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北伐失败是因为用兵不行吗 这种说法有没有道理

时间: 浏览:加载中...

  诸葛亮真的不会用兵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三国志》里描述的诸葛亮智勇双全,忠诚可靠,在他死后,司马懿观察蜀军留下的营垒,不禁感叹“天下奇才也!”《诸葛亮传》的末尾还附有一篇陈寿的简评,他先是称赞诸葛亮“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又说其素有苞括四海、震荡宇内的志向,所以才几度引兵蹈涉中原、抗衡上国。最后陈寿评价说诸葛亮具有政治才干,但不擅长用兵,即“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所以才会导致北伐无功。

  因此,在陈寿看来,诸葛亮北伐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不懂用兵,他没有出奇制胜、临阵应变的能力。所以当魏延请兵万人,想效法韩信从子午关出击,兵行险棋时,诸葛亮却断然拒绝了。对此,魏延怨恨不平,认为自己的才能得不到发挥,嘲笑诸葛亮胆小。而按诸葛亮求稳的做法去北伐,最终也片功未立,可见诸葛亮用兵能力不怎么样。所以陈寿断定说:

  “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三国志》里的这个评价给了许多读史的书生先入之见,他们坚决的认为诸葛亮北伐失败是因为用兵不行,好像换了孙武、白起或曹操来指挥,结果就一定能成功一样。

image.png

  诸葛亮是否会用兵?

  北伐成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诸葛亮之后,历史上进行北伐的后辈可谓层出不穷。而且他们的国家并不比蜀汉弱,敌国也不比曹魏强,但很少有人能够成功。如果单单用结果来衡量一个主帅的指挥能力,在逻辑上是说不通的。

  西晋灭亡,祖逖率军北伐,中流击楫而誓曰:“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结果晋军一直无法讨灭石勒,十年之后,晋朝内乱,祖逖忧死,北伐失败。我们是否也可断定“将略非祖逖所长欤”?

  曹彬是北宋的名将,他参与指挥平定后蜀和南唐的战争,但是在北伐辽国时却遭遇了惨败。我们是否也可以据此说“将略非曹彬所长欤”?

  北伐要想获得成功,不仅是收复几座旧城,而且要讨灭北边的国家。

  东晋北伐,唯有桓温与刘裕成绩的最大。桓温北伐前秦时,成功收复了洛阳。他急忙向晋哀帝上疏,请朝廷迁都中原,一切北徙以充实河南,但朝廷见北土萧条,人情疑惧,不肯北迁。在孙绰等人的劝告下,桓温放弃了迁都的计划。数年后洛阳再度沦陷,晋室错失回归中原的时机。这场北伐也归于失败,那么北伐无功,是否也是因为“将略非桓温所长欤”?

  刘裕是南北朝时最会打仗的汉人皇帝,他歼灭的国家数不胜数。在灭亡后秦,刘裕成功收复了沦陷于胡人长达百年的长安,他召集诸将,谋议迁都洛阳。参军王仲德劝阻说:“非常之事,固非常人所及,必致骇动。今暴师日久,士卒思归,迁都之计,未可议也”。部将也都认为晋军没法守住北伐的成果,刘裕又想留驻长安以经略西北,而诸将皆久役思归,加上刘穆之病卒,朝中根本无托,只得回师江南。五年后,长安和洛阳又重新沦陷,这次北伐也是无功而反。那么也可以据此评论说“将略非刘裕所长欤”?

  将北伐失败的原因归于诸葛亮的用兵能力,或者根据北伐失败的结果来怀疑诸葛亮的用兵能力,这都是片面的。因为它忽略了客观形势,夸大了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而且我们甚至可以说,这些书生是军事盲,他们完全没有认识到诸葛亮的真实目的——北伐不是为了讨灭曹魏,而是为了保存蜀汉。

image.png

  历史上北伐成功的将领寥寥无几

  诸葛亮最初的战略构想

  诸葛亮茅庐授计刘备时,提出了隆中战略,说:

  “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向宛、洛,将军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宋朝的书生苏洵读史至此,不禁废书长叹,说:“诸葛孔明弃荆州而就西蜀,吾知其无能为也。”认为诸葛亮没有把战略重心放在荆州,而是劝刘备窥取西川。西川地理闭塞,守不可出,出不可继,根本就不是北伐的理想根据地。后来也有书生继续批判说隆中对犯了分兵的错误,没有集中兵力去北伐。从西川和荆州两路北上,怎么讨灭得了曹魏呢?

