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开始真的没有反心!但是报应真的存在!

时间: 浏览:加载中...

  说到司马懿,一定是这样的形象,其中在这里却是这个样子的,除此之外你还知道些什么呢?

  古代朝代不少,存在感最低的莫过于晋朝。人们不齿晋朝,除了被五胡撵出中原外,便是司马氏的“篡位”之举。

  虽然曹魏同样是代汉而立,但偌大的基业是曹操一点点打下来的,他手下的官、兵吃的曹家粮食而非汉禄。司马氏却以臣子的身份,将主子从皇位撵下来,自己坐了上去。

image.png

  司马懿出身河内大族,祖上以武将起家,能追到秦末诸侯司马仰,直到司马懿的曾祖司马量,司马家才渐渐步入文臣世家行列。

  司马氏在东汉末年算不得什么大世家,司马懿的曾祖、爷爷不过是一地太守,算不得大官,父亲司马防做到京兆尹,算是与中枢权臣有了联系。

  司马氏的崛起离不开曹操的重用,而曹操最早的北部洛阳尉便是司马防举荐的,因此曹家与司马氏有着一定的私谊。

image.png

  《晋书》上写着曹操征召司马懿出山,司马懿却不愿意为曹操工作,借病推脱。这件事无法判定真假,毕竟哪怕父兄在曹魏当官,司马懿无意仕途也说得过去。可接着写曹操派人刺探司马懿是否真病,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司马懿只是个二十出头的青年,值得曹操如此大费周章吗?史书的记载,有时候堪比小说。关于曹操与司马懿的故事,现在流行最多的问题是什么?不就是为何曹操当初不杀司马懿。

  提这种问题的人,因为没有关掉自己的上帝视角。我们知道四十多年后司马懿会发动高平陵之变,六十多年后司马炎会建晋代魏,可曹操不知道。哪怕有人穿越回去,告诉这时候(201年)的司马懿,将来他会成皇帝,他也不会相信,只会把对方当成傻子。

image.png

  人的决定都是随着世事变迁而变化的。陈胜种地的时候,只会说句“苟富贵勿相忘”,不会想着做王做侯。

  等到戍卒行期延误,陈胜知道他的机会来了,发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呼喊,既是对他人的号召,也是自己对目标的坚定。

  纵观司马懿一生,若说他苦心孤诣装了几十年,那是不可能的。不是说司马懿不能装,而是没有实力装,他最初不过一直担任文官,根本没有独立掌军的机会。没有军权,如何篡位,靠空想吗?计谋往往需要实力来实现。

image.png

  现在网上有不少人,一会说这个看出司马懿有反心,一会又说那个看出司马懿有反心,曹操死的时候,曹休、曹洪、张辽、徐晃等人都没死呢,司马懿凭什么敢有反曹的心思?

  不说这些铁定追随曹魏的大将,单说曹丕在曹操死后也不过33岁,正值壮年,司马懿除非能掐会算,知道曹丕会早死,否则他凭什么敢有篡曹的想法?

  我说司马懿不是早早谋划篡曹,还有一个证据,便是他在曹爽掌权十年后才开始开始行动,发动高平陵之变。试问,你若要夺取曹魏大权,是在曹爽刚刚上台的时候,还是在他掌权已久,根深蒂固的时候?

image.png

  不说司马懿人品怎么样,他的军事能力还是得到公认的,若他早有谋划,必定是在曹芳刚刚登基,曹爽根基未稳的时候,怎么会等到十年后?况且司马懿已经60岁,他能肯定自己一定能活10年?

  司马懿篡曹来自曹爽的逼迫,而非长期的谋划,他不愿意放弃曾经的权势富贵,决定冒死一试。赢了司马氏执掌曹魏权柄,输了也许就是身死族灭。论魄力,司马懿比曹爽强太多了,司马懿敢带着儿子、家族拼,曹爽只会想着做富家翁。

  司马懿杀了曹爽,也杀了曹爽亲信一系,人数却不少。这时候他才有了不臣之心,因为他知道,通往权力巅峰只有两条路——生和死,没有第三条路。别人死要好过自己死吧。

image.png

  好比当年的曹操,哪怕心里有还权汉室的想法,也不会真的实施,刀还是握在自己手里最好。司马懿利用自己的余威,为儿子司马师、司马昭铺开了道路,最终由孙子司马炎取代曹魏。

