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程:清朝第一汉臣,历经四朝的元老

时间: 浏览:加载中...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范文程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

  历经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康熙四朝,清朝的建立和问鼎中原范文程都算得上功勋之臣。当然,他也因此被许多后人成为是汉奸,民族败类,被归类于洪承畴、钱谦益,这样的无骨气的文人之列。

  但事实上,他们不一样!

  史上文人分三种,一种是忠君爱国,不事二主,如文天祥;一种是见风使舵,贪生怕死,如钱谦益;第三种是功利心很重,为实现人生价值而奋斗终生,其他的全部不管,说的就是范文程。

image.png

  范文程出生于明朝末年的辽东。这个时期的朝廷是宦官把持,奸臣当道,朝里朝外一团糟。没有好的统领者,地方官员称霸一方,把老百姓压迫地揭竿起义。老百姓吃不暖,睡不好,更别说能够一展抱负,出人头地了。

  范文程不是一个不学无术之人,他有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但是,在看到老百姓有家不能回,有学不能上,有理想却没有实现的可能之后,明白了这样的王朝不会有太长的寿命,跟随这样的朝廷混日子,自己是不会有出头之日的。

  要知道范文程18岁就考取了秀才,但后来却始终是个秀才。对于他这样的人来说,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是不能接受的。

  而当时,努尔哈赤领导的后金,给了范文程一心希望,因为无论是从整治军队很严明,还是国家治理和谐,都要比明朝棒。范文程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可以让自己一展拳脚的希望,于是他投靠后金。虽然努尔哈赤为外族人,但是,在这里,他能够得到重用,努尔哈赤看重他,这叫知遇之恩!

  他的政治理想和才华得以施展,英雄如若能有用武之地,那么他将为之放下一切。这应该是他忠于清朝,效力四代君主的主要原因吧。

  至于那些大义之言,诸如为了让老百姓脱离苦海,为了能够为老百姓带来稳定的生活,带来幸福的日子;跟着努尔哈赤这样一个被英明的统领者,要比为了保卫一颗根须早已腐烂的大树,而让百姓过着水深火热的日子要强很多……

  这些就有点洗白的嫌疑了,因为当时的后金在制度上挺落后的,更像是一个部落联盟,抢劫,杀人,奴隶,这些随处可见,相较于烂到骨子里的明朝,后金仍然算不上希望。其只能是算作一个能让范文程施展抱负的平台!

  还有人说对于放弃自己的国家而为其他国家效力,这并不是范文程所想看到的,不过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能够不顾自己被后代骂,也要为了广大的老百姓谋平安,谋幸福;宁愿担着一个卖国贼的名义,这样的气节,这样的度量,这样的谋略,也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

  这个也比较过了,不能因为他范文程是范仲淹的的后代,就给他带上一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帽子啊!作为一个秀才,忠君爱国乃是其必备的本质,显然范文程没有,所以这个汉奸的帽子是摘不掉了!

  后来漂亮媳妇儿被抢,戴绿帽子想必也是报应,他的老婆竟然被多铎抢走了,范文程不但戴了绿帽还遭受了奇耻大辱。

image.png

  当然了,相比于钱谦益,洪承畴这样拿着国家俸禄优待的朝廷官员,范文程的投降倒还没那么不可接受,毕竟他当时只是一个穷酸秀才,没有受到明朝什么恩惠。再者他身处辽东,其对于女真人的接受度本来就比关内要高,投降倒也情有可原。

  其实说得更直接一点,古代只有忠君,没有爱国一说,就是一臣不事二主。范文程以布衣身份投靠清朝,并终身事清,不是二臣。清入关时,范文程建议攻心为上,攻城为下,既有利于清取得政权,客观上也保护了中原百姓,范文程做的也没有错。

  说他是汉奸,着实有些过分了。 只能说,他没那么伟大,但也没那么可耻!

  总的从历史来看,范文程能够投靠清朝,成为大清王朝的肱股之臣,应该说这一举动是弃暗投明,奔向光明,至少对于他个人来说是这样,他的抱负至少是实现了。不过讽刺的是,他一心忠于清朝,最后却被乾隆这个大猪蹄子给放进了《贰臣传》。

  乾隆指出:这些人“遭际时艰,不能为其主临危授命”,从封建道德出发,实在是“大节有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点击查看 风云人物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