  在我们看来,论史者不应做事后诸葛,只论形势而不看实际,我们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是。

  隆中对时,曹操雄踞中原,“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所以诸葛亮告诫刘备说“不可与争锋”;孙氏据有江东,根基坚固,故孔明又说“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由此可见,隆中对是以“不争操”和“不图权”为策略的,后人反以争操与图权来诘难其理论,岂非牛头不对马嘴?隆中对根本就不是后来北伐的指导思想,而是诸葛亮立足于当时刘备当时的困境而提出的解决方案。

  当时刘备四处战败,旅寄江表,屯兵新野,外为曹操所逼,内为刘表所忌,几乎无地立足。所以诸葛亮才教他夺刘表之荆州、图刘璋之巴蜀以求自立。隆中对的根本目的是力求鼎足三分,至于霸业可成、兴复汉室之语不过是美言以感刘备而已。当人无尺寸之地时,哪里还顾得上图谋天下呢?诸葛亮知道曹操势力太大,已经不可与争锋;孙权根基稳固,只能交结为援。刘备所要努力做到的就是夺取荆州和西蜀来作为立足之地,然后“待天下有变”,再去考虑统一天下的问题。

  后来关羽和刘备皆不用其言,不满足于三分,而是急切要统一。关羽想要自己北伐灭魏,故而反失荆州;刘备称帝后欲东图江左,讨灭孙权,尽长江为己有,然后再北伐曹魏。终败于猇亭,无能为也。

  在关羽、刘备相继失败后,蜀国丧失了荆州、仅保有西川之地,连三岁小孩都知道北伐灭曹魏比登天还难,难道诸葛亮不知道吗?

image.png

  诸葛亮北伐示意图

  诸葛亮北伐的目的不是灭魏,而是要存蜀

  诸葛亮北伐曹魏,不听魏延之劝,不肯从子午谷出,直捣长安,而是执意西出祁山,趋近秦、陇。结果连年征战,数次北伐都无功而返,最终病死于五丈原。议者因此非议诸葛亮的用兵能力,认为其为人过于谨慎,不敢冒险,不懂奇兵之效,陈寿更说将略非诸葛亮所长。

  细考其究竟,其实不然。诸葛亮北伐曹魏,名为攻而实为守,是以攻为守而已。曹魏之强,蜀不足以灭之,即使诸葛亮听从魏延的计谋,出奇兵攻取长安,蜀军亦未必能守得住。长安地处关中,靠近洛阳,是曹魏必守、必救、必反攻之地。且偏远于蜀汉,粮道漫长而险难,蜀国即使能攻下长安亦不能坚守到底,大概率还是像桓温、刘裕北伐那样,归于失败而已。所以诸葛亮拒绝使用魏延的计谋,他并不认为蜀国具备灭亡魏国的实力。

image.png

  诸葛亮北伐实际上并不是志在灭亡曹魏,而是要巩固蜀汉。以诸葛亮之战略,欲从祁山进取,渐序攻克天水、南安、阴平等地,用来做为蜀国抗击曹魏将来入侵的屏障,所以其北伐中原实是以攻为守。这点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就指出来了,他说:

  “秦、陇者,非长安之要地,乃西蜀之门户也。天水、南安、安定,地险而民疆,诚收之以为外蔽,则武都、阴平在怀抱之中,魏不能越剑阁以收蜀之北,复不能绕阶、文以捣蜀之西,则蜀可巩固以存,而待时以进,公之定算在此矣。公没蜀衰,魏果由阴平以袭汉,夫乃知公之定算,名为攻而实为守计也。”

  当关羽战死,失去荆州后,诸葛亮自知道隆中分兵两路北伐灭亡曹魏的战略已经破产,因而转为防御。以攻为守是为了迷乱敌军,“克复中原”也不过是个口号,这自然不能明白地向部下做出说明,因此诸葛亮无法安抚魏延,只能任由其怨恨。

