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楚汉之争是第二次秦国东灭六国?

时间: 浏览:加载中...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刘邦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嬴政消灭六国以后,成功建立起大秦王朝,但六国剩余势力仍在暗中蠢蠢欲动,昔日没落的贵族,虎视眈眈在试图复辟旧国,不过忌惮嬴政的威名,明面上不敢有所动作而已。后来农民起义爆发,嬴政一命呜呼,长子扶苏被假圣旨赐死,整个大秦帝国,完全落入有心之人手上,嬴政一死,六国旧势力立即发动,陈胜吴广所领导的起义,只不过是个引子,农民军比不上正规部队,无论人数怎么多,只要派上一支强悍的队伍,便可以将他们击败,真正击垮秦朝军队的,是六国势力所组成的部队,因此也有人说,后来所发生的楚汉之争,其实是秦灭六国的再次上演。

image.png

  六国势力发动时,秦国尚有能力可以抵抗,说是六国势力,集结起来的军队人数不多,如果朝廷处置妥当,再次消灭六国不成问题,但打胜仗的前提是,要有优秀的领导人指挥,嬴政一死,被寄予厚望的扶苏也死去,接位的秦二世是个昏君,不仅听从小人谗言,还杀了忠臣、能臣,更是把耗费几代秦王心血的长城销毁,于是报应来了,好不容易统一的王朝,仅仅存在十几年时间,再次恢复成分裂状态,秦二世下场也好不到哪儿去,身死国灭,没有哪个方式能比这个更让一个帝王所心痛了,故而人们说,打江山易守江山难,嬴政能打江山,可他的儿子却没有守江山的本事,最终导致六国复辟成功,秦朝覆灭后,打着六国旧王室名号起兵的人不在少数。

  例如说项羽,项羽起兵之际,秦朝还没有正式灭亡,当时他跟着叔父项梁作战,项梁则是投靠了楚王,自古以来,出师要有名,尤其是带领大军打仗,更需要一个理由,不然会被天下人说为不义之战,所以秦末站出来起兵的人,大多会有一张遮羞布,这块遮羞布便是昔日六国的贵族们,项梁名上为楚王而战,实际上复辟楚国只是个名号,楚王也无权约束项梁,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两个人是各取所需。秦国虽出现颓势,可实力仍比六国要强大,项羽作为楚国将领,自然十分担心,所以一有机会,便不遗余力打击秦国实力,后来他竭尽全力,坑杀二十万秦国大军,项羽带领大军进入咸阳后,纵容手下士兵大肆烧伤抢掠,给秦国带来毁灭性打击,此举虽毁秦国一部分势力,但有句话是这么说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秦国的势力仍然很强大。当时项羽手下有一名幕僚名为韩生,项羽攻入咸阳以后,他极力劝说项羽留在此地当秦王,给项羽说了一大堆利弊。

  项羽雄心壮大,自然不肯屈居一地当诸侯,韩生的建议不被采纳,项羽更是因为韩生将其说为沐猴而冠,而把韩生扔进开水之中,后来楚汉战争爆发,项羽战败乌江自刎,许多人回忆起当初韩生的话,不免有些为项羽可惜,假如当初项羽能够听从韩生谏言,大概也没有楚汉之争了。事实上这么想也没错,只不过韩生与有此想法的人,都忽略了一个问题,便是项羽根基在楚地,秦地对于他来说人生地不熟,同时受当地百姓所排斥,项羽是楚国贵族势力代表,一旦功成名就,自然要会楚地当楚王,若是在秦地为王,不仅寒了楚地百姓的心,也不会得到秦地百姓的支持,故而韩生建议提出时,项羽思虑过后没有答应,个人认为属于明智之举。

  除此之外,项羽还做了个不错的决定,便是把三位秦国的降将,封为秦地的统治者,试图以此来安慰秦国人的心,项羽最大的错误,便是没把刘邦调离太远,在战略上忽视对方,刘邦是平民出身,比不上出身贵族的项羽,因此他认为刘邦对自己构不成什么威胁,项羽把六国旧人、秦国势力列为头号敌人,于是把全部尽力放在那里,从而疏忽刘邦的发展速度。刘邦与秦国人没什么仇恨,打败章邯后进入秦地,经过一段时间发展,很快得到秦国人拥戴,为楚汉之争胜利打下坚实的基础。后世有不少人,把楚汉之争当为第二次秦国灭六国,既然有了模版,自然有对应的主角,秦朝灭亡,历史进入数年的楚汉之争,最终以刘邦胜利而告终,在这场战争中,刘邦与项羽各自代表了大一统秦国,以及分封制的战国,两种不同国家制度,代表两种不一样的立场,刘邦的胜利,也象征先进对落后的胜利。

image.png

  之所以会有这种言论,源于双方所占领的领土,其实仔细看的话,可以发现在楚汉之争这段时间里,刘邦占领的地区,大多是嬴政登基时的故秦之地,而项羽所控制的地区,则是先前六国领土。当然以上说话有些站不住脚,项羽最大的错误,就是让刘邦控制秦国故土,有人可能会说,刘邦虽有了秦地,但若是实力不强,项羽不一定会失败,虽然话是这么说,可人们又忽视一点,便是刘邦在秦地,也顺势继承了秦国东征六国的地理优势,与此同时,项羽的劣势突显出来,刘邦掌握了秦地,可他却没有完全掌控六国全部领土。可以这么说,项羽初期打刘邦,刘邦其实没多少还手之力,但一旦让他发展起来,那么就会势不可挡,再者项羽给他那么好的位置。

