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诸葛亮何苦得势不饶人?

时间: 浏览:加载中...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诸葛亮五次北伐,几乎都是无功而返。但独独第一次出征斩了马谡。马谡真的该死吗?蒋琬在兵败后很快到了汉中,言辞恳切地劝诸葛亮饶了马谡的死罪。理由也很充分——现在天下未定,就先把有智谋的人才杀掉,不正合了敌方心意,令亲者痛仇者快吗?而且军中也因为要斩马谡,十万兵士痛哭流涕,怎么看,诸葛亮都得饶他一命吧。台阶都给足了,再说自古胜败乃兵家常事,何苦得势不饶人非要马谡死呢?

image.png

  斩马谡,无疑是诸葛亮一个极为痛苦的决定。但他不得不斩。出师北伐是诸葛亮一力促成的,内部反对声音其实很大,胜了一切好说,败了就连给他难堪都算是好脸了。况且,马谡是诸葛亮力挺才做了先锋的,目的是为了历练,也是为了给马谡邀功,可他偏偏是违反了诸葛亮的军令导致的失败,这就不是诸葛亮靠自己在蜀汉的威信能够扛下来的事情了。第一次北伐失败,但诸葛亮还必须继续北伐,那就只能给益州派一个交代,这个交代必须以鲜血为代价。

image.png

  建兴六年,亮出军向祁山,时有宿将魏延、吴壹等,论者皆言以为宜令为先锋,而亮违众拔谡——《三国志·马谡传》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诸葛亮治下的蜀汉堪称内忧外患。

  1、内部不稳

  建兴元年,牂牁太守硃褒拥郡反。益州郡又有大姓雍闿反。刘备前脚死,后脚就有人跳出来造反,可见刘备集团在蜀中的困境。作为外来统治力量,又是一个典型的军事集团,刘备们先天不被益州认可。这群在刘焉父子手下好容易慢慢快熬出来的本土人士,突然迎来新的势力。原本位居益州第二大帮派的本土人,突然又沦落为第三等,仕途无望,还得为刘备集团出人、出粮、出钱,不想法给刘备、诸葛亮找点事儿,算他们白活!

image.png

  因此,诸葛亮五次北伐,除了要完成先帝的遗愿和自己的理想抱负。很大程度上还是为了将内部矛盾向外部释放。战争是最能集中调动人力、物力的事情。胆敢违反诸葛亮军令的,可以直接军法从事。有任何不和谐的声音也能通过战争来发掘,从而趁势除掉隐患。

  这么多年,依靠诸葛亮高超的政治智慧,和他的以身作则。虽然严刑厉法下益州人多有怨言,但还是服气的。这次马谡犯下大错,诸葛亮如果心生偏袒,旁的不说,以后的法治如何坚持?谁还会相信诸葛亮的为人呢?人做一辈子好事不一定被称为好人,但只要做一件坏事,人们就会把“坏人”的帽子往他头上扣了。于是诸葛亮将马谡开刀问斩,并自降三级。位列李严之后。李严,是妥妥的东州派人士。这就不只是向益州派妥协,也是向东州派妥协了。

image.png

  2、外部不安

  诸葛亮心里很明白,曹魏是一定要对抗的,孙吴也必须得严防。因此,大将陈到从来就没离开过永安,就怕墙头草孙权不知道什么时候发现破绽就要来东防线叮上一口。但蜀吴相抗除了给曹魏看笑话,最后也只能落个被人家逐个击破的下场。这一点,诸葛亮、孙权都很明白。至于什么时候联合什么时候对刚,基本看心情。要不是曹魏野心勃勃、诸葛亮足够能忍,这哥俩早晚还得一战。柿子要捡软的捏,诸葛亮、孙权谁都明白。

image.png

  在这样的背景下,诸葛亮的选择其实很难。曹魏是国贼,但那只是口号。诸葛亮有理想有抱负,但不是一个刻板的理想主义者。他其实很现实。现实才会为刘备提出取荆州、并益州的战略规划;现实才会全力以赴促成孙刘联盟;现实才会夸赞关羽美髯公。既然现实,就该先取东吴。壮大自身的同时,省的孙权总搞小动作。但那样的话就很容易被魏吴夹击。诸葛亮的“现实”看得长远。但一个有远见的人,最怕遇上猪队友。孙权正好就是。

