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名臣张纮临终指出孙权两大缺点,他为何要说出来?

时间: 浏览:加载中...

  对张纮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说起三国名臣,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诸葛亮、荀彧、周瑜等人,却极少会想起张纮。但张纮之于东吴的作用,并不亚于诸葛亮之于蜀汉,荀彧之于曹魏,是一位不折不扣的三国名臣。

  一、张纮其人

  张纮,字子纲,东汉广陵人,文学家、谋士,与张昭合称“二张”。

  张纮有才学,善文章,年轻时游学京都,曾跟博士韩宗学习易经和欧阳尚书,又到外黄跟濮阳闿学习韩诗、礼记和左氏春秋,回到本郡,被荐举为茂才。“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是东汉末年的名士兼名嘴。在官渡之战中,陈琳作《为袁绍檄豫州文》,痛斥曹操。曹操当时正患头风病,卧床读陈琳檄文,惊出一身冷汗,翕然而起,头风病竟然顿愈。由此可见陈琳文笔之犀利。然而,陈琳却称,自己的文章与张纮相比,只能是“小巫见大巫”。

  由于张纮有才能又有名气,故而在追随孙策之前,当时的东汉朝廷三巨头——大将军何进、太尉朱儁、司空荀爽都曾想聘请张纮为掾,但张纮都拒绝了。何以拒绝?因为在张纮看来,何进、朱儁、荀爽之流都无法真正成就大事。后来的事实证明,何进等人确实都没能成事,这说明张纮很有见识。

  孙策创业江东前,数次亲自登门邀请,张纮遂出仕为官。后因孙策与曹操结好,张纮被派至许都任侍御史。孙权继位后,张纮返回江东任会稽郡东部都尉、长史等职,建议孙权迁都秣陵(建业),六十岁病逝前写下劝谏遗表,孙权为之流涕。

image.png

  二、老成谋国

  孙坚去世后,孙策想子承父业,数次邀请当时正避祸于江东的张纮辅佐自己。张纮为孙策的诚意所感动,于是答应出仕,并对孙策献上“投丹杨,收兵吴会,则荆、扬可一,仇敌可报”,进而“据长江,奋威德,诛除群秽,匡辅汉室”,成就霸业之策。

  这一策略循序渐进,老成持重。孙策按照张纮的策略去做,果然在江东建立起自己的霸业基础。这也体现了张纮的见识。

  所谓英雄所见略同,后来鲁肃对孙权提出东吴版“隆中对”,认为“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孙权应该“保守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此王业也”等策,实际上是对上述张纮之策的延续。

  孙策号称“小霸王”,作战勇猛,喜欢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张纮认为,军中主将的主要职责是筹谋策划,身系三军将士性命安危,故而不可轻率行动,亲身涉险与区区小寇对阵相斗。于是劝谏孙策说:“愿麾下重天授之姿,副四海之望,无令国内上下危惧。”

  建安十四年,孙权包围合肥,但很久未能攻克。孙权于是亲自率领轻骑突击敌人,张纮也劝阻说:“武器是不吉祥的器物,战争是很危险的事情。如今将军倚仗着锐气,轻视强大凶暴的敌人,使得三军上下无不为您担心。即使能杀死敌将,俘获战旗,威震敌军,这不过是一个偏将的责任,不是主将所该作的事情。愿您抑制一下像孟贲、夏育那样的勇气,而胸怀争霸天下的王者谋略。”孙权这才停止出击。

  主帅与将士职责不同,分工不同,主帅负责谋划,将士负责冲杀,大家只有各司其职,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所以,无论是劝谏孙策不可与小寇相斗,还是劝谏孙权不可亲自率兵突击敌人,张纮的主张都是老成持重,极有见识的。

image.png

  三、忠心不二

  孙策起事之初,离开江东去投袁术,以讨回父亲孙坚留下的部众。离开之前,孙策将“老母弱弟”托付给张纮照看。孙策去世后,孙权继位。但当时孙权年纪尚轻,外部多难,根基不稳。孙权之母吴夫人深感忧虑,于是又拜托张纮与张昭等人合力辅佐孙权,令其匡正孙权的过失。

  孙家之所以对张纮如此信任,是基于张纮对孙吴的忠心不二。

  孙策称霸江东后,张纮曾有一段时间离开东吴,在东汉朝廷任职。建安五年,孙策去世,曹操准备趁孙权正在办丧事之机出兵攻打东吴。在此关键时刻,张纮劝曹操说:“乘人办丧事进行讨伐是不符合古代道义的,如果不能攻克,便是化友为敌,不如利用这个机会厚待孙权。”