  最重要的一点,秦国之所以能够灭掉六国,不仅凭借祖上多年积累,还因为国内阶级不同,当时秦国是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地主阶级,而其余六国不同,他们国内主导政治的人,大多是旧时封建领主,秦国强调中央集权,六国仍旧是分封制,中国近代有句话,落后就要挨打,放在秦国与六国身上也不违和,尤其对应之后的刘邦和项羽,落后就代表自取灭亡。所以战国时期,才会有那么多国君追求改革,只要是有才之人,对国家有利那么就会被推崇。刘邦进入关中后,延续秦朝的规章制度,当地的统治阶级,乃是后起之秀的新兴地主阶级,项羽则不同,继承六国领主贵族封建统治,故而从主导阶级来说,楚汉之争也是第二次秦灭六国。现代不少人分析楚汉成败,总绕不开项羽性格,事实上刘邦赢得理所当然,刘邦的智慧在于变通,在建立西汉过程中,可以说摸着秦朝过河。

image.png

  总的来说,楚汉之争被称为二次秦灭六国一点儿不奇怪,刘邦领土囊括旧秦地,其中人口众多,人口是战争胜利的有力支持,同时刘邦十分聪明,从制度上改革,汉国去掉秦朝制度中的暴政,由接收秦朝军国体制,把这部战争机器再次开启,把秦人放在中层以及基层,更加融入秦地百姓之中,大秦虽亡,可精神、制度、法制全部被刘邦所继承下来,再加上领土面积,刘汉被称为第二个秦国也不奇怪。无论是政治制度,还是地域上,刘邦都非常靠近秦朝,后来楚汉之争的胜利,也从侧面说明了此计划可行。若是当初项羽将刘邦赶出秦地,大概就没有汉高祖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历史解密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

  • 秦始皇为什么要用那么多兵马俑为自己陪葬?

      秦始皇,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以其非凡的统治手段和辉煌的成就闻名于世。他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秦朝,并进行了许多重要的改革,如统一度量衡、文字、..

    秦始皇为什么要用那么多兵马俑为自己陪葬?
  • 康熙为什么叫康麻子

      在清朝历史上,康熙皇帝无疑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君主。他不仅开创了康乾盛世的辉煌篇章,还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赢得了后世的广泛赞誉。然而,除了这些..

    康熙为什么叫康麻子
  • 宋朝著名大臣赵抃为什么连皇帝都要敬重三分

      在宋朝的历史长河中,赵抃的名字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刚正不阿的品格和深厚的为民情怀,赢得了“铁面御史”的美誉。他不仅令同僚敬畏,更是让宋..

    宋朝著名大臣赵抃为什么连皇帝都要敬重三分
  • 真相让人崩溃:新娘结婚时候为什么要手捧花?

      在婚礼的众多传统习俗中,新娘手捧花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一环。这束精心挑选的花束不仅装点了新娘的美丽,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义和浪漫传说。然而,当我们深入探究这..

    真相让人崩溃:新娘结婚时候为什么要手捧花?
  • 诸葛亮为什么不先伐吴:战略智慧与时代背景的深度解析

      诸葛亮,蜀汉丞相,以卓越的智慧和谋略闻名于世。然而,在他执政期间,蜀汉为何没有选择先伐吴?这一疑问不仅关乎历史事实,更揭示了深刻的战略思考。  一、战略环..

    诸葛亮为什么不先伐吴:战略智慧与时代背景的深度解析
  • 刘协为什么不投靠刘备:历史背景与个人抉择的深度解析

      汉献帝刘协,东汉末年皇帝,虽然在位期间权力被曹操等权臣把持,但他始终是名义上的汉朝正统皇帝。面对天下大乱的局面,刘协为何没有选择投靠当时同样打着汉室宗亲旗..

    刘协为什么不投靠刘备:历史背景与个人抉择的深度解析
  • 为什么诸葛亮北伐会失败

      诸葛亮北伐曹魏是中国历史上一段令人扼腕叹息的篇章。尽管他才智过人、战略高超,但最终却未能实现兴复汉室的梦想。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诸葛亮北伐的失败呢?..

    为什么诸葛亮北伐会失败
  • 魏东亭为什么被贬

      在康熙年间的官场,魏东亭的遭遇引人深思。作为一位曾经备受皇帝赏识的官员,魏东亭的仕途看似一片光明。然而,他的地位却在不久后急转直下,最终以被贬职收场。探讨..

    魏东亭为什么被贬
  • 八王议政隆科多为什么反水

      在清朝雍正年间,八王议政事件是一段极具争议的历史。隆科多作为当时的重臣,为何会参与反对雍正帝的行动,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首先,我们要了解隆科..

    八王议政隆科多为什么反水
  • 雍正为什么不喜欢隆科多

      在清朝的历史长河中,雍正帝的登基之路充满争议与斗争。他上台后的一系列政策和行为,尤其是对待兄弟们的态度,一直是历史学家和人们探讨的热点。雍正的兄弟们,这些..

    雍正为什么不喜欢隆科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