  对司马氏的行为,实在没什么好辩解的,忘恩负义或许算是轻的。尤其司马昭,纵容贾充杀害魏帝曹髦。司马昭的行为与谋财害命的盗匪有什么区别?论恶劣程度,司马昭更甚,他不仅抢了主人的财物,霸占了对方的家,最后更是将其杀害。

  权力斗争历来你死我活,残酷异常,但也会带来一定的报应。司马氏夺了曹魏天下,坐上那九五之尊宝座,司马氏大权也仅仅维持50来年。到了东晋时期,众士族轮流掌权,司马皇室也只是有个皇帝的名头罢了。

image.png

  多年后,晋朝大权到了一个叫刘裕的手里,他同样为了权力,想要杀尽司马氏。他这么想也是如此做的,除掉一些跑到北方的司马氏,有一个算一个都被刘裕杀掉了。若说这不是报应,也说不过去吧。

  不知道死在刘裕刀下的司马氏的族人,是否会埋怨司马懿父子,为了夺取权势,却报应在自己身上?不知道这些司马氏族人,是否同样发出“愿来世不生于帝王家”的感叹!

  天理循环,报应不爽,人多少还得有些敬畏心,做事留一线,不仅为别人,更是为自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风云人物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

  • 曹丕登基背后的三大功臣:司马懿、贾诩、吴质谁的影响最深?

      曹丕能够从曹操众多子嗣中脱颖而出,最终登基称帝,离不开三位关键人物的辅佐:司马懿的深谋远虑、贾诩的决胜千里、吴质的奇谋百出。他们各自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曹丕..

    曹丕登基背后的三大功臣:司马懿、贾诩、吴质谁的影响最深?
  • 曹丕最应该感谢的人:贾诩、吴质还是司马懿?

      曹丕能够从曹操众多子嗣中脱颖而出,最终登基称帝,离不开三位关键人物的辅佐:贾诩的深谋远虑、吴质的奇谋百出、司马懿的隐忍辅佐。他们各自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曹丕..

    曹丕最应该感谢的人:贾诩、吴质还是司马懿?
  • 崤山奇缘:司马懿与胡昭的生死师徒情

      在三国时代的烽火硝烟中,司马懿与胡昭的相识如同一道清流,既有乱世中的生死相依,又有师徒间的智慧传承。这段跨越半生的交情,始于崤山的一次求学,深于一次惊心动..

    崤山奇缘:司马懿与胡昭的生死师徒情
  • 司马懿的暗夜梦魇:揭秘让冢虎颤抖的三位隐形克星

      三国博弈的棋盘上,司马懿与诸葛亮的智谋对决常被后人津津乐道。然而翻开史书细察,这位"冢虎"真正的恐惧,却源自曹魏阵营中三位深谙制衡之道..

    司马懿的暗夜梦魇:揭秘让冢虎颤抖的三位隐形克星
  • 诸葛亮与司马懿:生死之序与寿命长短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三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其中诸葛亮与司马懿两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更是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佳话。然而,这两位智者的生命轨迹却有所不同,..

    诸葛亮与司马懿:生死之序与寿命长短
  • 司马懿与诸葛亮:早年名声差异之探秘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其中司马懿与诸葛亮无疑是两位最具代表性的战略家与政治家。然而,尽管两人在军事、政治等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

    司马懿与诸葛亮:早年名声差异之探秘
  • 司马懿:历史评价为何褒贬不一?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司马懿无疑是一位极具争议的人物。作为三国时期曹魏的重要政治家、军事家,他在曹魏政权乃至西晋王朝的建立过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

    司马懿:历史评价为何褒贬不一?
  • 诸葛亮与司马懿:智谋与权谋的巅峰对决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时期无疑是一个英雄辈出、智谋横行的时代。其中,诸葛亮与司马懿作为蜀汉与曹魏两国的重量级人物,他们的智慧与谋略至今仍为后人津津乐..

    诸葛亮与司马懿:智谋与权谋的巅峰对决
  • 诸葛亮逝世后,司马懿为何终生未伐蜀?

      在中国三国时期的历史长河中,诸葛亮与司马懿的智谋对决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诸葛亮六出祁山,与司马懿在战场上多次交锋,展现了非凡的军事才能和战略眼光。然..

    诸葛亮逝世后,司马懿为何终生未伐蜀?
  • 司马懿遗言与司马昭篡位之谜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时期以其英雄辈出、智谋对决而著称。其中,司马懿作为曹魏的重要权臣,其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而关于他临终前的遗言是否让司马昭篡位的..

    司马懿遗言与司马昭篡位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