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明朝官员只有十天假期 这个规矩是哪一个皇帝定下来的

时间: 浏览:加载中...

  还不知道:为什么明朝官员只有十天假期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明代诸皇帝中,如果要说勤政的话,大概只有朱元璋、朱棣和崇祯三人了。朱元璋不用讲,自从登基后起早贪黑,没日没夜的为国事操劳,崇祯帝虽也是殚精竭虑,无奈时运不济,落下亡国之君的结局。剩下的明成祖朱棣不失为一位有雄才大略又终日勤政的皇帝。

image.png

  朱棣自四十四岁登基,到六十五岁死于征途之中,一共当了二十二年的皇帝。如果没有雄才大略和终日操劳的勤政风格,朱棣是不会夺嫡成功并创建“盛世”的。有一个数字可以佐证,那就是朱棣在位二十二年,有十二次生日是在出巡和征战中度过的。

  朱棣继位时已是中年,体力和精力都不能与作燕王之时相比,但他依旧每日清晨四鼓起身,批阅奏章。早朝之前,全盘考虑应该处理的朝中大事。上朝之时,有条不紊地令群臣办理。视朝之暇,也不休息。他常常在夜深人静时,秉烛独坐,批阅州郡图集,静思熟记。但是事情实在太多了,难免会忘却,本来晚上想好的事,到早晨却忘掉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朱棣建立记录制度,他告诉近臣说:“朕以一人之智,处万机之繁,岂能一一记忆不忘?一一处置不误?拾遗补过,近侍之职,自今事之丛脞者,尔等当悉证之,以备顾问,所行有未合理,亦当直谏。”

image.png

  从此,凡有要办之事,他当即记录下来,有时睡至半夜,忽然想起一些办理未妥的事,也立即起身,唤人记录下来备忘。若碰上没有处理好的事,常常会搅得他彻夜不眠,弄得近臣也没有办法。就这样,朱棣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勤持政务。

  大臣们担心皇帝过度操劳,都想让他在上午散朝后休息一下,朱棣却告诉他们不要考虑中午疲倦,“盖朕有所欲言,亦欲及时与卿等商榷。”有时下午同内阁大臣议事时间过长,侍臣们劝他歇息,朱棣则说:“朕常在宫中周思庶事,或有一事未行,或行之未善,即不寐至旦,必行之乃心安。积习既久,亦忘其劳。”

  朱棣勤政,不仅裁决国家大事,而且事无巨细,一概过问。就如官吏升贬、人才选择、刑狱决断、兵丁训练、军人调拨、农田灾害、海塘修治,诸如此类的事情他都关心。这大概是因为他知道自己皇位得来不易,唯恐有所闪失。

image.png

  永乐九年(1411年)二月的一天,朱棣正在右顺门看奏牍,精神过度集中,御案上一个镇纸金狮被碰到案边,险些掉在地上。站在一旁的给事中耿通连忙上前将金狮往里面移了移,朱棣这时候才发觉。也许因为刚刚阅读奏疏思索国家大事的缘故,立即同刚才的事联系在一起,“一器之微,置于危处则危,置于安处则安。”他指着那尊镇纸金狮感叹道:

  “天下,大器也,独可置之于危乎?尤须安之。天下虽安,不可忘危,故小事必谨,小不谨而积之,将至大患;小过必改,小不改而积之,将至大坏。皆致危之道也。”

  正是为了天下这一“大器”,朱棣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处处勤谨,求天下之治。每每下朝归宫,他就把《大学正心章讲义》反复读上九遍,特别欣赏其中静心寡欲的道理,认为做皇帝的尤其不能有所好乐,一有好乐,泥而不返,则欲必胜理。如果能做到心静而虚,事来则应,事去如明镜止水,自然完全符合天理。对于这一点,朱棣经常默坐静思,以管束欲心为切要之事。

image.png

  正因为成祖朱棣万机躬亲处理,夙兴夜寐,不知疲倦,臣僚们也就与之同甘共苦了。据史书记载:永乐时期,百官的休息日只有每年元宵节前后的正月十一日至正月二十日,共计十天时间,而且这个规矩是从永乐七年(1409年)正月开始的。这一年正月十一日,朱棣下诏,曰:

