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乾陵的无字碑是怎么回事?武则天为何要立无字碑?

时间: 浏览:加载中...

  大家好,这里是趣历史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无字碑故事,欢迎关注哦。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合葬陵,位于陕西乾县梁山之上,陵前矗立着两座墓碑。西边一块纪念高宗李治,武则天撰写《述圣纪》,三子中宗李显书写,刻于碑上,用以歌颂李治一生的功德。而东边一块纪念武则天的石碑,却只有三千三百个方格,而无一字。

image.png

  无字碑

  既然立碑为何不刻字呢?这件事千百年来一直是史学界和民间热议的话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无字碑被议成了千古之谜。目前流行的说法有四种:

  其一,武则天认为自己功劳太大,无法用文字表达。

  其二,武则天认为自己罪孽深重,羞于立碑。

  其三,武则天有自知之明,留下无字碑,意味着千秋功罪由后人评说。

  其四,李显对母亲怀恨在心,认为她篡唐立周时奇耻大辱,故意不给她立碑。

image.png

  乾陵

  其实,唐朝以前的帝陵,没有立碑的规矩。那时立碑是一件极其严肃的事情,只有重大的祭祀与军功才立碑纪念,比如,燕然勒石与泰山封禅。帝王死后的评价都不敢用碑,全在一个谥号,而且只有一两个字。

  到了唐朝这些都发生了变化,太宗李世民谥号为“文”,李治认为文不足以表达父亲的功绩,于是加为“文武圣”,后又增加为“文武大圣大广孝”。越往后越多,到了清朝谥号居然多达二十多字。

  即便如此,也不能尽后人对逝者的追思之情,索性在陵前立碑,长篇大论为先帝歌功颂德。所以,从唐朝开始,就有了立碑的习惯,汉代很多帝陵的石碑,都是后世追立的。

  高宗李治的墓碑,便是武则天与李显所立,有五千多字,也不敢明目张胆地称为“述圣碑文”,而是称为“述圣记”。

image.png

  按照这个道理,李显也应该为母亲撰写一篇歌功颂德的文章,刻于碑上,来追思母亲。作为母亲皇位的接班人,他也是最合适的人选。所以,武则天不可能越俎代庖,生前就说我的墓碑不写字什么的,那不是自己出自己的洋相吗!

  并且,武则天的遗诏已经对自己的一生做出了诠释:“祔庙,归陵,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当时国子监的著名文人崔融所作《则天大圣皇后哀册文》也说:“辞不获己,从宜称制,……神器降临、大运匪革……”

  遗诏相当于武则天给自己定的调子:先帝驾崩后,自己作为主妇,临朝称制、暂居神器只是权宜之计,临终前将神器归还了李唐,自己仍是李家的媳妇。

image.png

  武则天剧照

  按说李显应该以武则天遗诏为蓝本,尊从母亲遗志,写一篇类似于“述圣记”的文章,歌颂母亲。而且,从无字碑上已经刻好的三千三百个方格来看,似乎文章已经写好。那么为何没有刻上呢?其中有何隐情?

  这要从当时的政局来看:

  武则天被以张柬之为首的五位大臣联手发动的神龙政变搞下了台,李显复位后,对五位功臣十分忌惮,担心他们威胁自己的统治,千方百计想搞垮他们。而李显办法既不多,也不高明,依靠韦后,依靠武三思。要扶持武氏,打击功臣有什么依据呢?

  李显便想了一招,史书记载叫:“示袭武氏后,不改其政也”。他禁止所有天下说“中兴”,武氏仍立七庙,享受祭祀。这样做,就是让五位大臣知道,我的皇位是大周皇帝武曌禅让的,我承认她。大唐代周不是革命,而是继承,你们发动政变简直是多此一举,有什么功劳呢!

image.png

  神龙政变

  这样虽使五大臣哑口无言,但却与母亲的遗诏相冲突了。母亲说武周已经过去,我变回了李家媳妇;李显却在舆论上还得承认武周。这个碑文不好写啊。就是写了,也不能刻。

  之后,大唐进入了八年的动荡,期间发生了七次政变,韦后、安乐公主、太平公主都女人,想效法武则天。致使武则天的尊号频繁变化,太平公主强势时期,武则天竟又得到了“天后圣帝”的帝号,象征自己的野心。

