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慎为什么和嘉靖皇帝斗了一辈子?
对杨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杨慎不同于解缙和徐渭这两位,杨慎有一个非常厉害的父亲。 杨廷和四朝老臣的地位终明一代少..
对杨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杨慎不同于解缙和徐渭这两位,杨慎有一个非常厉害的父亲。
杨廷和四朝老臣的地位终明一代少有。杨廷和年纪轻轻十二岁时便中举,十九岁时就考中了进士,之后更是一跃而上成了明孝宗时期为朱厚照这位太子讲学的帝师。
看着父亲那么优秀,杨慎自幼时起更是以他的父亲作为榜样。从小就树立正确的人生取向,再加上杨廷和身居高位,必定家规森严,家中藏书典籍也是不可估量。这就提供给这位才子相对稳定的物质基础和接触一流文学风向的机会。
杨廷和也很是会调教这个儿子,杨慎并未向一般官宦人家那样,变成一个纨绔子弟,整天只知道吟花颂月、行风流快活之事。杨慎很是争气,比其他的父亲,他更胜一筹。杨慎七岁就能在母亲的引领下背诵唐代绝句。十一岁时,下笔就能写诗。十三岁时,杨慎随父亲进京,在途中望着山河江川就感慨万千,写了《霜叶赋》《黄叶诗》等作品。这就造成了杨廷和父子未到京师,京师就已经被杨慎的才气所轰动。人未到,先闻其诗。他的这些作品被坊间的知识阶层争相传诵。没有什么人不佩服这位少年英才。甚至连当时的内阁首辅李东阳都对杨慎所作的《黄叶诗》惊叹不已。要不是事实如此,他真的想象不出这是一个年仅十三岁的黄毛小子所做的诗。在惊叹之余,李东阳也十分欣赏、珍惜这位少年才子的天赋、才华。于是,就将杨慎收入门下,细心调教,并且还亲切的称他为“小友”。能得到当时政坛上一把手的抬爱,可见少年的杨慎的才华之高、天赋惊人。
杨慎不像徐渭,虽有才情,却在考试的时候名落孙山而不能高居庙堂、指点江山。相反,杨慎的科考之路可谓是一帆风顺。杨慎二十一岁参加会试,当时他的试卷就被排在了第一的位置,可是因为主考官王鏊和梁储的疏忽,试卷被毁,以至于杨慎出师不利,错失进士学位。但是,杨慎有奇才,却没有才子桀骜不驯的架子。他宽慰自己,经过了三年的刻苦努力,在下一次会试中,杨慎夺得了榜首状元的美名。
按照道理来说,家中有亲戚在朝做官,家族的后代在科举考试中大都取得不了极佳的成绩。因为,如果成绩可观,那么朝中官员会认为是走了后门,是家族中的亲戚在作祟。这是,大明言官弹劾的奏疏会想洪水一般席卷而来。就算再怎么百般辩解,可是事实胜于雄辩。那么,这家人轻则被扣上徇私枉法的罪名,重则要被打上结党营私、欺君罔上的诛九族的大罪。所以,一般的官员都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可是,杨廷和、杨慎父子为什么成了例外呢?
就比如说,,大明朝的内阁首辅王锡爵的儿子王衡。王衡乡试第一,京城内就流言四起,说是王锡爵动用了一些手段。身为当朝首辅,王锡爵为了就没有让他的儿子参见接下了的会试。而同为内阁首辅的杨廷和为什么就安然无事呢?真的是因为杨廷和这个首辅做的好,群臣才没有怀疑他的吗?
显然不是,就算做的再好,身处政治的漩涡,也会存在政敌的。而这恰恰是政敌们供给杨廷和的机会,为什么会轻易放弃呢?
王衡一个解元(乡试第一)就诚惶诚恐,而杨慎是状元,是全国第一,为什么就没有人指指点点呢?
