面的接生器具:短发、擀面杖、镰刀。

  短发的作用作为现在人肯定想不到,古代在生产过程中,如果产妇长时间生不出来,接生婆会让产妇把头发吞下来,这样一来,产妇由于肠胃不适,会呕吐,增加腹压,促进胎儿下降降生。

  如果短发没用,那么帐面杖就要登台了,这时候接生婆拿出擀面杖,适当的用力,在产妇的肚子上擀几下,让孩子“赶紧”出来。 

  镰刀是用在孩子出生以后剪断脐带的,接生婆用开水烫过或火烧过的镰刀,就可以把新生儿的脐带剪断了,这表示“镰生贵子”。

  还有些时候,产妇会被鞭打或看其他人被鞭打来引产。根据德国的一个传说,一位晚产的皇后被抬到一间屋子看20个人被鞭打,其中两人被打死。皇后被所见事物惊吓而顺利生产。  

2_副本1.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过去东北地区,为产妇接生要实行“开缝”接生法。

  什么是开缝接生法呢,就是某家产妇马上要生产的时候,接生婆要当着产妇的面,将产房中的箱子、抽屉、门等,凡是能打开的器皿,都要开一道缝。这样一来,可以帮助产妇分娩时打开骨缝,使产门洞开,婴儿的顺利的娩出。

  在湖北呢,也有相近的催生术,称之为“开口”。当产妇正在分娩时,肚子里的胎儿如果迟迟不肯落地,接生婆就要把所有带盖的家具统统揭开,开门开屉,让所有有门的摆设物件全部敞开。接生婆同时还会唱催生歌:“柜子箱子开了口,娃子才敢往外走。”

  如果这时胎儿还没有露出头,接生婆还有一招,就是在屋里里打开雨伞,戴帽子的人还要把帽子摘掉,这叫做“撑天眼”,接生婆还会唱歌:“撑开了雨伞,挡住了天眼,娃子才好把路赶。”

  若胎儿还没有动静,接生婆就会拿出最厉害的法宝:她会吩咐产妇的家人赶快将灶中燃着的红炭,撮到行人来往频繁的十字路口,说是要烫烫吓唬过往的神灵,被烫痛脚板的值日诸神不敢在此停留,就会迅速绕道而行,不再呆在产妇家附近,吓得胎儿躲在母亲腹中不敢面世。 

  如果接生婆的上述招数都用完了,婴儿还是不呱呱落地,接生婆就使出了笨办法:面对着产妇的下部,大声的喊:“娃儿娃儿,出来吃糖哟——”。有时候,喊着喊着,婴儿还真出来了。  

3_副本1.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经过这一系列的工作之后,接生婆的任务才算告一段落。

  古代人均寿命低,主要是被极高的新生儿死亡率拉下来的,古代平民百姓,几乎每家每户都有早夭的婴儿。在医学不发达的时代,接生婆既为广大的产妇服务,又因为落后愚昧的接生手法和技术受到人们的指摘。

  因此,旧式接生婆的接生法,在近代受到了西洋医术的冲击和挑战,加之由于产婆自身的局限与非科学,她们逐渐遭遇到技术瓶颈和信任危机。在新中国成立后,政府专门培训了一批接生婆,教给她们新式接生法,大大降低了全国各地的产妇及婴儿死亡率,而且使科学的生育观念和方法逐步深入人心,赢得了广大群众对党和国家的普遍认同,再之后,又鼓励产妇到医院生产,现在,人们住院接生率基本上已经达到了百分之百,接生婆这一职业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我们助产士,在现代化的医院帮助孕妇们完成接生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野史秘闻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