  玄宗李隆基斗倒太平公主,坐稳皇位后,终于天下太平。玄宗确定了武则天的尊号为“则天顺圣皇后”,并按祖母的遗诏,做了她是李家媳妇的定论。然而李隆基比较开明,当时朝中与民间出现了许多声讨武则天的声音,作为孙子,他也没敢冒着风险趟这个浑水,为祖母立碑。

image.png

  李显剧照

  再到后来,思想保守的封建士大夫,站在维护正统与君权的立场上,将武则天一步步抹黑,变成了祸国殃民的历史罪人。谁又敢给一个罪人立碑,歌功颂德呢。所以,那块碑才一直无字。

  无字碑这个千古之谜也并没有那么复杂,只是封建统治阶级争权夺利的产物。而武则天一生的功过,早已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流传了下来,形成她独有的魅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历史解密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

  • 武则天与程咬金:权力斗争中的智慧与宽容

      在中国历史上,武则天作为唯一的女皇帝,其上位之路充满了权谋与斗争。她为了巩固自己的皇位,不惜采取各种手段,清除异己,巩固权力。然而,在这样一个充满血腥与残..

    武则天与程咬金:权力斗争中的智慧与宽容
  • 狄仁杰对武则天有多重要?武则天的四个字揭示真相

      在中国历史上,武则天作为唯一一位女皇帝,其统治时期充满了传奇色彩。而狄仁杰,作为武则天时期的重要谋士和宰相,对武则天的统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那么,狄仁杰对..

    狄仁杰对武则天有多重要?武则天的四个字揭示真相
  • 李世民逝世后,武则天为何能带发修行?

      在唐朝初期,一段关于武则天在李世民逝世后的特殊经历引起了广泛关注。作为李世民的才人,武则天在李世民去世后,按照宫规本应前往感业寺出家为尼。然而,令人不解的..

    李世民逝世后,武则天为何能带发修行?
  • 武则天称帝后不再生育的原因探析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的传奇一生充满了权力斗争、政治智慧与家族纷争。在她称帝之后,有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她并未再生育子女。这一现象背后,隐藏着..

    武则天称帝后不再生育的原因探析
  • 武则天:从李治宠爱到李世民冷落的背后原因

      在中国历史上,武则天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女性,她不仅以才华和智慧著称,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然而,在武则天的宫廷生涯中,有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她得到..

    武则天:从李治宠爱到李世民冷落的背后原因
  • 武则天与长孙皇后:历史中无法超越的贤德之比较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两位杰出的女性——武则天和长孙皇后,各自以其独特的智慧和才能,在男权主导的时代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她们虽然身处不同的历史阶段,却都..

    武则天与长孙皇后:历史中无法超越的贤德之比较
  • 武则天禅位后的命运:为何仅被软禁在上阳宫?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武则天作为唯一的女皇帝,其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然而,在她晚年,由于种种原因,她被迫禅位给太子李显,并被软禁在上阳宫,直至去世。那么..

    武则天禅位后的命运:为何仅被软禁在上阳宫?
  • 武则天的母亲:风华绝代还是风评不佳?

      在中国历史上,武则天作为唯一的女皇帝,其传奇一生备受瞩目。然而,她的母亲杨氏,一位同样拥有非凡智慧和手段的女性,却往往被历史的尘埃所掩盖。那么,武则天的母..

    武则天的母亲:风华绝代还是风评不佳?
  • 武则天为何选择李显为太子:深思熟虑的政治抉择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武则天作为唯一的女皇帝,其统治时期充满了权力斗争和政治智慧。而在选择继承人这一关键问题上,武则天最终决定将皇位传给儿子李显,这一决..

    武则天为何选择李显为太子:深思熟虑的政治抉择
  • 武则天的一生:历史故事的真实详细解读

      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和争议。从十四岁入宫成为唐太宗的才人,到最终登基称帝,建立武周王朝,武则天经历了无数的波折与辉煌..

    武则天的一生:历史故事的真实详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