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是怎么实行天下二分之计的?周瑜西征的成功率高不高?

时间: 浏览:加载中...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周瑜西征的成功率高不高?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周瑜是三国时期一个令人惋惜的人物。领导过“赤壁之战”和“南郡之战”两次比较重要的战役,成为历史长河上一颗闪耀的将星。而且这个时候的江东集团还富有拓展的野心,周瑜也提出向西进入益州的计划,然后与北方呈现出“天下二分”的局势。孙权也敲定了这个计划。可惜周瑜在率兵西进的时候病死,没有在历史上再添一笔。那么假设周瑜没有在途中病死,他成功攻入益州的成功率有多大呢?他能够完成自己的宏伟战略吗?

  江东集团的“天下二分之计”

  在孙策时期,江东集团的扩张计划中包含西方和北方两个方向,希望将扬州、徐州以及面对或者说窥看荆州的江夏郡掌握在手中,初步建立一个联系紧密的、跨越江南江北的、有机会进入中原逐鹿的基本盘。这是一种很积极的扩张战略。然而在孙策遇刺,孙权上位之后,江东集团的扩张战略也随之发生变化。这个时候曹操击败了袁绍,缓解了压力,在河南江北之间站稳了脚跟。再加上江东集团之前屡次北伐均无功而返。于是江东集团与曹操集团达成一种和平的状态,其战略改为一心向西扩张,攻取江夏、南郡,全据长江防线;然后入峡口进入益州。这样一来,益州、荆州、扬州这南方三个大州都划入孙氏的版图,最南方的交州与北方隔绝,其中又没有具有足够野心和控制力的人物,自然会被孙权消化掉。仅从地图上来看,如果完成这个战略,孙权已经占据了半壁江山。

image.png

  关于江东集团的“天下二分之计”,鲁肃、甘宁、周瑜都提出过。他们提出的时间、当时的环境和具体的内容都有差距。鲁肃的想法相对保守,只提到了攻取荆州,全据长江,对益州的想法很模糊;甘宁提出先一鼓作气攻入楚关,也就是鱼复县的扞关,打开入蜀的通道,然后慢慢攻略益州。其中周瑜的战略最宏伟,也最全面。周瑜提出入蜀消灭刘璋后北上消灭张鲁,保证益州的北天门汉中,在这个基础上与西北方的马超联合,避免西线的战事,自己回到中线的江汉地区,一鼓作气拿下襄阳。襄阳控制汉水,两侧有巫山和大别山作为屏障,更保护了荆州的安全。同时襄阳更处于中原地区,对汉都许县的威胁极大。关羽后来在襄阳以北的樊城“水淹七军”,就迫使曹操产生迁都的想法。而曹操一旦北迁,对河南地区的震动非常大。小编认为如果周瑜的计划得以实施,这对于孙权来说应该是最完美的局面了。

image.png

  《三国志·吴书·鲁肃传》:“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三国志·吴书·甘宁传》:“一破祖军,鼓行而西,西据楚关,大势弥广,即可渐规巴蜀。”《三国志·吴书·周瑜传》:“乞与奋威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戚操,北方可图也。”

  周瑜实施“天下二分之计”的背景

  鲁肃和甘宁提出“天下二分之计”的时候,孙权西进的路线还被黄祖所堵截,内部还有大大小小的山越势力,进攻江夏、抚讨山越当然是主要目标。消灭黄祖之后,曹操也南下占据了荆州,从而引发将荆州重新洗牌的“赤壁之战”。孙刘联军在“赤壁之战”中获胜,并且对曹操进行反攻。孙权和张昭在淮南地区没有打开局面,周瑜等人却成功拿下江陵,获得入川的钥匙以及北伐襄阳的基石;而刘备集团的张飞、关羽在“南郡之战”中有所表现,分得江陵以南的公安,刘备又南征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获得一块战略价值不高但足以安身立命的地盘。

image.png

  《江表传》:“周瑜为南郡太守,分南岸地以给备。备别立营於油江口,改名为公安。”《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先主表琦为荆州刺史,又南征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零陵太守刘度皆降。”

  周瑜与鲁肃不同。在出现刘备这个变数之后,鲁肃就将原先的战略推翻,制定扶持刘备牵制曹操的新的战略。而周瑜一直将刘备视为大敌,没有联合的可能。周瑜向孙权献策,将刘备软禁起来,提供美女珍玩迷惑其心志,将关羽、张飞收为己用。但这个计划受到孙权、鲁肃的反对。于是周瑜又提出上面所说的“天下二分之计”,趁曹操新败的时候入川消灭刘璋。这个计划得到通过,于是周瑜回江陵准备入川,是年建安十五年(即公元210年)。

  周瑜入川作战的成功率高吗?

