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殉国时手握几十万重兵的左良玉在哪里?
在中国明朝末年的历史长河中,崇祯皇帝朱由检的殉国无疑是一个悲壮的篇章。然而,在崇祯皇帝面临生死存亡之际,手握几十万重兵的将领左良玉却并未出现在京城,这引发..
崇祯皇帝有翻盘的机会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崇祯皇帝还是有机会翻盘,但是必须要有三个条件:迁都要早、忠贤不死、弃战和谈。
迁都要早
明朝到天启朝的时候就差不多可以关门了,朱家两百多年的基业也闹腾得差不多了。崇祯皇帝接手的是已经烂得不能再烂的摊子了,最为重要的是当时明朝北方闹天灾,山东、陕西、山西的旱灾导致了农业收入极具减少,旱灾造成了三年多的饥荒,北方的百姓要么饿死,要么逃荒。
饥荒导致了流民增加,这些流民成了农民起义军的骨干、主力。重点不是旱灾和饥荒,由饥荒引发的瘟疫——鼠疫爆发才是彻底压垮明朝的最后稻草。
崇祯十年左右,北方大规模暴发鼠疫,导致了十室九空,就一个北京城就有二十多万人死于瘟疫传染,鼠疫来势汹汹,基本上是朝染夕死,当时整个北方基本处于崩溃状态。
只有及时的迁都,崇祯皇帝才能在江浙一带的陪都南京重新开始,迁都并不是要放弃北方领土,迁都的目的就和我们现在做的自我隔离一样,既是隔离天灾,又是隔离瘟疫传染。
帝国也需要壮士断腕,崇祯皇帝如果有这样的勇气,才是他翻盘的唯一基础。至于北方被放弃,就不担心满清入关打进来吗,不担心李自成及北方农民起义占领北京城吗。他们也是人,他们也害怕,他们进来了依然会面临那些问题。
忠贤不死
明朝的气数其实在天启皇帝时期就应该断了的,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延续国祚的人居然是天下第一奸宦魏忠贤,有魏忠贤在,明朝的文官集团彻底的被压制住。
魏忠贤是历史上少有的奸逆之臣,但是在明朝末期那个时代,唯有以毒攻毒,唯有用非凡之人做非凡之事,才能起死回生,这一点只有魏忠贤能做大。因为他是唯一一个没有经历过文官进阶,没有明朝文人清流意识的权宦。
魏忠贤对崇祯皇帝来说非常的重要,只要有这样的奸宦在,就是迁都南京以后,整个朝政依然会掌握在皇权手中,不至于让朝中的党争继续在南京朝廷折腾,这对崇祯皇帝卧薪尝胆非常的重要。
朝廷有魏忠贤实行白色恐怖统治,崇祯皇帝要省心很多,至于魏公公要贪多,那根本就不是个事儿,只要能够保住江山就行。
魏忠贤就是崇祯皇帝的青山,可惜被他杀了。这是崇祯皇帝最为失败的地方。
弃战和谈
放弃对农民起义军的军事围剿,实施招抚为主,可能大家会说,那个时候要么有钱,要么有粮,如何劝说那么大帮流民放弃造反当良民呢。
这很简单,既然前面已经迁都了,北方的地主、贵族肯定也会跟着迁到南京,谁愿意在北方呆着吃老鼠呢,那就一定留下大片的土地荒芜。
朝廷完全可以下旨,北方土地全部划分给失地农民,免其税赋三年,这样的政策一出来,谁还愿意提着脑袋造反,造反的流民减少了,农民起义自然闹不起来。至于那些农民起义军首领,李自成、高迎祥、张献忠等人,那就高官收买,北方的土地多,州府也多,直接安排成总兵、巡抚的,大家都高兴。
让农民起义军们放下武器很容易,让他们活下来很难,因为灾荒依然存在,瘟疫依然横行,作为皇帝的崇祯此时就更需要一些厚黑了——有灾,总是要死人的,更何况死的是一帮曾经的反贼。
一方面从南方调配粮食救助北方,一方面以瘟疫隔离的借口进行灾民防范。在那个时期的流民,但凡有口吃的,就不可能造反,至于瘟疫,只要积极救治,早晚都一定会过去,这样的手段,既安置了流民,又把农民起义军安置在了北方地区,以抵抗满清的入侵。
那么北方的地主们答应分土地给流民吗?这个完全不用担心,有魏忠贤呢,这是个能耐人,他在天启朝时期就已经制定好杀富济贫的政策了,甚至连朱氏宗室供养的祖制都打算更改,要不是崇祯皇帝登基后杀了他,估计好多惠民政策就出来了。
剩下的就是辽东的满清问题了,这个太好解决了,直接与皇太极谈,把辽东割让给他,让他在那边当土皇帝,甚至把朝鲜都可以让给他,给明朝称臣纳贡,以关宁防线为界,大家罢兵言和,皇太极要的是自治,不是要推翻大明。
你这不是割土卖地吗,这不是出卖祖宗吗,大家一定会这么说,明朝文官集团那些清流也会这么说。对付这种死呆子,还是让魏忠贤去干,反正他就是个尿壶,该用的时候用,用完了再说。明朝已经到这个地步了,能用的就这把夜壶了。
综上三条搞定后,明朝基本上处于蜗居江南的局面,至少不会灭国,只要命还在,休养生息几年,调整朝中政治,任用能臣干吏,凭借江南富庶,十年时间就可开展北伐,复国还都不日可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在中国明朝末年的历史长河中,崇祯皇帝朱由检的殉国无疑是一个悲壮的篇章。然而,在崇祯皇帝面临生死存亡之际,手握几十万重兵的将领左良玉却并未出现在京城,这引发..
崇祯皇帝,明朝末代皇帝,面临农民起义军的进攻和清朝势力的威胁,最终选择坐镇北京直至城破国亡。这一决策背后,既有其个人性格的影响,也有当时政治、军事及社会文..
明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统治的王朝,也是令后世惦念无比的盛世。可是盛世总有衰落时,虽说明朝时的中华文明已经发展到了很繁盛的程度,但最终还是迎来了消亡和..
对明朝军队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崇祯天子朱由检在紫禁城北面的煤山(今景山)自..
在大明朝崇祯时期,关外的满清皇太极接过了他老爹反抗的大旗,继续在关外进攻关宁防线,只不过他的攻击力度不太大,他正忙着建立满清,而在大明的关内,李自成等一大..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崇祯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皇帝朱由检心中的惶恐和绝望无法用文字描述。 李自成的大顺军已..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崇祯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崇祯十六年十二月。 这时候的北京城已然寒风凛凛,路有冻死骨已经不是新鲜事,连..
崇祯皇帝为什么死也不逃跑?当时崇祯被“绑架”了?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1644年4月25日崇祯皇帝自缢于在煤山,伴随着偌大的明帝国一..
说起洪承畴,大家脑海中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个人辜负了崇祯皇帝的厚望,投降了清军,成为了明朝末期最大的汉奸。 那么,洪承畴在投降清军之前,是和清军做过殊死搏..
1644年3月18日夜,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帝和太监王承恩在煤山上吊自杀,大明灭亡。这正如好多历史学者所说的结论一样:明朝的灭亡是一次偶然!崇祯帝完全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