是因为佩服,发自内心深处的佩服。人虽然都讨厌别人比自己强,虽然都会产生嫉妒,但是当一个实力远远大于你的强者站在面前时,人们又会展现出无与伦比的敬仰。当时朝廷上下全都认为要是杨慎没有取得状元之位才奇怪呢,世人都折服在杨慎的才华之下,肯定他。
杨慎用自己的实力,证明了自己不是靠爹上位。杨慎享受着父亲带来的光辉,却没有被这份光辉压垮,而是证明了自己比父亲还要厉害的多。
大礼议
正德皇帝天性顽劣,杨慎呈上《丁丑封事》劝谏朱厚照应专心治理政务,这前前后后杨慎多次劝谏无果,正德皇帝依旧我行我素。杨慎心灰意冷,告病请假,返回故里。
公元1521年,正德皇帝早逝,这位贪玩皇帝奈何身无子嗣。在张皇后与杨廷和这帮文臣的商讨下,决定由正德皇帝朱厚照的堂弟朱厚熜继位。
朱厚熜即位后,召回杨慎,并且擢升他为翰林修撰,还让他担任经筵讲师,为自己授课。
但是,让杨慎担任帝师,也许只是明世宗朱厚熜的无奈之举,他并不喜欢杨氏父子,因为以杨氏父子为代表的文官集团反对将朱厚熜的生父朱佑杬立为皇考,使他进入太庙,享受后人祭祀。在这件事上,朱厚熜寸步不让,并且培养了张璁、桂萼等支持自己册立生父的大臣,杨廷和无奈,只得辞官回乡重返故里。杨慎更是屡次上书辞呈,用以威胁明世宗,怎奈朱厚熜非常气愤。
杨慎见屡次上书无用,尊朱佑杬为先考的大事将定,只得放手一搏。于是,他率领廷臣在皇宫的左顺门一起下跪劝谏,希望明世宗能够改变看法,遵从祖制。
可是,他们此举彻底激怒了这位年轻的皇帝,朱厚熜使用暴力镇压的手段,逮捕八人下狱,以示天威,希望群臣能就此收手。
怎料消息传出,群臣激愤。杨慎更是带头宣称:国家养士一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于是乎,群臣更加悲愤,呦哭声振彻宫羽。嘉靖帝怒不可遏,竟然将这帮大臣全部打入大牢,杖罚他们。杨慎作为领头人当场被逮捕入狱,两天后被拉出来廷杖。打到杨慎险些休克而死,嘉靖更是毫无宽恕之意,每隔十天,便把杨慎拖出来施以杖刑,杨慎险些在此丧命。嘉靖皇帝消气后,便把这位老师流放到云南充军。
身退
杨慎被流放到云南的三十年时光并没有摧毁他,而是给了他一个再生的机会。正如当年王阳明被贬龙场,并没有因为条件恶劣而萎靡不振,反而思考人生,悟出了著名的理学心得,并在此后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
杨慎也是一样,他在遭遇苦难时,自比屈原、李白,吟诵他们的《离骚》和感悟鼓励夜郎友人振作起来,杨慎常常拿此类诗句自勉。
因此,他不仅没有颓废,反而观察民情,为百姓发声。写下了《海门行》和《后海门行》递给云南巡抚赵剑门,要求他体察民情,彻查强占民田的现象。
在此期间,杨慎甚至带领自己家的家奴和百位士兵平息了安铨、武定的凤朝文叛乱。
常年在滇云之地徘徊,感受独特的人情风土和壮美的自然景观,再加上自己为官多年的人生经历,杨慎创作的诗文成井喷式的速度面世。杨慎的文学才华也在他被流放的时候绽放出最亮的光彩。
嘉靖一朝的大礼议事件也许成就了这位大明第一才子,在苦境中的豁达使他收获了不一样的眼界,成就了他在大明文学史上的地位。那首《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传唱近千年而不灭。处庙堂之高则誓死捍卫士大夫的尊严,在江湖之中又能超脱物外。而且还能自在的活到七十二岁,死后有万人敬仰,并让他的尸骨叶落归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对杨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杨慎不同于解缙和徐渭这两位,杨慎有一个非常厉害的父亲。 杨廷和四朝老臣的地位终明一代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