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和明朝都推崇以文管武 具体细节方面是什么样的

时间: 浏览:加载中...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宋明以文管武,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说到宋朝和明朝其实还是有很多的差别的,各个方面都有,但是宋朝和明朝有一个比较类似的地方,话说这个就是以文管武这件事情,宋朝和明朝都推崇这个,但是在具体细节方面又有什么情况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具体是怎么回事吧!

image.png

  最大的一个区别是,明朝有很多文臣都很能打,而宋朝的文臣基本上都是真的水!

  通过对宋明两代文臣的对比,我们不难发现,两宋时期鲜有下马能文、上马能战的文臣。两宋时期的名将,不论是北宋初年的曹彬、杨业、张琼等名将、还是南宋时期的岳飞、韩世忠、孟珙、吕文焕等名将,他们都是出身行伍,或是本身就是将门之后。也就是说,这些能征善战的两宋名将,本身就是正儿八经的武将。

  而明朝不同,明朝初年的芸芸将星,如徐达、常遇春、汤和、蓝玉、冯国用等,这些都是行伍出生,都是追随朱元璋起事的悍将。但天下太平后,明朝实际上也走向宋朝重文轻武的道路,用文臣来对行伍出身的武将加以制约。

  然而,宋朝监管武将的文臣,基本上都是些不知兵事的书生。而明朝不同,终明一代在各个时期,都能涌现出一批虽是文臣出身,却又能征善战的人物。

image.png

  比如:在北京城保卫战中力挽狂澜的于谦;明朝中期的抗倭名将胡宗宪和谭纶;还有明末时期的洪承畴、袁崇焕、孙传庭、孙承宗等,这些名将,实际上都是文臣出身。

  而这些实际上还是蛮符合刚明的骨风的!明朝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为旗号,推翻蒙元统治,恢复汉家江山。因此,后世历代上至君王、下至文武百官或多或少也都继承了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两朝留下的刚强硬朗作风。

  所以,很多明朝的文臣,虽然都是科举出身的读书人,但却没有两宋文臣那股软弱不堪的风气。他们当中的不少人,都能在国家民族危难之际挺身而出,与武将和官兵一道,征战杀伐,抵御外敌,保家卫国!

  而这些刚强硬朗、能征善战的文臣,又会一代接一代的培养和传承自己的意志给到自己的门生。比如明末的孙承宗,就培养出了马世龙、袁崇焕等一批文臣武将;又如胡宗宪坐镇东南时期,也提拔和培养了俞大猷、戚继光等抗倭名将;再如他的幕僚徐渭,虽然是一介书生,却精通军事,晚年又培养了李如松这样的将门虎子。

image.png

  此外,许多明朝熟知兵事的文臣,甚至还会留下军事著作,为后世的文臣武将积累军事经验。而这才是虽然同样是奉行“重文轻武、以文管武”的国策,但明朝军事却比宋朝军事要更为硬朗的主要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历史解密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