  诸葛亮死后,费祎和姜维皆不知北伐的真意,因此出现了九伐中原、以攻为攻的错误战略。欲以柔弱之蜀汉兼并强大之曹魏,反而使蜀汉日益衰弱,终于败亡,人之战略眼光差异,如此。

  所以,不懂军事、地理与形势,就胆敢妄议古人,这是可笑的书生之见。正所谓“古人作事无巨细, 寂寞豪华皆有意。书生轻议冢中人, 冢中笑尔书生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风云人物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

  • 诸葛亮战略失误与蜀国衰亡探析

      在三国历史的长河中,蜀汉的兴衰与诸葛亮的智慧与决策紧密相连。然而,历史的车轮并非总是按照智者的意愿前行。  一、诸葛亮与蜀国的辉煌时期  诸葛亮,字孔明,..

    诸葛亮战略失误与蜀国衰亡探析
  • 揭秘:诸葛亮心病如何引发蜀国历史最大冤案?

      在中国古代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以其卓越的智谋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成为了后世敬仰的楷模。然而,在诸葛亮光辉的一生中,也曾因为“心病”而引发了一场蜀国历史上..

    揭秘:诸葛亮心病如何引发蜀国历史最大冤案?
  • 白帝城托孤真相:刘备真的有意让诸葛亮取代刘禅吗?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三国时期的刘备与诸葛亮之间的深厚情谊和信任,一直为后人所称颂。其中,白帝城托孤的故事更是广为流传,成为千古佳话。然而,关于刘备在白帝城托..

    白帝城托孤真相:刘备真的有意让诸葛亮取代刘禅吗?
  • 刘禅是个怎样的人?诸葛亮对他的评价如何

      刘禅,即蜀汉后主刘阿斗,是三国时期蜀汉的第二位皇帝。关于他的评价历来众说纷纭,既有认为他昏庸无能的观点,也有认为他大智若愚的看法。而作为蜀汉丞相的诸葛亮,..

    刘禅是个怎样的人?诸葛亮对他的评价如何
  • 诸葛亮锦囊妙计的实质:争权夺地与残杀生灵

      在三国时期,诸葛亮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闻名于世。然而,在他辉煌的职业生涯中,有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他的许多锦囊妙计背后隐藏着残酷的战争现实:争权..

    诸葛亮锦囊妙计的实质:争权夺地与残杀生灵
  • 千古悬案:诸葛亮有没有借刀杀关羽?

      在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时期的故事总是令人津津乐道,其中关羽失荆州更是蜀汉政权的一大悲剧。关羽之死,不仅标志着蜀汉失去了一个重要的军事重镇,也让无数后人猜测其..

    千古悬案:诸葛亮有没有借刀杀关羽?
  • 揭秘诸葛亮墓历经1700年为何始终无人敢盗?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诸葛亮作为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以其卓越的智慧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成为了后世敬仰的对象。他的陵墓,历经1700年风雨,却奇迹般地始终无..

    揭秘诸葛亮墓历经1700年为何始终无人敢盗?
  • 除了姜维之外,诸葛亮的接班人还有谁?

      诸葛亮去世后,蜀汉政坛上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接班人,他们各自以不同的方式延续和发展了蜀汉的基业。以下是除了姜维之外的其他九位重要接班人:  1. 蒋琬:蒋琬..

    除了姜维之外,诸葛亮的接班人还有谁?
  • 诸葛亮与魏延:一段充满争议的历史纠葛

      在三国历史的长河中,诸葛亮与魏延的关系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有人说,诸葛亮对魏延有偏见,故意打压他;也有人认为,魏延确实存在反骨,诸葛亮不得不防。那么..

    诸葛亮与魏延:一段充满争议的历史纠葛
  • 诸葛亮为什么不先伐吴:战略智慧与时代背景的深度解析

      诸葛亮,蜀汉丞相,以卓越的智慧和谋略闻名于世。然而,在他执政期间,蜀汉为何没有选择先伐吴?这一疑问不仅关乎历史事实,更揭示了深刻的战略思考。  一、战略环..

    诸葛亮为什么不先伐吴:战略智慧与时代背景的深度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