  “太祖开基创业,平定天下四十余年,礼乐政令,都已备具。朕即位以来,务遵成法。如今风调雨顺,军民乐业。今年上元节正月十一日至二十日,这几日官人每都与节假,著他闲暇休息不奏事。有要紧的事,明白写了封进来。民间放灯,从他饮酒作乐快活。兵马司都不禁夜巡,著不要生事搅扰,永为定例,凭官人每更要用心守著太祖皇帝法度,爱恤军民,永保富贵,共享太平。钦此。”

image.png

  那么,永乐当政的前七年,百官是怎么休息的,我们不得而知。想来也是不避寒暑,操劳了一年又一年。但自永乐七年后,大明朝官员的休息制度也被确定下来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历史解密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

  • 王政君与西汉兴衰:为什么说她葬送了大汉江山?

      在中国西汉的历史长河中,王政君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女性。她历经七朝,从普通的宫女到皇后、皇太后,再到太皇太后,其一生几乎贯穿了整个西汉的兴衰历程。然而,后..

    王政君与西汉兴衰:为什么说她葬送了大汉江山?
  • 秦始皇为什么要用那么多兵马俑为自己陪葬?

      秦始皇,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以其非凡的统治手段和辉煌的成就闻名于世。他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秦朝,并进行了许多重要的改革,如统一度量衡、文字、..

    秦始皇为什么要用那么多兵马俑为自己陪葬?
  • 康熙为什么叫康麻子

      在清朝历史上,康熙皇帝无疑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君主。他不仅开创了康乾盛世的辉煌篇章,还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赢得了后世的广泛赞誉。然而,除了这些..

    康熙为什么叫康麻子
  • 宋朝著名大臣赵抃为什么连皇帝都要敬重三分

      在宋朝的历史长河中,赵抃的名字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刚正不阿的品格和深厚的为民情怀,赢得了“铁面御史”的美誉。他不仅令同僚敬畏,更是让宋..

    宋朝著名大臣赵抃为什么连皇帝都要敬重三分
  • 真相让人崩溃:新娘结婚时候为什么要手捧花?

      在婚礼的众多传统习俗中,新娘手捧花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一环。这束精心挑选的花束不仅装点了新娘的美丽,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义和浪漫传说。然而,当我们深入探究这..

    真相让人崩溃:新娘结婚时候为什么要手捧花?
  • 诸葛亮为什么不先伐吴:战略智慧与时代背景的深度解析

      诸葛亮,蜀汉丞相,以卓越的智慧和谋略闻名于世。然而,在他执政期间,蜀汉为何没有选择先伐吴?这一疑问不仅关乎历史事实,更揭示了深刻的战略思考。  一、战略环..

    诸葛亮为什么不先伐吴:战略智慧与时代背景的深度解析
  • 刘协为什么不投靠刘备:历史背景与个人抉择的深度解析

      汉献帝刘协,东汉末年皇帝,虽然在位期间权力被曹操等权臣把持,但他始终是名义上的汉朝正统皇帝。面对天下大乱的局面,刘协为何没有选择投靠当时同样打着汉室宗亲旗..

    刘协为什么不投靠刘备:历史背景与个人抉择的深度解析
  • 为什么诸葛亮北伐会失败

      诸葛亮北伐曹魏是中国历史上一段令人扼腕叹息的篇章。尽管他才智过人、战略高超,但最终却未能实现兴复汉室的梦想。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诸葛亮北伐的失败呢?..

    为什么诸葛亮北伐会失败
  • 魏东亭为什么被贬

      在康熙年间的官场,魏东亭的遭遇引人深思。作为一位曾经备受皇帝赏识的官员,魏东亭的仕途看似一片光明。然而,他的地位却在不久后急转直下,最终以被贬职收场。探讨..

    魏东亭为什么被贬
  • 八王议政隆科多为什么反水

      在清朝雍正年间,八王议政事件是一段极具争议的历史。隆科多作为当时的重臣,为何会参与反对雍正帝的行动,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首先,我们要了解隆科..

    八王议政隆科多为什么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