image.png

  不打内部矛盾只会升级,打又只能打那个根本打不动的曹魏。诸葛亮的苦,又有几人知道?马谡,刚好是那个懂诸葛亮的人。所以他想通过街亭之战好好地表现一下自己,既让诸葛亮在朝中长脸好进一步压制益州和东州派,又可以用此战的胜利让诸葛亮放心,往后也就能够独当一面,替诸葛亮分忧了。但马谡高估了自己,也给诸葛亮挖了一个除了人头根本填不住的坑。马谡马谡,为之奈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风云人物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

  • 诸葛亮眼中的诸葛恪:才疏志大,终酿祸端

      在三国时期的风云变幻中,诸葛家族人才辈出,诸葛亮与诸葛恪这对叔侄,虽各为其主,但彼此关联紧密。诸葛亮作为蜀汉的丞相,以其卓越的智慧和忠诚闻名于世;而诸葛恪..

    诸葛亮眼中的诸葛恪:才疏志大,终酿祸端
  • 杜预与诸葛亮:不同时代下的卓越之才

      在历史长河中,杜预与诸葛亮皆是各自时代的杰出人物,他们以非凡的才能和卓越的贡献在历史画卷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由于所处时代背景、面临的任务以及所擅..

    杜预与诸葛亮:不同时代下的卓越之才
  • 诸葛亮斩马谡:一次复杂而深刻的决策探讨

      在三国历史的长河中,诸葛亮斩马谡的事件无疑是一个引人注目的转折点。这一决策不仅直接导致了蜀汉北伐战略的受挫,也引发了后世对于诸葛亮用人、决策以及军纪执行等..

    诸葛亮斩马谡:一次复杂而深刻的决策探讨
  • 周瑜成名之路:与诸葛亮之比较

      在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英才,其中周瑜与诸葛亮无疑是最为耀眼的两颗星辰。周瑜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在东吴乃至整个三国历史中留下了..

    周瑜成名之路:与诸葛亮之比较
  • 周瑜成名之路:与诸葛亮之比较

      在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英才,其中周瑜与诸葛亮无疑是最为耀眼的两颗星辰。周瑜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在东吴乃至整个三国历史中留下了..

    周瑜成名之路:与诸葛亮之比较
  • 周瑜成名之路:与诸葛亮之比较

      在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英才,其中周瑜与诸葛亮无疑是最为耀眼的两颗星辰。周瑜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在东吴乃至整个三国历史中留下了..

    周瑜成名之路:与诸葛亮之比较
  • 诸葛亮:人格魅力闪耀千古的智者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诸葛亮以其卓越的智慧、高尚的品德和非凡的人格魅力,成为了后世传颂的千古佳话。那么,诸葛亮的人格魅力到底有多强?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位智..

    诸葛亮:人格魅力闪耀千古的智者
  • 诸葛亮北伐之意义:虽败犹荣的悲壮征程

      在三国鼎立的历史背景下,诸葛亮作为蜀汉的丞相,以其卓越的智慧和深厚的谋略,成为了后世敬仰的军事家与政治家。然而,他多次北伐曹魏却以失败告终,这不禁让人发问..

    诸葛亮北伐之意义:虽败犹荣的悲壮征程
  • 曾经战胜诸葛亮的三国名将:曹真

      在三国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中,诸葛亮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成为了蜀汉的顶梁柱,被后世誉为“千古第一相”。然而,在诸葛亮多次北伐中原的征途中,并非一帆..

    曾经战胜诸葛亮的三国名将:曹真
  • 诸葛亮三分天下非原创?揭秘历史背后的真相

      在三国历史的长河中,诸葛亮以其卓越的智慧和深邃的战略眼光,成为了流传千古的传奇人物。他提出的“三分天下”策略,更是被后世视为经典中的经典。然而,令人意想不..

    诸葛亮三分天下非原创?揭秘历史背后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