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军事能力到底有多差 为什么他六出祁山都是没有结果的

时间: 浏览:加载中...

  还不知道:诸葛亮为什么六出祁山无果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陈寿在《三国志•诸葛亮传》对诸葛亮有这样的评论: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这段评论常常被人们引用。

image.png

  陈寿的评论有以下的要点:第一,极大的赞扬的诸葛亮在蜀汉内政的成就,以及对诸葛亮依法治蜀方针的肯定,最后赞扬他为“识知之良才”。第二,对诸葛亮的军事能力提出了严重质疑,指出军事非诸葛亮之强项。而陈寿质疑诸葛亮军事能力的依据是“连年动众,未能成功”,即北伐多次却没能恢复中原,消灭曹魏。那么,诸葛亮是不是真的优于政治外交而拙于军事呢?

  诸葛亮第一次领兵是在东汉建安十六年(211年),随同大将赵云和张飞入蜀支援在益州的刘备。而真正让诸葛亮展现军事能力的机会,却要等到蜀汉建兴三年(225年),在这一年,诸葛亮率众南征孟获,不到半年就平定孟获势力。在这场后来被演义成七擒七纵故事的战争中,充分反映了诸葛亮杰出的能力。我们知道,战争(军事)是政治的继续和延伸,诸葛亮在南征时,采用收服人心的政治策略,配合军事行动,用较短的时间平定了南中,也为蜀汉解决民族问题树立了典范。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诸葛亮能够将政治策略与军事行动很好的结合,是有军事家的才能的。纵览历史,无论是曹操、李世民,又或是毛泽东等人,无不是具备这种素质的。然而,只拘于战术、武艺、兵力,而没有战略眼光、政治能力,项羽的失败就是很好的例子。

image.png

  平定南中不久,诸葛亮开始筹备北伐并于建兴五年(227年)付诸实践。这也是其人生中兴复汉室的高潮,也是其军事能力发挥的高潮阶段。只到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是死在北伐的路上。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六出祁山”。六出祁山,战争的频率极高,而战果很小——始终没能打进中原,如何能体现诸葛亮有杰出的军事才能呢?

  其一,战争打的是综合国力,尤其是经济实力,从古至今,都不例外(当然也不能否认指挥员的重要作用)。蜀汉在这方处于弱势,人口不如曹魏,蜀地面积不如曹魏(虽是天府之国但毕竟只有益州一州之地),粮食上的短缺造成诸葛亮北伐较大的问题,故北伐时总是”粮尽而退“。

  其二,蜀汉具体的政治军事实力亦不如曹魏。蜀汉缺乏人才,尤其表现在诸葛亮北伐后期以及诸葛亮死后。能独挡一面的”五虎上将“只剩了个赵云给他,赵云死后,就只能仰仗魏延了。而曹魏方面人才济济,统帅类人物有曹真、司马懿,大将有王双、张郃、郝昭、郭淮等,以及在朝中谋划的文臣不计其数。

image.png

  其三,丢失荆州后,隆中对基本破产,想要逾越祁山北伐难上加难。恶劣的地理条件,导致战争所需后勤物资供给困难,连顾命大臣李严也难办好粮草运输之事。况且后主暗弱平庸,朝中反对势力也不可小觑。

  说到这,有人会说了:有如此多的劣势,为什么还要去北伐?答案在《后出师表》中。虽然此表作者不明,但有一句大实话: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事实上,帮助刘备集团去争取天下,实现诸葛亮的政治抱负在历史兴亡的潮流前,是很难的。但感人之处就在这,就在诸葛亮明知难为而为之的气概与志向。

image.png

  那么,诸葛亮北伐具体战果是什么?招降姜维,斩杀张郃、王双,让曹真、司马懿占不着便宜。在有如此多劣势的条件下,能做到以上的战果,充分看出诸葛亮的军事能力。在司马懿与诸葛亮对决中,能让牛人司马懿说出”天下奇才也“、”吾便料生,不便料死故也。”这样的话,实在不容易了。

  当然,诸葛亮在其军事生涯中也有过重大失误,例如派遣马谡守街亭一事。出于诸葛亮谨慎性格,他在军事的机动应变上的确有不足,但不能以此否定诸葛亮军事能力。在浩瀚的三国,能有卓越政治才能、高超外交智慧、杰出军事能力的全才,恐怕只有诸葛武侯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历史解密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

  • 杜预与诸葛亮:不同时代下的卓越之才

      在历史长河中,杜预与诸葛亮皆是各自时代的杰出人物,他们以非凡的才能和卓越的贡献在历史画卷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由于所处时代背景、面临的任务以及所擅..

    杜预与诸葛亮:不同时代下的卓越之才
  • 诸葛亮斩马谡:一次复杂而深刻的决策探讨

      在三国历史的长河中,诸葛亮斩马谡的事件无疑是一个引人注目的转折点。这一决策不仅直接导致了蜀汉北伐战略的受挫,也引发了后世对于诸葛亮用人、决策以及军纪执行等..

    诸葛亮斩马谡:一次复杂而深刻的决策探讨
  • 周瑜成名之路:与诸葛亮之比较

      在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英才,其中周瑜与诸葛亮无疑是最为耀眼的两颗星辰。周瑜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在东吴乃至整个三国历史中留下了..

    周瑜成名之路:与诸葛亮之比较
  • 周瑜成名之路:与诸葛亮之比较

      在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英才,其中周瑜与诸葛亮无疑是最为耀眼的两颗星辰。周瑜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在东吴乃至整个三国历史中留下了..

    周瑜成名之路:与诸葛亮之比较
  • 周瑜成名之路:与诸葛亮之比较

      在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英才,其中周瑜与诸葛亮无疑是最为耀眼的两颗星辰。周瑜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在东吴乃至整个三国历史中留下了..

    周瑜成名之路:与诸葛亮之比较
  • 诸葛亮:人格魅力闪耀千古的智者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诸葛亮以其卓越的智慧、高尚的品德和非凡的人格魅力,成为了后世传颂的千古佳话。那么,诸葛亮的人格魅力到底有多强?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位智..

    诸葛亮:人格魅力闪耀千古的智者
  • 诸葛亮北伐之意义:虽败犹荣的悲壮征程

      在三国鼎立的历史背景下,诸葛亮作为蜀汉的丞相,以其卓越的智慧和深厚的谋略,成为了后世敬仰的军事家与政治家。然而,他多次北伐曹魏却以失败告终,这不禁让人发问..

    诸葛亮北伐之意义:虽败犹荣的悲壮征程
  • 曾经战胜诸葛亮的三国名将:曹真

      在三国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中,诸葛亮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成为了蜀汉的顶梁柱,被后世誉为“千古第一相”。然而,在诸葛亮多次北伐中原的征途中,并非一帆..

    曾经战胜诸葛亮的三国名将:曹真
  • 诸葛亮三分天下非原创?揭秘历史背后的真相

      在三国历史的长河中,诸葛亮以其卓越的智慧和深邃的战略眼光,成为了流传千古的传奇人物。他提出的“三分天下”策略,更是被后世视为经典中的经典。然而,令人意想不..

    诸葛亮三分天下非原创?揭秘历史背后的真相
  • 诸葛亮的老家探秘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诸葛亮以其卓越的才智和无私的奉献而名垂青史。作为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发明家、文学家。那么..

    诸葛亮的老家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