  首先先说小编的看法。小编认为周瑜入川作战的成功率并不高,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益州易守难攻

image.png

  这是摆在眼前的最基础的事实。从南郡进攻益州,基本上只有沿水路入峡口,一路攻取秭归、巫县、鱼复、朐忍、临江、江州等地。直到攻克江州,掌握这个水路交通发达的枢纽,才会打开局面。后来诸葛亮、张飞、赵云、刘封等从荆州入川配合刘备包围成都,就是沿着这样一条路线。诸葛亮等人的军事行动看上去非常顺利,然而那是在刘备在益州北方吸引大多数刘璋的兵力的基础上完成的。刘备消灭刘璋是由葭萌到成都、由夷陵到江州;由北到南、由东到西两条进军路线进行钳击,而周瑜入川只有由东到西一条路线。这无疑使入川作战的难度大大提高。我们可以参考三国后期罗宪与陆抗之间的永安(即鱼复)之战,罗宪用极少的兵力,在内有疫病,外有强敌,孤立无援的状态下,抵抗东吴超过三万军队的进攻长达六个月。所以小编不认为周瑜入川作战会像诸葛亮等人那样顺利。

  《襄阳记》:“复遣陆抗等帅众三万人增宪之围。被攻凡六月日,而救援不到,城中疾疫大半。”

image.png

  而且从荆州进攻益州,在水利上也取得不到什么优势。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周瑜进攻益州是逆流而上。这样不仅会导致行军上的困难,也有后勤运输上的困扰。此时距离“南郡之战”没过多久,在南郡大概没有太多的粮食,“荆南四郡”又被刘备所占据,所以小编猜测进攻益州的军需要从长沙郡(当时刘备和孙权在“荆南四郡”的势力错综复杂,孙权也占有一部分长沙郡)、江夏郡向西运输。由于不占水利,如果周瑜入川又久攻不下,会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消耗。

  二、刘备北上的野心

  周瑜如果成功攻取益州,就会将刘备集团彻底压缩在荆州南部。刘备的志向,也可以说野心是以匡扶汉室的旗号参与中原的争霸。周瑜入川的军事行动可能也包含压制刘备,从而消化刘备的考虑,但这难保不会造成刘备的反弹。江陵、公安近在咫尺,刘备趁周瑜率军入川之后猝然发难,攻取江陵断绝周瑜归路,切断水路粮道,封死峡口,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

  这个时候的刘备与之前不可同日而语。虽然没有占据战略要地江陵,但实力不容小觑。按永和五年(即公元140年)的人口调查,“荆南四郡”中桂阳郡人口五十五万;长沙郡人口一百零六万;零陵郡人口一百万;武陵郡人口二十万万。东汉末年的乱世中,由于荆州牧刘表长期保境安民,荆州受到的波动较小;刘备在客居刘表时的经营,以及“携民渡江”的事情也让他收获了大多数荆州士人的支持。虽然刘备所领的“荆南四郡”并非全境,但此时的刘备也比“赤壁之战”时强太多了。“赤壁之战”中的刘备尚且有两万军队(一万刘琦所领,一万关羽所领,此时刘琦已死,他的军队当然也被刘备吃掉),何况是这个时候。小编认为,周瑜在刘备的头上进攻益州,实在有些太过轻视刘备的威胁。

image.png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

  三、曹操雄厚的底蕴

  周瑜提出入川消灭刘璋,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曹操集团刚刚在“赤壁之战”和“南郡之战”中失败,没有继续南下的想法和精力。但实际上,“赤壁之战”虽然是曹操的一次惨败,南下的攻势被完全挫败,但还不至于动摇曹操的根本。在“赤壁之战”之后不久,建安十四年(即公元209年)三月,曹操又开始训练水军,制造舟船,在同年七月将这支水师转移到淮南;在建安十六年(即公元211年),曹操已经有余力逼反并消灭关中诸侯联军,虽然这体现了曹操在“赤壁之战”失败后战略上由南下到西进的转移,但这并不代表曹操没有南下的余力,毕竟他还是有资本发动一次大规模的战役;在建安十七年到建安十八年(即公元212到213年),曹操再度对孙权发动进攻,即第一次“濡须之战”。也就是说,在建安十五年前后,曹操并不是没有进攻孙权的能力和意图。如果周瑜轻易入川,导致江陵空虚,这无疑是曹操进攻荆州,将周瑜与江东切断的好机会。小编以为,曹操不会对周瑜向西扩张坐视不管。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十四年春三月……作轻舟,治水军。秋七月……军合肥……张鲁据汉中,(十六年)三月,遣锺繇讨之……(十七年)冬十月,公征孙权。”

  小结

  综上所述,“天下二分之计”确实是孙权上位初期一直努力进行的一种扩张战略,周瑜提出的计划相对于鲁肃、甘宁来说也比较长远和完备。但益州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确实是摆在周瑜眼前的一道难关,另外当时南郡的形势也比较复杂,北有曹操、南有刘备,让周瑜无法做到在无后顾之忧的条件下入川。所以小编认为,周瑜西进的计划的成功率非常低,也容易给江东集团带来巨大的风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风云人物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