  曹操认为张纮的话有道理,于是上表推荐孙权担任讨虏将军,兼任会稽郡太守,又上表推荐张纮担任会稽郡东部都尉,让张纮劝导孙权归附朝廷。

  张纮劝曹操的话,表面上看似乎是为曹操考虑,实则是为了维护东吴的利益,是真正的“身在曹营心在汉”。张纮回到东吴后,自然不会帮助曹操劝导孙权归附朝廷,而是尽心尽力辅佐孙权,并无二心。

  值得一提的是,许多人认为,孙权将治所迁往建业是听取了刘备的建议。其实不是,在刘备建议孙权将治所迁往建业之前,张纮早就劝过孙权将治所迁往建业,为创立吴国奠基。此事也说明,张纮确实是十分忠心地为东吴的未来谋划。

image.png

  四、临终遗表

  黄龙元年,即公元229年,孙权在称帝后不久,迁都建业,张纮回吴郡迎接家眷,不料却在途中病逝。临终前,张纮将写好的遗表交给儿子,转呈孙权。遗表曰:

  “自古有国有家者,咸欲修德政以比隆盛世,至于其治,多不馨香,非无忠臣贤佐也。由主不胜其情,弗能用耳。夫情惮难而趋易,好同而恶异,与治道相反。传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言善之难也。人君承奕世之基,据自然之势,操八柄之威,甘易同之欢,无假取于人,而忠臣挟难进之术,吐逆耳之言,其不合也。不亦宜乎!离则有衅,巧辩缘间,眩于小忠,恋于因爱,贤愚杂错,黜陟失序,其所由来,情乱之也。故明君寤之,求贤如饥渴,受谏而不厌,抑情损欲,以义割恩,则上无偏谬之授,下无希冀之望矣!”

  张纮临终的这份遗表,可谓情真意切,与诸葛亮的《出师表》颇有几分相似之处,其主要观点是劝孙权应该抑制私情,损减私俗,任用贤能,远离小人。

  首先,张纮指出人性的两大弱点,即畏惧艰难,趋就容易;喜好相同意见,厌恶不同意见。所以,自古君王虽然都有修行德政以成就太平盛世的意愿,但大多无法实现,其原因就在于畏惧艰难,喜好相同意见,无法克制自己的私情,不能任用与自己意见不同的忠诚贤能。

  紧接着,张纮指出君王畏惧艰难,趋就容易,喜好相同意见,厌恶不同意见的危害。他认为,如果君王畏惧艰难,趋就容易,喜好相同意见,厌恶不同意见,不能抑制私情,损减私俗,听不进逆耳的言语,不愿采纳忠义之臣的建议,就会与忠义之臣产生间隙,让小人有机可乘。小人善于花言巧语,把奸邪伪装成忠心,把君王搞得迷迷糊糊,于是君王就会失去罢免和进用的标准,启用小人,搞乱国家治理。

  最后,张纮对孙权提出了希望。他说,圣明的君王应该如饥似渴地求访贤能,不厌其烦地接受规劝,抑制私情,损减私俗,为大义而割舍私恩,这样上面就不会有偏颇错廖的任用,下面也就不抱非分之想了。

  张纮最后的这个希望很有意思。他虽然没有明说是对孙权的希望,而是说圣明的君王应该如何如何,但实际上,这就是对孙权提出的希望,也是对孙权存在缺点的指正。因为人们希望某人在某方面如何做,言下之意其实就是此人在某方面存在缺失,做得还不够好。

  张纮之所以会说得如此委婉,与他的性格有关。南宋史学家萧常曾说:“纮与昭,号二张;纮柔克,昭纯刚。纮先死,德不亡,昭后死,誉益彰。”也就是说,张纮性格不如张昭刚烈,比较柔和,但他们对东吴的历史功绩是一样的。这种柔和的性格,实际上也符合张纮老成谋国的特点。而且,柔和的不那么激烈的劝谏,也容易被采纳。故而孙权在看完张纮的遗表后,才会为之流涕。

  当然,孙权的眼泪、鼻涕确实是流了,至于有没有改正张纮在遗表里所指出的两大缺点,则是另一回事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风云人物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