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普通话吗?官员之间如何交流?

时间: 浏览:加载中...

  今天,我们不说“汉语”,也不说“中国话”,而来说一说“官话”。所谓“官话”,就是已知为母语的人口最多、分布范围最广的“汉语一级方言”,其名称则源自中国古代对汉语官方标准语的称呼,现如今的“官话”,其实,也就是我们口中所谓的“普通话”。

  中国自古以来地域广阔,地大物博,省份众多,各省之间的文化差异,口音差异也十分的巨大。就算是同一个省份,口音也是不相同的,十里不同音的现象时有发生。我们现在所说的“普通话”,在古代叫做“官话”,但是,由于信息传媒的落后,官话普及率十分的低。

  每个地区还是说着自己的方言,这也导致各地在沟通交流上存在很大的困难。如果,只是在自己的家乡说方言,其实无可厚非,但是,如果这人一旦封侯拜相,入朝为官,在朝廷上说着一口别人听不懂的方言,那就不太好了。

  在古代,很多皇帝被大臣们的各种方言所折磨,若是和少数民族的一些大臣交流,身边有个翻译官还说得过去,但是,和中原大臣交流也配个翻译官的话,那就显得有些夸张了。当时,清朝的雍正皇帝就被南方沿海一带大臣们的口音折磨得够呛,那些大臣在上朝的时候说的话,让雍正听得是稀里糊涂。

  最后,他只能脸色很不好地下了一道圣旨:“福建、广东等地,立即推广官话,否则,就别来当官了。”

image.png

  这个圣旨,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清朝皇室是满族人,他们有自己的语言,却把汉语当作是国家通行的“官”话,这着实让人难以立马接受。

  其实,这也不奇怪,当时贵族阶级大多都是满族人,但是,汉族却是人数最多的民族,说汉语的人比说满语的人多太多了。而且,在朝堂之上,奏折、文书等也都用的是汉语,满清贵族和皇帝也都推崇汉族文化,从小接受的也都是汉语教育。

  虽然,当时汉族人说的都是汉语,但是,有些地方的口音确实让人抓狂,尤其是广东、福建一带。康熙年间,皇帝准备提拔一个有能力的福建官员到北京任职,但他来了以后才发现,京城的皇帝和大臣们都听不懂他说的话。这可如何是好,这件事只好作罢,让他继续留在当地任职,平时靠折子交流工作。

  1728年,一个福建官员许松佶进宫面圣。三十六岁的他,并非正经科举出身,而是一直跟随父亲,早早地远离家乡,在各地辗转从当幕宾和吏胥。他惴惴不安地跪在阶下,深知像他这种非科举出身而入仕途的人往往是不受待见的,他们认为这是不入流的身份。

  他不知道皇帝会怎么看待他,但是,当皇帝看到他的履历后,却是十分高兴,对他的评价是“中上”。另外,雍正还赞许许松佶是个明白人、有出息的人,有趣的是,雍正对他最意味深长的评价却是:“不像一个福建人”。

image.png

  “不像一个福建人”,这个评价,在当时来说是一个极高的评价。

  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有二:

  一是、当时南海海盗不把大清朝放在眼里,肆意横行,扰乱福建沿海一带的治安,甚至。把福建等地作为基地。并且,就在召见许松佶后的第四日,海盗又在海上劫持了一艘货船,雍正龙颜大怒,对沿海一带更是没有好感、

  二是、对雍正来说,如同群鸦乱噪的福建口音,对于久居深宫,从小听得一口京片儿官话的雍正皇帝来说,那可是云里雾里稀里糊涂的。许松佶虽然是福建人,但是,他从小跟随父亲各地辗转,口音自然不会是福建口音,雍正在“不像一个福建人”的评语后,又写了一句话,是“他说的话让人听得清楚明白”。

  许松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让雍正对他青睐,他更不知道因为他,会引发一场簸箕全国的政治运动。在许松佶见过雍正皇帝的第四天,皇帝就突然颁布了一道圣旨。在圣旨中,皇帝提出:“身上有着管理百姓职责的官员们,他说的话必须要让所有人都听得懂,这才可以通达民情,熟悉事物,而办理无误。”

  除此之外,雍正还特地指出:福建、广东的口音“让人听不懂”,还说“如果,把这些官员指派到其他地方做官,他怎么能好好地宣读口谕,断案的时候,又怎么能听懂当地百姓的讼词呢?”

  其实,雍正很清楚,距离北京万里之遥的广东福建,如果,不来点强有力的措施,怎么会改掉那千百年来的口音呢?怎么会说着一口流利的“京片儿”呢?之后,雍正皇帝的规定,以八年为期限,若是还没有学好官话,那么,就停止这两个省份的科举考试。

  这对文人来说,可是一件大事,接到通知后,广东和福建的政府纷纷响应。

  之后,他们在各个县上奉命设立了“正音书院”,训练和推广官话。在此后的一两年内,两省的正音院从开始的一百多所猛增到两千多所。这场轰轰烈烈的“正音”运动,虽然,效果不太理想,但是,却为后来张之洞等人再一次提出“官话统一天下”的思想和举措,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风云人物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